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只生欢喜不生愁 读后感(3)篇

(2019-07-17 00:11:06) 读后感

只生欢喜不生愁

作者:林曦

《只生欢喜不生愁》是水墨画家林曦的艺术生活随笔集,谈艺术之道,论无用之美。全书按主题分为六辑:“艺可通道”“观照世间”“得自在禅”“心安之所”“写给时间”“赤子之心”,文字轻盈、意境优雅。林曦以手艺人之道,解析艺术美育的本质内涵,分享写字的乐趣、专注的法门、心力的修炼及艺术的学习途径等;从中式文人的视角,观照当代生活的审美情趣,阐释何为“无用之美”、如何“独善其身”,探索让传统美学回归现代生活的践行方式等。爱玩是每个人的天性,但如何玩得有趣、投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能力。林曦,年少成名的水墨画家,也是一位手艺人、老师、设计师。天性爱玩耍的她有许多具体的爱好:静坐,读书,写字,作画,插花,闻香,抚琴,喝茶,研究中医、哲学……正因如此多元的身份、丰富的兴趣给予她内在丰沛的创作源泉,将其在艺术创作、技艺专精、中国文人传统美学、儿童美育、世间日常等方面的感悟诉诸于富有灵性、哲思的文字。以无用的美学滋养出日常丰盈的生活,告诉我们原来一个人的快乐不太需要外在的东西。

只生欢喜不生愁在线阅读地址

只生欢喜不生愁 读后感 第(1)篇


因为喜欢,便心生欢喜

喜欢,是具有粘性的,会让人变得疯狂,而无法自拔!而被喜欢,是幸福的。只是这种喜欢只是一头热,所以我要写下,让它的余温延长!

                                       ——前记

走进林曦老师的《只生欢喜不生愁》这本小书,是在书友梅玉蘭的读书点评里发现的。而后通过文字又知道了她的公众号:林曦的小世界。认识了更加真实、美丽的糊糊老师,生活里的她,写字时的她,还有热爱生活的她。总之,一路看下来,就悄悄喜欢上了她!

她的文字,生长着快乐。

林曦老师有一个法宝,天要塌下来之前也可以把纸铺开,安安静静地写一页字,然后那个要塌下来的天就被个儿高的人顶住了。这种让自己快乐起来、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方法,屡试不爽。

她还告诉了我们孩子成长需要独立,不然在陪伴下成长的孩子,过多的依赖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孩子从小到大要有一个爱好,或者有一项技艺,或者有一项手艺是真的能够让他自己跟自己在一起,并且玩得挺开心,能够自己培养出一个小小的园地,这个园地的果实还能分享给他人,他的人生势必会快乐很多。

她的人生,分享着快乐!

不论是书中文字还是微信公众号里,都能看到一个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的林曦老师。除了工作、上课,她还经常出门游玩、摄影、做美食,等等。

林曦老师的幸福配方:一是际遇的顺遂、外物的丰厚,一是不累于物的心里的快乐与踏实。向外看,是热闹琳琅的红尘洪福;向内看,是明月微风的世外清福。总说洪福易得,清福难享,有时我们会觉得清福比洪福厉害,是更通透与高级的快乐,但它们并非是对立存在的两种状态,实有着相生相伴的次第关联。

她能将生活过成加法,做成减法,进退都能心安。

庄子在他的著作里提到,如果你能够专精于一项技能,不管你是厨师,还是一个打鱼的人,或者是一个会游泳的人,只要你能够跟你的技艺融为一体,一个写字的人能够和毛笔融为一体,一个唱歌的人可以和音乐融为一体,那么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让我比较羡慕与向往的是林曦老师毛笔在纸上自然行走、忘我的一瞬,这时能瞥见心的纯净模样,从而松动我们被外界强行植入的期待和要求。

时间流逝,老了以后,除了命运安排的种种日常,我们也可为自己加了一门功课:学习书法,顺便画画读书,与古人交流共度,并且放空、充实、滋养自己。

只生欢喜不生愁 读后感 第(2)篇

看这本书,不时笑出声。本书主要是作者工作生活的随笔体悟。文中配有多幅图片。有风景照,有作者的毛笔字,有插花的瓶子点心水果,有精致的玻璃器皿,有日常写字画画的烟火气息的桌子。舒服自然的文字与图片相结合,阐述着作者的生活哲学以及人生态度。我不禁喜欢上了这本书和林曦老师。沉醉其中跟着她,一起体悟生活中的美好,内心深处感知到了快乐和幸福。原来幸福可以很简单。我也有如她一样的心境与经历。从而坚定了我继续做自己认为喜欢值得的事情。很认同书中对无用之美的阐述,她说:“无用之美,不是说美是没有用的,而是当你竭尽全力享受过程时,一定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纠缠于结果,不能享受过程,这其实非常悲哀。”如她所说,人不要付出太大代价去做一件事情,因为代价太大,就是目的过于明确和功利,就会倾向于不惜代价,最后那个结果即使来了,也不会感到美好和快乐,因为消耗了太多的能量。作为一个有灵魂、有觉知的人,不要缺失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和自我成长。在当下的环境,做一些关注自身成长的正确的决定,专注其中,将会收获圆满的人生。只有管理好、照顾好和爱好自己,一切事才可以解决。只有独善其身,才能兼济天下。

只生欢喜不生愁 读后感 第(3)篇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一个认为自己没有太多作用的人,可能过得最开心,因为他很容易安于自己的状态。


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太少跟自己在一起,内心缺乏照顾。我们总去关心别人在做什么,却不关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哪些人对自己重要,是否把时间花在那些值得的或者令自己开心的事情上面。我觉得书法是现代人回到内心的一个很好的修行方式。当你发现你可以稳定地控制塌软的笔毛,写出漂亮的笔画时,说明你已经能够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心灵,你的心一定非常专注。

我喜欢写字。这是我最大的爱好,就像一个糖罐子,里面储存了热情、放松和平静。

在生活和世界的旋涡中心,获得一种来自于全心全意专注的平静,让它成为礼物,再成为平常。

原来一个人要快乐,不太需要外在的东西。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