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层跃迁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7-08 00:08:31) 读后感 -
作者:闫肖锋
本书以社会阶层为主题,分为四大板块,即通论、阶层晋级路径分析、痛点解析、教育专题,精选二十讲,以当今社会现象或人物为引子,对其进行社会学解析,提出问题并配合解决方案。
阶层跃迁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写的还满接地气,让人易懂易接受,涉猎范围很广,可以通读一次,补缺一下自己还不了解的领域。第一次读这个题材的书籍,认为前面的架构还不错,比一般财务投资类的书籍更加注重贴合中国实际情况。提醒我们,如在股市等方面,我们所处的参照系不同,所以不能轻易套用他国优秀经验。但后面的部分有点冗余,特别最后的问题,与前面部分重合(可能是作者的好心,再次小结以帮助读者了解吧),但更建议直接阅读《未来简史》等书籍。书中关于阶层的社会的阶层分级及作用,第一次仔细接触阅读,现实确实残酷。所谓的“用了18年获得和你喝咖啡的资格”,令人唏嘘,羡慕崇拜前人并无太大实际意义,批量造福时代已过,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就不能同上几代人比拟。读到这部分的时候,突然想起读研期间与导师的“矛盾与抗争吧”:那时导师对我的实验进程应该不太满意(换成现在的我,也会对那时进度不太满意),也许是出于激励和我说到,“网上盛传90年代的孩子是一个可以抹掉一代,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能力、创造力不同”,当时词穷又碍于“人在屋檐下”,只能不吭声。回头想来,实表不服,我们所要突破的瓶颈、所面临的超大的信息量、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都远超于上代。那些“嫌弃”90年代的“前辈们”,是否真的站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下考虑后,得出我们远不如你们的结论,假如是你们和我们相同的经历,又会如何。另,书中提到的成为T型人才,甚至是“pai”型人才,也是自己努力实现,希望尽快掌握两项以上职业技能吧。庆幸的是,终于坚定了未来的第二项职业,并且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希望大家也都一样~能以兴趣为之奋斗的人生,确是令人羡慕。
阶层跃迁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看完这本书。为什么要看呢?
1、阶层两个字是让人很无奈的词,由于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的现状,自认为是底层人,注定要往上爬成为中产阶级。
2、阶层跃迁这个书名看似给了我希望,告诉我可以实现上升阶级的可能。
那么看完整本书我的收获有哪些呢?书中论及了很多方面,包括职场,学习,生活各个阶段的具体建议,这真的算是做到了给出解决方案的地步。
印象最是深刻的部分是探讨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我们已经面临人工智能风潮来袭,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具备爱,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培养自己的孩子具备这些abilities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体制只是为了筛选会考试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却忘了最重要的独立生存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
对于这一点,我基本具备。生活自理,独自生存的能力,以及脱离网络的生活能力;抗压能力,意即高考,我已经经历过了一场高考,即将打算迎来第二次,相信自己可以独自面对并且不愧对自己;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由于家里的弟弟妹妹众多,从小都要做到带领,分享,体察别人情绪,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
成才先成人,成人是最基本的。成材要结合自己的偏好,充分发展教育,我正处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可是并没有信心面临社会的磨练,并没有觉得自己可以应对社会的种种挑战,有的只是一些幼稚的幻想。
看完此书的最大感想,浓缩成一句话:我他妈的怎么这么倒霉,生在了这时代?
阶层跃迁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阶级的固化与变化从来都是交替进行的,当历史在变革时位置可以倒置,倒如:民国后原来的有产阶级变成被打倒的地主,资本家……的臭狗屎,无产者通过枪杆子出政权当家做了主人完成了人生处逆袭。再如毛发动文革时,忠于毛的红卫兵提出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革命血统论占着自己的工农兵出身对其它阶层的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制造了一系列文化,文物,人格,尊严,生存,生命的血腥摧残。粉碎毛夫人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后,邓公实行了改革开放,文革中被压制的阶层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抓住变革的机会成了社会的主角,而文革中吃香的主角沦陷为打工者和进成民工,风水轮流转,但千转万转从古至今不变的是知识能改变命技能成就未来是真正的真理,靠意识形态的政治投机不可能风光几辈子,打铁还得靠自身。明白这些后人哪且行且珍惜!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