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20周年修订版) 读后感(3)篇

(2019-07-11 00:20:24) 读后感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20周年修订版)
作者:阿澜·卢
我25岁,读着一个硕士,我被时间、空间、意义这些事情烦扰着。我知道的东西多得难以置信,我知道名字,年份。数以百计。我知道谁*个上的珠穆朗玛峰,我知道谁导演了那些美国*蹩脚的肥皂剧,我知道当空气遇到机翼时,会在机翼上表面形成低气压,就是这玩意儿让飞机飞了起来。我知道亚里士多德讲的话是啥意思。我知道时间在太阳上会走得慢一点,我知道的实在太多了。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20周年修订版) 读后感 第(1)篇

很巧,当初在自己觉得一切毫无意义,没有动力,无以为继的时候,翻到了这本沉睡在书架里很久的书。很多心态,看得感觉自己膝盖中箭中成了筛子。看到最后,我想我找到了一个,一直知道,但一直没有很当回事的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放在最后。


1. 真空、光子、还有你。这很吸引人。

作者是一个默默的替别人操心,即便是陌生人也想对人家好的年轻人。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年轻人。因为觉得毫无意义就大胆地选择退学,扔球,打地鼠。对空间的不屑一顾,对时间的耿耿于怀。在自己对物理学的遐想里畅游,在一片宁静中抓住一中真诚。平静的言语中渗透出的冷幽默总是让人不禁莞尔一笑。有趣的人,纵然失意也掩盖不住其光芒。



2. 接纳不同。

家庭是无法选择的。

有些人生来就被优待,在一个积极而乐观的环境里,一往无前,主路是笔直而没有旁枝末节的思索。

还有的人生来会比较坎坷,历经很多大大小小的弯路。人生的主路也模糊不可辨别,错综复杂的岔道遍地都是。

这里的环境不是指贫富,而是更多细微的累积。比如面对孩子救回的受伤的小鸟最后死掉了,选择告诉他小鸟飞走了。又或者面对孩子带回家并且养了狗狗,选择趁孩子不在的时候把狗狗送走了事。

在这两个不同家庭生长起来的两个人绝对会很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家庭里,细微的不同的对待,也会引导出不同的人。

路,可能难一些,但并非走不了。



3. 从迷茫到希望

迷茫或许是年轻人特有的权力,在生活的重压明确地落在肩上之前,年轻人是有时间去不开心,去迷茫,去困惑人生的意义的。好像只是被迫降生于世,被迫生在那里,长在那里。我又要做什么,我又想做什么呢?只想要个解答,赋予凡事以意义,好有以为继。否则好像一切都变得没有了意思,失去了激情,没有了动力。从前不觉得,后来发现也不是说有个确切的答案,但是要有个盼头,或者说,希望。



4. 自救也并非要一个人,一条道,从黑夜直走到白昼。

这是我一直以来忽视的地方。我以前认为,因为人和人本质上无法沟通,无法感同身受。所以遇到问题,身边关心自己的人也不过是有心无力。孤独,是沉淀人生最好的药剂。问题,尤其是非具象化的实际问题,就是要自己和自己和解的。

事实上,人确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身边的人,从来就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是我忽略了,人需要支持,需要连接。可能就像小王子里面,狐狸和小王子,小王子和玫瑰establish ties那样。人不应该是孤独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连接是非常重要却经常被忽略了的事。身边的人,只是因为自己是自己而在身边。如非要求个意义,那么我在意之人的存在本身,于我即意义。我于在意我之人,我本身即意义。


虽然金很远程,但是个好朋友,

一旦想开了,就由原来的嗤之以鼻,

变得很喜欢这封传真:

1. 振作点

2. 出去玩

3. 找些新朋友


我感觉好多了。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20周年修订版) 读后感 第(2)篇

一气呵成读完,跟着花花入的书单。读之前,我心情真的不太好,早上体检没睡好,在风雨里哆嗦了三个小时抽血,吃了几口东西,回来处理一堆事情,脑子嗡嗡的,想上床补个觉,睡得不踏实,不是正常人睡觉的时间所以一直被吵醒。我觉得起床气叭,就是各种各样的没睡好和各种各样的被吵醒……总之,心情非常不好。

这本书像一本日记,或者碎碎念,不同的这是一个男生的碎碎念,叽里咕噜的负能量,我仿佛在窥视他生活的不如意,听他讲他天马行空的时间论,默默地看他列着一张又一张的表格,或者,看他打地鼠……

我羡慕他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会在他无家可归时让他有一处居所,会给他事情做,会支持他出去走走,会鼓励他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会各种赞助他的生活,陪伴他度过他最艰难的时光。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低谷的时候,自我封闭,拒绝社交,看什么都不顺眼,一天到晚的负能量,可不见得每个人都有一个“哥哥”。

从一开始退学、结束写作的工作,到列出第一份清单,买一个红球,读保罗的书,与小朋友做好朋友,买沃尔沃的绿色跑车,打地鼠,遇到丽萨,去纽约……男主就这样一点一点积极起来,阳光透进生活,我好像看到最后结尾那个对着我笑的年轻男孩,还是会透露着沉重,但仿佛开朗了许多。

所以,心情不好时,就读书叭,会不会不经意间就找到了兴趣所在呢,读书就好像和作者聊天,书的质量无非是聊天的愉快与否,但是主动权在自己,可以选择一直聊,可以随时中止聊天。或者走出去看看,总比在一个拉上窗帘暗无天日的小空间自闭、胡思乱想、自怨自艾好的多叭!

【摘录】

我对于年岁的增长向来有着一种特殊的不安。 对于空间我基本不屑一顾,但时间总让我耿耿于怀。

有些我拥有的其实根本无足轻重,而大多数我没有的东西却都是我理想生活的核心。

我小时候一定有种莫名的自信。

我试图把我的情况拼成一幅画,但是有些小碎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不完全知道我在哪儿。

我最需要的是个长者,一个引路大师,他能告诉我人生的道理。他会让我做些我觉得很没有意义的功课。我会很不耐烦,然后反抗,但还是会做那些功课。最后,经过许多个月的勤学苦练,我会发现这一切背后的深意,而大师自始至终都有一套很狡黠的方案。

每个人都有低潮期。那些失意悄悄来袭,而我们变得尖刻愤懑的日子;那些我们不再相信爱,不再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20周年修订版) 读后感 第(3)篇

回头看这句当年被提拔成书名的口号——“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让人莞尔的稚嫩背后,多少骚动着某种欲盖弥彰的骄傲。如果世上真有什么可以不劳而获的话,年轻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大笔财富,只是这种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普遍性掩盖了它时不再来的珍贵,所以年轻的时候我们才矫情,才茫然,才会一边挥霍着大把的时间一边心情不好。

然而年轻时的心情不好,就像早春乍暖还寒时流窜在空气中的流感病毒,身体再强壮、性格再开朗的人都难免被它惹出一把鼻涕几滴热泪。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质平平的我们大都只记得过去那个比现在更年轻,很可能更浮躁、更稚拙、更不谙世事的自己,而仍然无法想象未来那个必然更成熟、更豁达、更丰富、更自信的自己。写到这儿忍不住给新一轮的年轻读者剧透一下你们的未来——过了三十岁,你们连心情不好的时间都没有。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