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读后感300字(3)篇
(2019-07-15 00:23:00) 读后感 -
作者:梁建章 黄文政
本书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讨论了包括巨大的人口规模将会对工资甚至气候变化在内的多个方面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包括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在内的主要经济体,以及其他大型人口聚集地的具体实例。本书的第二部分(从第六章至第十章)将探讨未来世界上的几大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竞争前景,所涉国家包括日本、中国、美国、欧洲各国和印度等。人口及与其相关的政策选择,是决定各国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这本书问题很多,有直接的立场嫌疑,也就是严重的主观臆断,论据非常不充分甚至没有论据。其实,任何人都不会忽视人口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人口的数量优势是一个国家成为一个相对大国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成为一个绝对大国的充分条件。唐宋时期,中国人口占据了世界人口的接近40%,清朝时期世界人口飙升,中国人口也依然占到了世界人口的近20%,没有人会否认这个数量上的“大国”,但这个大国的结局就不必多说了,作者在书中竟然否定拜登认为的美国的强大在于制度,经济和政治制度这种官话(官话也就是基本不会错的话),认为美国强大在于人口优势,这真的是非常有勇气地扯了大蛋了,同理他认为印度创新会随着人口增长超过中国,同样无语。其实,作者只要小心翼翼地陈述一个事实就好,那就是人口数量对于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归根结底在于人口结构,这个结构既是目前所关注的年龄结构,更为关键的在于人才与素质结构,否则只会让领导们每年都操心这届人民不行,小日本(其实并不小,国土面积及人口都比大部分欧洲强国大而多)只有1亿人左右,二战前其政治制度借鉴英国,军事仿德国,文化传承华夏,成就强权,这个国家的创新有久远的历史渊源,人口老龄化,对其创新肯定有影响,但说现在已经落后于中国,我实在不知道作者哪来的勇气这么说,书中举了高铁的例子,但殊不知核心控件恰好是日本川崎和西门子掌握,也就是说一旦出了关键问题还是需要请外方来,更不用说现在沸沸扬扬的芯片事件;归根结底,不管梁先生是为国家政策背书还是不成熟的学术讨论,他都没有针对国问题的核心,即:怎样让人口多起来。即使每个人都不去追究之前与现在人口政策的背道而驰,不去讨论个人选择权利,都从宏观上理解了人口重要性,但即使有个人意愿,如何能够解决现实的困境才是应该重点讨论的。而这又关系到制度,经济等政策上的创新了,而这被作者所否定的恰恰才应该是创新的关键,也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核心。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读后感300字 第(2)篇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因为只有人能创造无尽的可能,一个人有几十年的时间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本书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从数字间我们看到过去人口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各国人口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风云。从本质上说,个人是赞同人是国家未来的决定力量的观点的,但是本书直接从人口数量而推断出一些结论有失武断,包括直接对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预测。但对于个人想了解人口对于国家的影响,本书到不失为一本参考书。人口基数足够大,才能出现大量的英雄和天才,这些人往往会触发各种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让历史产生跳跃性变化,二八定律永远存在。抛开政治,教育制度,古代的中国,现在的日本韩国都是先进的代表。开放的市场,包罗万象的社会。中国目前的人口衰减速度是另人担心的,从个人身边来看,即使农村的小孩都大幅度减少,更何况城市。这个和几十年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相信在一代人的心中,人多依然是负担,毕竟这句话在课本里面呆了这么多年。想当年毛主席的人口政策在后面二十年内,在领导人眼中这么大负担,没想到到今天变成这么大一笔财富,政府应该为自己的政策埋单,而不是普通民众。只有领土广阔的国家才能支持起足够的人口,今后的竞争必将是中美印的竞争。眼下是中美的直接较量。韬光养晦,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依然是适用的。中国庞大的市场以及先进的制造业。虽然是一党专政,但是一党专政更有义务和主观能动性去治理国家,因为国家震荡没有第二个政党为你背锅,相信国运。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读后感300字 第(3)篇
本书研究的是人口和创新的关系,核心观点一言蔽之,保持一定的人口规模有利于创新提升。如果静态地论证一下:人口规模越大,创新水平越高?显然不是,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比美国多,但创新能力差距众所周知。当然,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如果换用动态法:假设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创新能力”一样,之后的发展机遇、发展路径和政策方针都一致,若干年后估计是大国的创新水平高于小国,不过这样的假设并没有意义。创新评价的维度有两个:量和质。本书将质设为既定,研究量与创新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此时,创新是一个概率问题,创新基数越大,创新的可能性越高。至于创新的质的问题,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内。我觉得书的副标题更有意思:机会和陷阱,凡事都有两面,人口也是把双刃剑,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人口是机会还是陷阱,取决于具体的情景。我感觉,以前是陷阱,现在是机会。支持作者的人口政策建议。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