-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_2400字
(2019-08-13 18:40:08) 读后感 -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2400字
这本书算是胡适先生的文集。有演讲、有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1.要自由宽容是自由的前提,提倡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政府要赋予公民自由,公民也要自己争取自由。
无论古今中外,凡思想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受限制的时候,学术就能进步,社会就能向上;反之则学术必要晦塞,社会必要退化。现在中国事事有待于建设,对于思想应当竭力鼓励之,绝不可以加以压抑。因为今日没有思想的自由,结果就没有真正的思想,有之则为:(一)谄媚阿谀的思想;(二)牢骚怨愤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是只能破坏,不能建设的。
总之,思想如同技术,非经过锻炼不可,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思想革命,没有思想革命,就无从建设一切。就使有了建设,也只是建在沙土之上,绝无永久存在之理。
2.要革新
以新文化运动的前因后果来证明不循旧例、勇于革新带来了巨大影响力。胡适先生的语言进化论和时势决定论我很赞同。
新文学之运动,并不是一人所提倡的,也不是最近八年来提倡的,新文学之运动是历史的。我们少数人,不过是承认此种趋势,替它帮忙,使得一般人了解罢了。不明白新文学运动是历史的,以为少数借着新文学出风头的人们,现在听了我这话,也可了解了,新文学运动,绝不是凭空而来的,绝不是少数人造得起的。
3.要科学
胡适先生对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崇备至。除了提倡勇于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有详细的五个科学研究步骤提供给大家。
胡适先生研究易卜生、考据《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等治学过程,都是在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
勤、谨、和、缓,可以作为做人和做事的座右铭。
4.要乐观
胡适先生很多演讲都很有感染力,有理有据有力量,永远乐观积极。
他开出的防身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现在也是普适无禁忌的保健品。
我们不必悲观失望,不必求速效,我们的职务是改变人的思想习惯。改变思想习惯就是改变人的作风。思想习惯都是守旧的、难得改的,可是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会发生效果。
我们的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会白费。”
5.要平等
除了大力倡导德先生和赛先生,胡适先生还是女性解放的积极推动者,书里收录的百年前几篇演讲令人感动。尽管到今天为止,男女平权运动仍未真正成功,但女性在自立自强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大很大的一步。
我说:“解放就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很有功效的活教育。”嘴上空谈解放的预备,实际上依旧把自己的姊妹、妻女关起来,叫她们受那种预备将来解放的教育,这是极可笑的事。我十年前也曾提倡男女社交的解放,后来初同美国女子做朋友,竟觉得手足无措,话都说不出来。所以我说,我们如果深信女子解放,应该从实行解放做起。
6.要宪政
针对民国时期的政治,胡适先生提出了很多批评和建议,其实侧面也反映了当时言论自由的风气。
“好政府主义”、“工具论”是很有意思的提法。
好政府主义有三个基本观念:
(1)人类是造工具的动物,政府是工具的一种。
(2)这种工具的特性,是有组织、有公共目的的权力。
(3)这种工具的效能,可促进社会全体的进步。
政府之为物,不是死板板的工具,是人做的,要防避他的妖怪;《西游记》中的妖怪,加害于唐僧的,如老君的扇子,青牛哪、童子哪,都是工具,只因为主人稍为大意,工具变成了妖怪,就能害人。我们做主人的人民,如果放任政府,不去好好的看守他。这种工具亦必会作怪的。
刚才说的工具是应用的。不能应用时,便可改换;茶杯漏了换一个,衣服敝了换一件;政府坏了,可改一个好政府——这是浅显的革命原理。所以在工具主义的政府观之下,革命是极平常而且极需要的,并不是稀奇事。
书中金句频现,摘录如下:
近代一百六七十年的历史,很清楚的指示我们,凡主张彻底改革的人,在政治上没有一个不走上绝对专制的路。这是很自然的,只有绝对的专制政权可以铲除一切反对党、消灭一切阻力,也只有绝对的专制政治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代价,用最残酷的方法做到他们认为根本改革的目的。他们不承认他们的见解会有错误,他们也不能承认反对的人会有值得考虑的理由,所以他们绝对不能容忍异己,也绝对不能容许自由的思想与言论。所以我很坦白地说,自由主义为了尊重自由与容忍,当然反对暴力革命与暴力革命必然引起来的暴力专制政治。
可是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是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最容易先走上前面的两步。济南惨案以后,“九一八”以后,极端地叫嚣的排外主义稍稍减低了,然而拥护旧文化的喊声又四面八方的热闹起来了。这里面容易包藏守旧开倒车的趋势,所以也是很不幸的。
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
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义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社会上所谓“道德”不过是许多陈腐的旧习惯。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道德;不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不道德。
世间有一种最通行的迷信,叫做“服从多数的迷信”。
总而言之,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意儿。不是为吃饭,而是心里喜欢做的,用闲暇时间做的——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活动也许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
社会如同一个大火炉,什么金银钢铁锡,进了炉子,都要熔化。
当然,胡适先生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赞同,有些证据和理由也比较牵强,预设结论后截取论据以偏概全的时候也有。但我自觉还不够资格讨论这些问题,也或许只是我自己认知的局限。
社会发展近百年,物质世界已沧海桑田,人性却依然故我。到今天,自由、科学、平权、教育,依然还在路上。
幸好,我们有百年前的一位先行者,他的呐喊还回荡在耳畔。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