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博尔赫斯,口述 读后感(3)篇

(2019-07-10 06:05:12) 读后感

博尔赫斯,口述

作者: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演讲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间,博尔赫斯在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大学讲授了五堂课,分别以书籍、不朽、伊曼纽尔·斯威登堡、侦探小说以及时间为题。主题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径:从口述传统角度谈论书籍的历史,以诗歌为切入点分析不朽的意义,借斯威登堡谈生与死的哲学命题,把侦探小说誉为混乱文学时代里的拯救者。五堂课统以“时间”这个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始终。

博尔赫斯,口述在线阅读地址

博尔赫斯,口述 读后感 第(1)篇

我对此书里博尔赫斯谈论时间那一篇文章感兴趣,特摘抄了一些段落来慢慢消化——n1、尼采不喜欢把歌德和席勒相提并论。我们也可以说,把空间和时间相提并论同样有失恭敬,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中可以舍弃空间,但不能排斥时间。(我们在时空中占据一个位置,但为何时间更令我们迷惑不解,应是源于时间永远看不到头的流动感,时间流去,一波一波带走了不得不死的生命,正是因为时间对人的生命长度的限定,才会让人显出其在世的存在价值或无价值。时间是一位严厉的审判者。)n2、我想起了丁尼生的一句美丽的诗,他最初写的诗作中的一句:光阴在子夜流逝。那是一个极富诗意的观念:当大家都在酣睡时,光阴像静悄悄的河流——这是个最恰当不过的比喻——在田间,在地窖,在空间流逝,在星辰之间流逝。(光阴在空间流逝的意象极美,尤其是在浩渺星空中仿佛可感知时间正汨汨流过,梵高的星空让观者特别能感受到星宿的流动感)n3、时间是个根本问题。我想说我们无法回避时间。我们的意识在不停地从一种状况转向另一状况,这就是时间,时间是延续不断的。我相信柏格森说过:时间是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一切都迎刃而解。(感知时间,是自有人类以来人类不得不面对得共同问题:时间永无尽头,但对个体又十分严厉。)n4、这使我们触及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它好像是一条神圣而又可怕的原则,因为我们自己也是一条河流,我们自己也是在不停地流动。这就是时间问题。这就是转瞬即逝的问题:光阴似箭。我又想起布瓦洛那句美丽的诗:“光阴就在某些东西已离我远去的时刻消逝。”(光阴的消失和我们如影随形,我们凭借一些东西感受我们在世并在时光的流动中耗损那些东西并我们自己的生命。)n5、神学家认为,永恒便是各种时间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的瞬间。我们可以引用普罗提诺说过的话,他曾深刻地思考过时间问题。普罗提诺说:有三个时间,这三个时间都是现在。一个是当前的现在,即我说话的时刻,也就是,我说了话的时刻,因为这一时刻将属于过去。第二个现在是过去的现在,即所谓记忆。第三个现在是未来的现在,就是想象中的东西,我们的希望或我们的忧虑。6、柏拉图说时间是永恒的活动形象。他一开始就谈永恒,谈永恒的存在,这永恒的存在总希望反映在别的存在上。他无法使存在立即永恒,必须连续不断才能得到永恒,时间成了永恒的活动形象。英国伟大的神秘主义者布莱克说过一句名言,他说:“时间是永恒的馈赠。”如果把一切存在都给予我们的话……存在将多于宇宙,多于世界。如果存在只给予我们一次的话,我们就将被消灭,将被取消,将会死亡。而时间则是永恒的馈赠。永恒允许我们连续不断地得到这些经验。我们有白天和黑夜,我们有钟点,我们有分秒,我们有记忆,我们有当前的感觉,我们还有未来,这一未来我们虽还不知其形态,但我们能预感到或拥有它。(时间只给我们一次存在的机会,我们经过时间而获得永恒的馈赠,或是说,时间是永恒的馈赠所必须的形式。你所需的一切必须在时间中去获得,包括永恒。)n7、叔本华说过,对我们来说,幸亏我们的生活被分成白天和黑夜,我们的生活被睡眠所打断。我们清晨起床,度过一天,最后便睡觉。要是没有了睡眠,将不可能活下去,我们将享受不到愉快。所有的存在是不可能一下都给予我们的。我们得到了这一切,但是逐步得到的。(我们得到的存在是逐日派发给我们的,也即在时间之中获得。时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概念。)n8、圣奥古斯丁说,他的灵魂在燃烧;灵魂在燃烧是因为他很想知道时间是什么。他祈求上帝晓谕他时间是什么。这不是为了毫无意义的好奇,而是因为他不解其意便无法活下去。弄清时间是什么成了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后来柏格森所说的是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圣奥古斯丁是满怀热情谈论这一切的。9、关于时间有两种理论,其中之一,我想,我们几乎人人都持此理论,把时间看成一条河流,一条河流从开头、从难以捉摸的开头流动,一直流动到我们身上。还有另一种理论,英国形而上学家詹姆斯·布拉得雷的理论,布拉得雷说事情正好相反:时间是从未来流向现在的,并说未来成为过去的那一时刻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在时刻。10、圣奥古斯丁说过一句动听的至理名言:上帝不是在时间中,而是与时间一起创造了天和地。《创世记》最初几节讲述的不只是创造世界,创造海洋和陆地、黑暗和光明;而且也讲述了时间的开始。并不存在早先的时间:世界开始成为世界是与时间同时,从那时起一切都是连续不断的。11、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一类型人的暂时的和必死的复制品。(确实,个人没有自认为那样特别。)n12、时间之所以连续不断是因为它离开了永恒而又想回转永恒。这就是说,未来的观念是与我们渴望返回起点相一致的。上帝创造了世界;整个世界,所有的宇宙万物都想回转永恒的源头,这个永恒的源头是超越时间的,既不在时间之先,也不在时间之后,它在时间之外。13、我们感到我们正在时间中消逝,这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我们是在从未来向过去过渡,或从过去向未来过渡,但是我们任何时刻都不可能像歌德希望的那样对时间说:“请停一停!你是多么美呀……”现在是不会停住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纯粹的现在;这是白费力气。现在始终拥有一颗过去的粒子,一颗未来的粒子。这似乎是时间的必需。14、根据我们的经验,时间永远是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河流,我们始终得遵循这一古老的比喻。这好像在几百年里还没有取得过什么进展。我们永远像赫拉克利特一样望着河里的倒影,在想这河不是原来的河了,因为河里的流水已经变化了,在想他已不是原来的赫拉克利特了,因为从上次看河到这次看河,他已变成另一个人了。这就是说,我们的某些东西变化了,某些东西保留下来了。我们本质上都有些神秘兮兮。15、我们的生命在不断地趋向死亡。当圣保罗说“我天天死亡”时,这并不是他的一种伤感的表达。事实上我们是在天天死亡,天天出生。我们在持续不断地出生和死亡。因此时间问题成了比其他形而上学的问题与我们关系更加密切的问题,因为其他问题都是抽象的,而时间问题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是谁?我们每一个人是谁?我们是谁?也许我们有时知道,也许不知道。与此同时,诚如圣奥古斯丁所说,我的灵魂在燃烧,因为我想知道时间是什么。(我们每天死去旧的人,新生新的人。或我们死去,又以另外的方式新生。)nn

博尔赫斯,口述 读后感 第(2)篇

博尔赫斯拥有渊博的学识和无限的智慧,能把一个个枯燥的话题讲得有声有色,关于时间的探讨总能让人意犹未尽。【不朽】如果时间和空间都是不朽的,那我们时时刻刻处于不朽的中心,因为我们拥有无限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里,最困难、最不可琢磨的是现在,因为它不存在,我们谈论现在,它是一个抽象的单位,它已经消失了。【拯救】一个人若想获得拯救进入天堂,要通过正义,通过美德,也需要通过智慧,不然会想“困在沙漠里的人”一样匮乏。【侦探小说】爱伦·坡创造了侦探小说,也创造出了一批特殊的读者,让他们能用读侦探小说的思维来审视一部部作品。【书籍】书籍是最令人惊叹的工具,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读书是一种幸福,另一种稍少一点的幸福是创作,创作就是把我们读过东西的遗忘和回忆融为一体。

博尔赫斯,口述 读后感 第(3)篇

带着虔诚去读,却收获了知识和平易。“思故在”还是“记(忆)故在”?有没有永恒及不朽?什么是时间?博尔赫斯秉持什么观点?这几篇文章除了《侦探小说》外几乎都没有谈到文学,而是谈哲学。引用的多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歌德、萧伯纳……看来文学及其他艺术,甚至科学最后的入口都是哲学这一终极命题。有点急不可耐的想读博尔赫斯的文学作品了。因为这几篇短文勾勒的好像是一位智者,是哲学家而不是一位文学家;但这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浩瀚的、思辨的、论断的智慧,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呢?这样的大师会延续苏格拉底的思想,认为文字已不能完全表达?文字小于语言?那么他的文章是否像寓言?智慧的凝结在诗、在美、在哲学、在永恒……那么我一俗人从拜读大师的短文和诗开始吧,希冀得窥那一闪耀的光芒!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