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人性论》读后感_1500字

(2019-09-14 05:09:00) 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1500字

2019年看完的第一本书,特此对本书梗概和中心思想作出一个小结。
不得不说休谟确实是个很伟大的哲学家,在本书中,他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入手(基于经验,既成事实等),逐步运用逻辑和经验进行推演,因而得出一套系统化的总结人类行为模式的学说。
因此这本书让人感到虽然思想高深,但理解起来却相当平易近人,因此也是一本入门哲学的好书。但也有些遗憾,休谟仅仅是总结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运行模式,对于其他基本问题秉承着务实的不可知论态度。此外,休谟的论述中直接运用了很多正确的既成事实,以及人类行为的常识。因此有时就会令我疑惑,即便确实存在于常识中的一种关系,有时我也是希望能有充分的论述的。
但话说回来,我们的世界很像是俄罗斯套娃,你既可以在物理学的角度上解释世界,也可以在数学,哲学甚至神学的角度上解释世界。往往不同的学说,或哪怕同一种科学体系下不同的学派对世界的解释是可以同时准确的。又或者,不同主张的哲学对于世界的描述在不同的层面上是准确的。我认为,把世界比作套娃,那么任何一个学说只要在某一层面上准确的描述了世界,那便可以奉为真理了。因而从这个角度说,《人性论》绝对是一本真理之书。
关于这部书的内容,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人类通过什么认识世界以及认识世界基本的性质与运行规律;第二部分则讲述人类的复杂情绪,道德与社会结构的起源。此外,休谟在其中一个章节探讨了自由意志的问题,严格来讲不属于我所总结的两个方面。
在第一部分里,休谟的论断始于“印象”与“观念”。印象即外在物质刺激我们的感官时我们所获的感受。观念则是我们不受到外物刺激时也能自发形成的意向,如记忆和想象。一切复杂的逻辑和概念始于这两点,心灵赋予我们的观念以反省的能力,因而人们将事物的共性抽离,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即抽象观念。人们通过体验时间与空间的广袤性以树立时间和空间观念。人们通过观察事物发生的接续性,相近性和必然性又得到因果关系的观念,以及机会和或然性(因果关系的不完全否定)。
在第二部分里,休谟讲复杂情绪与道德落座在一对二元对立的基础情绪上,即愉快和痛苦。这两者基础情绪随着对象,或然性的变化而产生出其他的复杂情感。比如在未来或许会产生的痛苦令我们恐惧,而必然会产生痛苦则令我们绝望。道德也起源于情绪,概括的说,道德的本质在于让大多数其他人产生愉悦。此外,休谟也论述了社会的形成,外在物质对情绪的影响方式。在我看来,比较值得记住的是,人类产生情绪的两种方式:一是我们感受到的外物直接对我们的影响;二是我们通过同情能力,虽感受到的他人所感受到的影响。比如,他人的富有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方式中,金钱本身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或许会从富有朋友那里得到好处所带来的愉悦都是前一种情绪方式,而我们通过同情能力感受金钱带给其所有者的愉悦并因此感到愉悦则是后一种情绪方式。
此外,关于自由意志的论述,我也不得不说我完全同意休谟的说法。休谟以十分基础的逻辑矛盾证实他的论证,并说明了人们是如何从中获取价值的。
总之,这是一本十分精彩的书,休谟通篇系统化的讲述了人本身凭借直觉和情绪就可以完成的行为。奇妙的是,一般人本身却不能洞悉这一点,因此绝不可小看这本书,将人类和人类社会经过百万年的持续博弈所形成的习气通过逻辑讲清楚这点也是十分值得赞叹的。
最后,在整本书读完后,我不得不承认本书的逻辑之美。可以感受到,自然语义下的“是”和“非”的叠加也是通篇要义所在,但这点则必须跳出书中文字方可感受到。
我感觉,世界这个套娃如果翻到某一层,大概“世界是逻辑的叠加”应该也是真理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