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池 读后感(3)篇
(2019-07-06 00:21:28) 读后感 -
作者:杨飞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日益冗余,新闻速朽;整体流量增长速度放缓,而竞争者数量高速增加;流量呈现变少、变贵、欺诈频繁的现状;品效合一的营销策略成为共识,而实现路径成为痛点;多次开创各营销渠道效果很好的营销人、各种刷屏级营销事件操盘手、神州优车CMO杨飞,这一次倾囊相授,诚恳讲述如何实现流量获取、营销转化以及流量的运营和再挖掘。
流量池 读后感 第(1)篇
这是一套当前以大数据和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品牌增长方法论,对当前品牌打造遇到瓶颈的市场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流量池思维,比较好理解的方法就是在草原上种一片适合羊吃的草,羊进来之后先好好养着,不着急薅羊毛。然后通过设置游戏规则,让已进来的羊通过游戏去告诉自己亲朋好友,这里有不错的草,让羊群越来越大。通过羊群数量提升,来建立商业规则慢慢薅羊毛。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思维叫流量思维,流量思维就比较简单,通过草地吸引到羊之后,马上薅羊毛变现,这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营销思维。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n第一部分讲通过传统品牌打造的方法来构建基础的流量池。从定位,符号和场景三个角度阐述品牌,核心还是从认知,认同,认购的角度来影响用户。n第二部分讲通过效果转化的方法,来实现流量池的增长。主要以增长黑客的方法,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特点,提升转化率。n第一步:打造品牌构建稳固的流量池nn构建流量词的第一步:作者认为,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传统品牌打造的方法,从定位,符号都是在强化让用户想得到自己的品牌或产品。n首先是定位,定位的方法一般分三种:nn1、针对已经有强大竞争对手的,使用差异化定位,来突出自己的不一样。比如行业第二名的品牌,使用因为第二,所以更用心。n2、针对自己产品有独一无二的独特性的,使用USP定位。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就是别人没有的,他要用这个USP来做定位,别人拿他没辙。n3、第三种是通过升维的思路,来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类来定位。比如互联网电视,以前没有这个品类,后来被某个品牌提出来,并占领这个品类的制高点,在用户心智中牢牢占领位置。n其次是打造品牌符号。n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形状,色彩,形象,声音,味道等容易识别的视觉符号,来强化用户心中的认知。比如香奈儿的双C标志,英特尔的“噔……噔噔噔”的声音,来传递自己的独特品牌。n第三是指品牌要突破自身的场景或者打造更好的场景。n作者用瑞幸咖啡举例,实现从人去找咖啡到咖啡去找人的突破,突破自身咖啡厅消费的场景。还有就是专车APP中,单独列出接送机,上班或者下班回家的按钮,这也是场景化突破。n通过定位,符号和场景三个方法建立品牌,打造稳固的用户流量池。n第二步:利用社交裂变做用户增长nn这是利用社交网络,在用户流量池的基础上,通过社交裂变来实现用户增长,其核心思路是存量找增量,高频带高频。n裂变成功需要有三个因素:存量用户,福利刺激和分享趣味。在存量找增量的方法上,作者讲了三个裂变的方法:APP裂变,微信裂变和产品列表。nAPP列表的核心方法第一个是拉新获客,以老带新。第二个是裂变红包,比如分享朋友圈送收费课程。第三是游戏红包,这一点上瑞幸咖啡用得特别好,通过及时反馈和随机奖励的玩法,让用户得到不同的折扣,对折扣特别低的,非常乐意分享到朋友圈。n微信裂变目前特别火,神州专车开放U+平台的时候,通过微信邀请有奖的方式来邀请司机加入,将投放媒体的费用直接给到司机,效果比投放媒体效果更好。n在微信裂变传播上,作者指出了目前微信传播的三个问题:nn无趣,内容没意思,无人格化,缺乏互动;nn无效,阅读量很低,没有转化通路,偏公关;nn无聊,鸡肋,做不做很纠结。n后面也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方法:nn1、创意+技术+福利:通过创意和福利解决分享问题,给予用户利益刺激,引发分享。n2、Social内容轻快爆法则:轻,快,原生感nn轻是指投入低,真实简单,代价小,可不断试错,不需要很深的套路。快是指反应速度快,创意决策快,制作执行快;原生感是指原生态,人格化,说人话。不平庸,不做无价值内容沟通。最好一张图就能引爆朋友圈(不是长图)。n作者提到,一图流是沟通效率最高的内容方式,比如天猫做的哆啦A梦对大雄说,我得离开你了,要去当天猫了。n3、流量运营:DMP和游戏化思维nn这点目前做品牌的企业比较缺乏,因为做DMP需要做更多的数据分析,采买也可能更多的使用程序化购买,对市场人员来说,能力模型需要升级迭代。n4、数字广告:投放和流量转化nn要提升数字投放有三个关键点:一是选择靠谱的投放形式;二是不厌其烦的做好素材和落地页细节;三是做好效果监测。n目前在汽车行业的广告经常反馈效果不好,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客户的落地页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考虑。经常发现其落地页在用户体验上有非常多的硬伤,影响其转化效果。
流量池 读后感 第(2)篇
讲真的 这本书是跟风看的 书看完了请允许我吐槽几点 作者把书名取作《流量池》 真的是哗众取宠 博眼球的 书中就4处出现了“流量池” 第一次出现在开头部分 作者解释了什么是流量池 提了一下流量池这个概念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第二次是在书中 中间部分 只是写了流量池思维 这么一句话 没有了 第三周是快到结尾处 出现的 3个字“流量池” 感谢作者 你不提醒我 我都快忘了 自己看的是一本 “流量池”的书 而不“营销手册”
书中大量提到神州专车的营销案例或者他们策划的活动 我都以为这是一本 神州专车的广告专辑[憨笑][憨笑] 看完 我都想下个神州专车的app去体验体验
书中作者自己本身的观点很少 几乎没有干货 没有干货可以 至少得熬点鸡汤吧 然而 也没有 我感觉自己看了一张几百页的报纸
这本书最精彩或者说最值得看的是 附录 部分 因为 里面对很多术语 专业性的词进行的解释 比如“品效合一” “广告技术”“流量池思维”…… 压轴戏放在最后 杨同学 666[憨笑][憨笑]
流量池 读后感 第(3)篇
书籍前面比较有意思,真的把增长拆分成战略、增长、产品三个层次来统一的思考感觉当前增长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略显浮躁,到处充斥着0成本7天涨粉5W这类经验。但更高层次的,通盘考虑增长的很少,书里面的三个层次就是拆解的一个框架战略层次:找到增长的一个金水管,就像拼多多发现了愿意疯狂分享的下沉人群,ofo找到了地铁口低成本获客的线下流量,只有找到这样一个超级流量入口才能真的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符号层次(个人认为叫心智层次比较好),即是想在用户心中,树立怎样一个品牌认知,找到一个符号来承载强化这个认知。比如小蓝杯、小黄车这类产品层次,即做一些增长产品,比如砍价、助力、裂变红包等一个好的增长规划,一定是包含不止一个层次的增长方式!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