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00字(3)篇
(2019-07-08 06:01:27) 读后感 -
作者:丹·布朗
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意外受邀,于当晚前往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做一个讲座。就在兰登到达的几分钟内,事情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变化。国会大厦里出现了一件令人惊恐之物——一只人手,三根手指成握拳状,伸直的拇指和食指直指天穹,每根手指上都有具特殊符号学意义的诡异刺青。兰登根据戒指认出这是他最敬爱的导师彼得·所罗门——一位著名的共济会会员和慈善家的手,也辨识出这只手摆出的姿势与其上的刺青结合在一起是表示邀请的一种古老符号,旨在将受邀者引入一个失落已久的玄妙智慧世界。兰登意识到彼得·所罗门已被人残忍地绑架,他若想救出导师,就必须接受这个神秘的邀请……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认识自我 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又一次见识了丹布朗的脑洞,一直到大反派的死亡,都像看电影一样过瘾,但觉得作者并没有突破自己。但最后的几章,作者借女主之口,展开的人性、神性的推理,像站在山巅,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作者讲述的故事不是限定于共济会、美国、基督教世界,而是讲的世界各地大致相当的思想发展的历程。虽然作者举例基本没想到中国,但像小说讲到的数字33的寓意、M音在多数宗教上的特殊地位、数独、意念的超距联系等内容,中国古代也都有,三十三重天、母亲的发音、河图洛书、逍遥游的气功解释等。这些形而上的内容和历史上的东西方盛世、乱世的时间上的高度重合性也是相关的。世界一体化远远比我们想的要深化的多。但这些都过去了,融入到了现在的各种理论里,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借助于已有的和必将出现的各种更加便捷的交流工具,人们有理由、有办法减少自己的偏见,放下自己的傲慢,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这本书的精髓是后面几章,但没有前面故事的铺垫,后面几章的结论就没有说服力。简要说一说故事经过。一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不认可身为共济会高层、有智慧的父亲对自己的教导方式,通过被杀假象,过了一段放荡形骸的日子,又想窥探父亲为之保守的共济会秘密、从而脱胎成神,同时又能破坏父亲的事业来达到报复。但就像练气功是件危险的事情,必须有师傅带、否则极易走火入魔一样,自我瞎练的反派走进了臆想的不归路。但自己能力有限,必须借助男主、父亲的智慧来帮他一步步解密,接着通过一道道数学、建筑、宗教等等知识盛宴,揭示了终极奥秘:人就是神,当人们如兄弟般联合起来,就能拥有无限潜能!
人就是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而天赋一如地理环境,虽是天生,也可改变,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外因就像家庭教育、生活氛围的熏陶、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内因就是意识到自己就是神,是个大写的人,顶天立地,从而自强不息,保持饱满向上的生命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唯一,自己的高贵,自己的神性,那么挺拔的自信,会懂得和谐共生,为追求真善美而融入集体。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行动起来,敢叫日月换新天!这种无限潜能,使得人们有了现实希望,然后笃行,希望变成现实,接着在更高台阶上有了新的希望,进而新的行动。
人们在不断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解放自己!当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统一的认识,也许,神话里的通天塔就会重现!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失落的秘符》| [美] 丹·布朗�� 引发感想最多的,大概是当财富与智慧摆在面前之时,人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或者换个角度,我们去思考,到底什么是财富,什么又是智慧。书中的表达,在我片面的理解里,智慧其实是指人类对自己的挖掘与掌控,以及对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心怀敬意,也尊重未知。而人类的智慧,其实就是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种智慧,并不是让个体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是带着一种大爱,甚至带有牺牲精神。其中关于意念能改变事物的科幻情节,仿佛也是在诉说,其实,人类的感知与思考,是可以改变人生的走向的,当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时,就会看到完全不同景色。如果要说回故事本身,无疑,这其实是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不想歌颂主人公的智慧与胆识,让我感受更多的是,教育的重要性,和表达爱的重要性。或者说,在这个故事里,如果这位父亲最初便表达了世间永远有人爱你,也许就不会发生后续一系列的悲剧,也许就不会让儿子变得越来越偏执。当然,人生没有也许,每一个决定在做出时,终究没人知道,结局是否会如同被命运操控般的殊途同归。故事,终究都有它必然要到来的结局。▲ 生活在这个世界而不知其意,如同徜徉于一个伟大的图书馆而不碰书籍。▲ 自人类之始,无知者总是叫的最响,引领者毫无戒心的大众,强迫他们听从吩咐。▲ 每一种文化,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期,人类总是在共享同一种思想。我们都有造物者之说,我们为它取了不同的名字,为它创想了不同的容貌,不同的祈祷文,但上帝对人类而言是普遍而永存的。上帝,就是我们共享的符号……象征了生命中无法理解的所有奥妙。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非常精彩。惊叹于作者丰富的宗教学神话学哲学符号学建筑学甚至计算机和网络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他把这些素材糅于一个博大的虚构故事之中的自信和果决。一遍读完恐怕是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信息量的,不由得也在心里为翻译家朱振武博士鼓掌。与《达芬奇密码》相比,感觉“套路感”没有那么强烈,视角更加宏大,有站在某一点俯拾历史长河仰望浩瀚宇宙的豪气,而人类自身何其渺小,却也那么了不起。对“先贤智慧”的探索之旅,越发引人向往。丹·布朗推崇大道至简,读小说能看出他相信万事万物相辅相成彼此印证,言语的曲折奥妙,如同层层纱幕,掩盖了人类先祖最早踏上征程时发出的朴素箴言。我喜欢他这样的认识世界的基调,有充足的包容性,所以又是极易敞开的。从建构虚拟世界这个角度说,我觉得他这样的小说家倒是能对应这本书中反复说过的“你就是神”。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