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双城记》读后感_800字

(2019-09-02 16:13:39) 读后感

《双城记》读后感800字

刚刚看完这部小说,尽管看过简介,但是结局仍然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得益于作者细腻的描写和叙述,感觉结局像画面一样在脑海中出现。卡顿的从容献身,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德法日夫人的编织事业最后终于走到尽头的大快人心,以及最后几章将前面的伏笔、铺垫一一展开。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的情节发展之快,节奏之紧凑,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也理解了作者为何在前半部分做那么多的铺垫——实在是剧情需要。(名著需要耐着性子看完)
《双城记》给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中加入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使得人们可以从此书中窥得当时夕阳下的波旁王朝和雅各宾派的残酷统治。如果说封建王朝官僚阶级的剥削让人可恨,那么雅各宾派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实则进行的是恐怖统治就让人觉得可悲了。人民被洗脑,法制被破坏,无数被热情冲昏头脑的市民被少数人当作了棋子而利用,这场景真是似曾相识(在此我们打住)。
本书里的人物各有特色,善良的露茜,善良有责任心的达内,受尽苦难的正直医生,恪尽职守沉着冷静的洛瑞等等。但这些人物的特质或多或少能从其他伟大的作品中找出类似的人物。唯有卡顿这个真正的男主角,让我觉得他成为了这本书的人物标签。从第一次在法庭上见到露茜,他就表达出了对她的关心和爱。包括后来在酒馆与达内的对话,在办公室和斯弗里特先生的争论,在露茜家中对露茜表达的肺腑之言,只要涉及到露茜,就会触动这个“放荡不羁、无可救药”之人的内心最柔软处。我相信这是他最终做出那个伟大的决定的最根本力量来源。在生活中,有很多因爱生恨的事情,不妨看看卡顿,爱比恨有力量的多。
第一次写长评,只是想趁着刚读完此书,对着剧情还有新鲜记忆的时候记录下此刻自己的想法。很久以后,或许我已模糊了对这本书剧情的记忆,但是此时此刻,我有我对此书看法、观点和对卡顿先生崇高的敬意,足矣。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