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读后感(3)篇

(2019-07-06 00:07:34) 读后感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作者:桃花月球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在线阅读地址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读后感 第(1)篇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桃花月球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我在看三毛,也在向后回望我的青春,初中阶段几乎看完了她的所有书,那个一袭红裙长发披散洒脱睿智的风情女子,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论在少年,青春期,恋爱,婚姻,单身;还是做历届男友的女朋友,还是做荷西的老婆,还是做她父母的女儿,她任性而洒脱……


初看三毛是二八年华时,再看三毛已是中年蹉跎时,只是内心的动荡亦如当年少年时,看看停停,心绪不宁,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让我有点舍不得看完,从第二章到第21章,每个章节都是四字总起:观花寻根,金陵如梦,花开奇葩,妙心觉醒,黑暗巷道,雅各天梯……就像一把泼墨纸扇,在每一个空间,那个灵动的女子都在扇面舞蹈,收起来静如处子,打开来动若脱兔,她浓烈的化不开,又清凉的让人嘁嘁……


时间空间节点

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于战乱中的重庆,或许是重庆的水土,三毛秉性里自带吃苦泼辣;她是此女,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看《超越原声家庭》提到出生顺序,中间子女性格丰富而敏感,三毛是符合规律的。

1945年3岁的三毛随家人到了南京,南京后院那鲜明活泼的生活让她舒适而自在,进而对自然的东西心存青睐,也为她后来追求简朴而又精致的生活奠定基础。所谓三岁看老,南京的后院之于三毛就像百草园之于鲁迅。


在南京缺少玩伴时,图书又为她打开另一扇窗,那个阶段是她个性的塑型期,培养了她对文字和情感的认知,个性中的孤独也初见端倪。

1949年随家人移居台湾,小学阶段因为阅读带来的优势,她和文字有了最好对接,大量阅读让她写东西自然而通畅,她的作文屡屡得到好评。个性里自由的因子让她对拾荒充满向往,也同时和老师的要求相悖,为了迎合老师,迷茫的她最终写了:“我长大了要当医生,拯救万民……”老师满意而感动,却不是三毛要表达的……


梦魇般的青春期


如果说三毛十二岁时的数学老师扮演了魔鬼撒旦的角色,那么她十五六时遇见的顾福生便是博爱的上帝,言语少而温润,把太多选择权交给三毛;幸运如她,随后像接力棒一样接受了简洁明快范儿的韩湘宁老师和稳重简朴刻苦的彭万墀老师,几位老师不同素养让她受益匪浅,最终引领她走上了文学道路。




活成无可替代,谁来配你呢?


从最初对异性的渴慕到后来的锥心初恋,因为情伤远赴西班牙,她的个人成长才正式鼓满风帆,她节俭而刻苦,变得阳光活泼热情博爱,在她大三时缘来缘去的认识了时年高三18岁的荷西,那个和她相差8岁的男孩承诺6年后可以娶她。

6年中她又相继认识日本男友,德国男友(后来的领事)……期间她拼命学习,不惜去做香水模特,用9个月时间通过德语考试,看舞台剧……“见解和阅历滋养了三毛,使她成了特立独行的女子”,因为自修陶瓷她又去了美国,也彻底放弃了做“外交官太太”的机会,她经历了没有第三者却不完美的伤感爱情,遵从内心做了选择;美国擦肩而过化学博士,台湾遭遇泡沫无良画家爱情,她遍体鳞伤,在兰屿岛结识慈爱的丁松青神父,深入交流建立深厚友谊,并收获一句影响她一生的一句话:“你有爱人的能力”,这句话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她的内心,才发生了和德籍教师Gerbert的美好爱情,就在她马上就能百年好合时,老天又残忍的凭空拿走了她的爱人,心碎一片……

在她最痛苦的时候,那个承诺六年后找她的荷西来了,她又追爱而去,那个大胡子荷西不儒雅,不博学,但是给了她一份完整的爱,只为她一个人等待六年的纯粹的爱,这正是那个敏感而又缺少安全感的三毛所期待的,这是为在爱情里遍体鳞伤的三毛量身定做的爱情,她告诉父亲:“荷西爱我,是我今生最确定的一件事”,她喜欢沙漠,荷西让她在婚姻里做自己,就去沙漠,她做了他的沙漠女王。沙漠生活不同于沙漠旅行,失业战乱等艰险困难是考验爱情的利器,荷西是合格的。他们一起翻译《娃娃看天下》,为小乐趣会心大笑,“漾动了窗外一地白鸽般的月光”。他两生活的恩和情扎得很深,天长地久……

六年的深情陪伴太短暂,荷西在拉笆玛岛潜水意外身亡像一把利剑刺穿了三毛的心,她的世界关上了一扇永远无法打开的房门,所谓情深不寿,大抵就是这吧……

人生有太多冥冥之中,她见到了墨西哥的自杀神,从内心认为“这样一个无名小神存在,是对人类最大的尊重和意志自由的认可”。最终为她的离去埋下伏笔……

很多事情都是有一个楔子在等待,她在后期教授学生的阅读课中,因为结局太悲情,她担心大家太压抑,提出修改结局,“悲剧变喜剧”,活泼开朗博爱包容的她,给大家做了完美修改,可是,三毛的命运谁来改写呢?


我们来修改你的结局:


你一如当年,幽默风趣,内心有爱,你从思念的雨季走出来,门外阳光灿烂,你笑颜如花,你活到头发如霜,一袭阔裙,手夹香烟,雾气袅袅……泪奔T﹏T


你是一不小心坠入人间的飞天,飞去了你要去的地方……

滚滚红尘再无三毛……




通过时间,事件,人物,穿插了她的作品《哑奴》哑巴军人;……



她是一个旋转的冰淇淋������,我们欣赏那个无可替代的女子,看她的过往,心里又冰冰凉,其实她只是来去自由的灵魂,离去无常,是她的正常……


因为微信读书,偶然认识桃花月球,原以为是一散漫的中年女子,岂不知她是一个80代谦逊到深绿草丛的弱女子,交谈中她的彬彬有礼让我有了索取签名的勇气,丝毫没有一点矫情,给我邮寄了她的签名,感动,

小插曲

在看到琼瑶的《秧歌》时,想到张爱玲的《秧歌》,在想作者是不是搞错了,她很负责的再次查询确认:1975年琼瑶出版了她的《秧歌》,和《在水一方》同一年出版,张爱玲的属于同名小说,两回事。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而审慎。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读后感 第(2)篇


葱茏岁月,婉转莺啼。在这样一个初春温暖的日子里,我坐在窗前,听着轻音乐翻找叶芝的资料,却无意中又翻到了桃花的这本书。

其实这本书我本来想留一段时间仔细看看,但是忍不住进去还是粗略翻了翻,把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仔细的先看了看。

看三毛自己写自己的生活和桃花写三毛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桃花宛如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更像一个深邃的诗人,把三毛的一生徐徐拉开帷幕,生动的演绎了一番后在众人的不舍和意犹未尽里漂亮的合上幕布。

桃花的文字隽永秀美,就连每一章的小标题都那么工整蕴藉,文如其人,桃花恰恰就是这样的女子。

刚刚认识她时觉得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等到了解以后才发现她谦虚内秀且博学。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其实我应该认真地通读一遍,把更多的评语侧重到书本上,但是机缘巧合,时空把我的思绪安排到这一处,让我在这不怎么格格都入的时刻进行一番点(表)评(白),那我只好不违拗上天的旨意和内心的意愿而为之。权当做抛砖引玉,把这么优秀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桃花,你是最棒的![玫瑰]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读后感 第(3)篇

这传记写得有点儿像小说,有好多作者不知主观还是客观的角色代入n想像三毛这样活着,但是没有勇气,也没有父母的绝对理解和支持。从小到大都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死亡也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原来觉得三毛非常洒脱,洒脱到连生命也能自我了结,再读发现其实她也拘束,不过她实在太勇敢了。单看三毛的长相不算漂亮,却无法动摇她的美丽,自信大方的气质,穿着打扮放在今天也很时髦前卫呢啊,这种魅力模仿不来,真是个好看的女人啊。我羡慕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敢爱敢恨流浪自由的人生,她羡慕平凡人有爱人和孩子陪伴的平凡生活,再读再想,就算自己没有丰富的学识,精致的脸庞,内在外在都有很多缺点和坏毛病,可是不完美自有其可爱之处呢啊,不必耿耿于怀。但是真没想到三毛也推理小说啊,还翻译了一系列阿加莎的作品,三毛真是我的朋友 嘻嘻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