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潘金莲(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2019-07-07 06:03:02) 读后感 -
作者:刘震云
范冰冰主演同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原著。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我不是潘金莲(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上访的案由,说个啥好哩?老薛:“照实说,想翻县长的案。这事显得大,也严肃。”老董:“就是,一件严肃的事,可不能让它变成笑话。”举起酒杯:“干。”老薛也举起酒杯,两人清脆地碰了一下,干了。
我不是潘金莲(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看了《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觉出了刘震云文字的一点味道。我们常常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事,口不应心,慌不择言,说了20多年的话,还是不知道怎么说出心里话。日子是要过以后,不是过以前。过于纠缠过去的人,也会葬送掉自己的未来。一开始看他的作品觉得很有意思,一些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一笔一划地写出来,却大有深意。站在局势之外看着故事之中纠缠不休和自己没什么两样的人们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过日子,才了解自己那些情绪起伏别扭的思考是怎么来的。看久了也觉得他有点啰哩啰嗦,一件简单的事要翻来覆去的谈,这事儿不是。。。而是。。。,其实也不是。。。而是。。。可就是这几个是啥不是啥,才让窗户上的雾气慢慢淡去,才看到窗户里面灯光下踱来踱去的人儿到底是咋想的,世上的道理到底是咋样的。就像他自己说的,把一件一件事情码放的整整齐齐。本来都只是一条直线,一条大道通到终点,也不知为了什么,偏偏到绕来绕去,把一条直线扯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毛线球,把自己缠进去了,把路的尽头也缠没了。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对人对事都简单点,会不会就另有一番天地了?
我不是潘金莲(典藏版)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整个故事读起来有些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味道。但《生死疲劳》更精采和丰富。李雪莲让人想到秋菊,同样为一个"理"字而抗争。其实作者描写的那些发生在李雪莲故事里的社会事件和人生百态,如假离婚、上访闹剧、官场规则…比李雪莲本身这个虚构的故事更荒诞!但那样的荒诞却真实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上演! 如此想来,我们在这个荒诞的社会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多数人遇事都会计算成本,都不如李雪莲较真、勇敢、义无反顾。大多数人都正常活着,对于遭遇的不公不平,都用大概、差不多的想法哄过自己,不黑不白的融入大多人组成的人生洪流中! 其实再想想,对于如何选择怎样活着,也无所谓分绝对的好坏对错!做到与人为善,不妄自菲薄就差不多了,咦!我好象又在哄自已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