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病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7-05 06:02:31) 读后感 -
作者:迈克尔·翁达杰
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一栋废弃别墅里,四个伤心人的因缘际会。他们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的风景中,却无法享受战争结束带来的和平与安宁。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孩子,身心俱疲的汉娜,固执地照顾着自己最后一个病人。卡拉瓦乔,因偷窃技能成为战争英雄,也因此失去了双手的拇指,他只能通过吗啡来重新想象自己是谁。印度士兵基普,聪明、机警,在这个除了他自己任何东西都不安全的地方拆除地雷和炸弹。全身被烧焦的英国病人,终日躺在病床上,陷于回忆和幻觉之中。为了拯救爱人,他担当卖国之名,深入大沙漠,但他整整迟到了三年……
英国病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看完书后,才知道根据此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曾斩获奥斯卡数项大奖。没看过电影不敢妄加评论,只大概知道电影是关于爱情的。
故事是从意大利山村一座德军撤退后遗留的一座荒废的别墅和修道院开始的,故事出现的人物不多,四个主要人物每个人在战争中都有创伤(虽然创伤不尽相同),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归属。在作者亦远亦近的描写中,有远比爱情更宏大的主题,比如战争的残酷,又比如人性的矛盾。每个人他们在战争中的经历体现着种种冲突,但在各种矛盾中,又似乎有着某种和谐……
英国病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因喜欢同名的电影就喜欢上了这部笔触优美抒情、结构复杂的小说。小说描绘了二战末期在意大利一栋废弃别墅里伤心的护士、烧伤的病人、拆弹专家和偷窃者的因缘际会:n汉娜,一位护士,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与孩子;英国病人,全身烧伤,带着秘密躺在废墟别墅里,受到汉娜细心的照料;印度士兵基普,聪明、机警,负责拆除地雷和炸弹;卡拉瓦乔,因偷窃失去两个大拇指,也因偷窃被当作英雄。“这本书从未沿着直线行进;它旋转、倾斜、几许回音、蓦然回首”,小说的结构好似“拼图”,随着情节的推移,作者一点点地把过去的碎片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英国病人”是个沙漠探险家、飞行员、制图者、德国间谍,直到最后谜底被揭开。通过英国病人悲天泣地的爱情故事切入,发出对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反省,以及真爱的社会羁绊的反思:战争中的爱情,伦理道德似乎被削弱,人们相爱,只是想找到内心的那点光,这束光关乎爱,关乎希望,关乎信仰。英国病人说“我们是所有人的历史,所有人的书。”“我全部的渴望就是走在一个没有地图的地球上。”n小说值得一读再读。
英国病人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3.5星。找抽的感想:战争是以恶性手段消灭剩余人口,是上帝回收超产,重新分配资源的必经手段。叹息,悲伤,反思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有那么一种对文明的怨恨什么什么等等等等,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另外他写的爱情,两个偷情的人,一个劲的强调真爱真爱真爱,然而并没有打动我半分。仿佛作者不知道其中的细节。ps他写的那些细节我觉得像是想象出来的感觉。无感。他又要着眼于小,个人的爱情纠葛,又要立志于大,战争人类沙漠和文明的论述种种。结果两个都那么泛泛而谈但又很深刻很专业的样子。小大结合的有很多啦,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和被掩埋的巨人,太宰治的斜阳,都是以个人故事反映一战或二战的。西线无战事专门写欧洲战场,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作者很有文化,很有哲思,记忆力很好,学识渊博,然而他可能并没真正领会到,小说究竟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展示自己的内涵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唤起读者的什么。故事当然是个挺好的故事,所以有被改编成电影的价值。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