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_700字
(2019-08-29 02:49:53) 读后感 -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700字
《中国大历史》是一部信息量极大,涵盖极广,缺乏故事性,比较枯燥的考究型历史著作。
此书首先从“上古史”开始,包括:“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三王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
然后到“中古史”,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和初唐”。
再到“近古史”,包括:“后唐、宋、元”。
再到“近世史”,包括:“明、清”。
最后到“现代史”,也就是“民国”。
此书分析了历史每一个阶段的兴盛到衰亡,陈列了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而且还从官制、学校选举、兵制、法律、赋税、学术思想、币制等方面剖析了历史的每个阶段,让个人能对历史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最后我再列出我自己在阅读此书时所学到的几个知识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汉族的发源地:阗河上原一带
第二、古代官制: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之外,又有二百四十三下士,合为三百六十三,法天一岁之数
三公:司马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
九卿:宰爵、太师、治田、虞师、乡师、工师、伛巫跛系、治市、司寇
第三、古代的教育:古代的教育有“国学”和“乡学”的区别,又有“大学”和“小学”的区别。“大学”和“小学”,是以程度浅深分的;“国学”和“乡学”,一个是贵族进的,一个是平民进的。两者截然,各为系统,不可牵混。
第四、古代人民的职业:古代人民职业只有四种:士、农、工、商
处士必于间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又说“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是一种阶层固定的模式,你做的是什么,你们家世世代代都做什么,是不会互相流通和变动的。
如果喜欢历史研究的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如果比较喜欢故事型的历史,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