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假面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7-07 00:21:28) 读后感 -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琼是个彻底务实的人,从小只想过安稳的日子;她挑有前途的律师结婚、阻止丈夫追求田园生活,也要求三个孩子都依她的价值观去做人生规划。一次探望小女儿的返程途中,火车因雨季路断而停开,她受困沙漠中的一个小站,每天只能在附近沙丘散步,走着走着,她开始面对自己,一件件以往刻意忽略的“小事”这时都不请自来……《幸福假面》初版于1944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她藉本书满足了一个对自我的提问:我是谁?我“真正”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所爱的人对我有何想法?他们对我的想法是否如我所想?过程峰回路转,真实而残酷。
幸福假面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多可笑,直到最后,她的丈夫依旧呵护着她虚假的幸福。其实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她一个人,每一个故事的参与者都是凶手,他们共同堆砌出她自私虚伪的意象,然后一点点加固,最后铸成坚不可攻的固执永不改变。
都是虚伪懦弱的人,她知道自己的过错以后也不敢改变;儿女们起初还能说“你不了解我,不能接受我的生活”却也说不清楚自己真实的想法只会摔门而去,而后可以做出的竟然只剩下逃避,甚至祈求他人或者外在事物成为自己的挡箭牌;他的丈夫,从没明确说出过她的问题,更没有帮她改变过一丝一毫,只是咬定她就是这个样子,内心却不曾真正接受她,带着轻视和厌恶与她共同生活;她仅有的勉强可以称谓为朋友的人更加不了解她,字里行间的陷阱带给她的只有迷乱以及层层剥离般的伤害。
一切都可以很简单,在悲剧开始的时候以及其后的每一个矛盾点,有一万种方式,一切都可以说的清楚明白,或许和气交谈、或许脸红争吵、哪怕就此分道扬镳,总好过日复一日的折磨。然而,他们都没有,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接受重生,所以必定要妥协与煎熬。当然也不排除这一切就是他们想要的样子,她享受在自己臆想的贤妻良母中;他的丈夫享受在善良包容甚至是克制的好丈夫里;她的孩子们沉浸在自私不懂相处的古板母亲中,毕竟伪装成美好或者懦弱的模样可以让他们相对安适。
是解救生灵的伟岸臂膀?更像是天生或者习得性的精神扭曲吧!
幸福假面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拖了很久才读完的小说,然而结尾却是意料不到的精彩。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意识和主观打造的小小世界里,无论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主观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港湾,就是我们的家园。这位主妇的顿悟经历,实际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因为从另外一个维度观察我们的一生以及我们既有的主观世界,需要更高一个等级的能量才能完成,人闲下来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突破,因为人的大脑非常擅于在自己舒适的区域或者认识级别上发掘各种不同的主题与事务,所以人们就可以永远“有为”地忙碌着。突破是一种更高能量的表达,也许会在水到渠成的时候不经易地发生,但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
顿悟之后会怎样?高僧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你的内在感受不同了;可能没有那么多纠结,可能更加冷静自在,这又会导致你的认识更加清明,会导致另一轮正向循环。然而,作者的观点不太一样。阿加莎认为顿悟之后首先是痛苦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总想着要去忏悔;发现别人对待自己不一样了吗?并不!所以最终的选择是假装没发生,因为回归老路的诱惑肯定是巨大的,而改变则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小说最后,她的丈夫也松了口气,他不想让她知道残酷的现实,他也觉得最好就这样下去,才是最好的。
幸福假面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阿加莎的作品里有她对旅途的描述,在描写自己非常熟悉的世界时信手拈来,让我们跟着主人公一起在一个陌生的小站上待了四五天。她在描写一个女人的心理变化时特别善于描写一个人对于赎罪的恐惧,所有的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有很多人是活的非常有勇气的,勇于面对和承担,事实是那样有勇气的选择让我们活得轻松自在,琼就好像小我,我们私心里都有很多小我,懒一些,丑一些,好面子一些,假装精致又不失优雅,琼就是这些的集合体,她在遇到公主的时候,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崇拜者的角度,看到公主侃侃而谈会八九国语言,魅力四射又充满激情,公主是一个符号,是琼垫着脚也想成为的那样的人,所以琼才会在过去的生活里带着完美的假面生活,可悲的是,她没有勇气面对,在那样深度的反省和忏悔之后,又退缩回了原来的样子!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