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山剑侠传(卷一)》读后感_700字
(2019-08-31 05:27:29) 读后感 -
《蜀山剑侠传(卷一)》读后感700字
想起了高中课堂上,偷偷用学习机看这本小说,看到不能自拔处,老师站在旁边都不回避,但因为自己毕竟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历任老师从来都纵容我。如今也甚是感激,正是他们的纵容让我的整个学生时代,不仅不枯燥反而分外有趣。
而《蜀山》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源头,诸多武技和情节被金庸古龙等后辈借鉴化用,但《蜀山》的故事架构和表现手法沿袭明清侠义小说过于古板没有创新,人物形象过于单薄概括,情节和价值观朴素无张力,被后来人抛弃,金庸古龙都是向西方通俗小说和戏剧取经。
但是,《蜀山》突出的想象力——动辄飞剑斗法眼花缭乱,猛禽巨兽能通人意,飞升轮回参悟天道,也都是令人惊奇无比叹为观止。这些情节在《东游记》《三侠五义》等古代剑侠小说和传奇故事中虽然也偶有出现,但还珠楼主的想象力却比那些要精彩有趣的多。这可能是得益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启迪了作者的灵感。
《蜀山》的创作理念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作者在文中排满、排佛、排斥科学,而追本溯源,重视汉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和道教玄学,都是因为当时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主义盛行。而在战争动荡和哀鸿遍野的世道下,追求行侠仗义、济世救人、隐居避世、超凡脱俗、渡劫长生等思想,都是非常迎合普罗大众内心的愿景和想象的,蜀山世界的美好在一定程度上能抚慰尘世众生的创痛。
但是《蜀山》的过于明显的短板——故事内核的薄弱乏味和创作思想的浅白流俗,让它注定只能成为一个里程碑而不能成为跨时代的经典,只有丰富夸张的想象力和细腻真实的笔触在今天的文学鉴赏标准下是不够的,也很难满足读者的口味。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遗憾……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