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读后感(3)篇
(2019-07-17 00:23:32) 读后感 -
作者:金庸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读后感 第(1)篇
虽然小时候看过电视剧,但时日渐远剧情已经淡忘得差不多,可对金老爷子笔下的江湖与绝世武功的热爱之情一直未曾黯淡过。儿时也因为对疾驰的大车使用降龙十八掌而被父亲责骂过,少年时也曾幻想身怀绝技,行侠仗义。
精彩的剧情常常使我夜不能寐,让我联想起了高中时候阅读《明朝那些事》的时光,时间真的就像女人的乳沟,挤一挤总是会有的,想来就觉得好笑至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有贵人相助。纵观过郭靖的大侠成长路,倘若不是一系列的贵人相助,就算他一生勤勤恳恳修炼武功恐怕也难以和东邪西毒等武术大宗相匹敌。可是上天给了一条没有天赋也能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名字叫做纯粹。贯穿他一生的是侠义,道义,仁义。“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因此在面对欧阳锋这样的敌人时也心怀慈悲。虽然有时也会暗自骂他蠢,可这毕竟是少数。
整册书中,最喜欢的人是老顽童周伯通,即使金老爷子让他姗姗来迟。此人真的是童心未泯,只要他一出场我就预感好笑的事情即将发生,无论是七十二路空明拳,还是整治彭连虎之辈,亦或者是说追击裘千仞反被搞得团团转都是笑料不断。可是你始终想不到这样的人也会为儿女情长所困扰。
“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穆念慈对杨康的爱很单纯,单纯到常常使她失去判断能力,可怜又可恨。但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杨过的出生又为新故事的上映拉开序幕。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读后感 第(2)篇
我的武侠初恋n——重读《射雕英雄传》n这次重读是因为金庸先生的离去,电台魏老师特别邀请我和线下读书会的小伙伴们一起以共读射雕的方式纪念先生。惭愧地是因为我个人的种种原因共读一拖再拖,直到3月1号才做完这个节目。更加惭愧地是我还差一册没读完,一直到今天才算是全部读完。射雕是我的武侠初恋。虽然记得大致情节,电视剧也看过多次,但是时隔35年重读还是不忍释卷。记得当时上小学四年级,一场传染性甲型黄疸肝炎把大多数同学们都传染上了,我也没能幸免。住了一个月的院我是那些极少数的没治愈的,又来了一个疗程。我妈心疼的直掉泪,我乐得不行,因为住院期间我幸运的读到了射雕。那时候的射雕还是在中篇小说选刊一类的杂志上连载,没有单行本出版。看到什么程度呢?出院后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后来看83版射雕电视剧,万人空巷,翁美玲和黄日华家喻户晓,看过83版的人基本上心中的郭靖黄蓉就是这个模样了,我直至今日重读依然如此。这次重读在细节上基本上等于是在读新书,依然读的津津有味。只是觉得结构上有点堆砌,眼花缭乱的情节过多,条理有些不清晰,大概是因为当时是连载的缘故吧。一直到小说快要结束时,金庸先生写下来了这段话:“所谓行侠仗义,所谓是非善恶,只是在这个‘侠’字,在这个‘义’字,是便是‘是’,善就是‘善’。所做但求心之所安,倘若斤斤计较于成败利钝、有利有害、还报多少、损益若干,那是做生意,不是行善做好事了。凡是‘善’事,必定是对人有利、而对自己未必有利的。咱们做人讲究‘义气’,‘义’就是‘义所当为’。”阐述了什么是“义气”,哪怕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时也会去做善事帮助别人,这才是义气!n金庸先生擅长结合真实历史背景虚构出一个精彩的江湖世界,和J.K.罗琳的魔法世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都说武侠是写给成年看的童话故事嘛,成年人借由武林高手之力暂时脱离现实世界,快意恩仇事,把酒踏歌行,实在是减压良药啊!n射雕,我心中永远的武侠初恋!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读后感 第(3)篇
2018.08.28n假期的小尾巴终于重温完了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里的片段与小时候看电视剧时留下的零星记忆重合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奇妙感。循例说些不成系统又不甚高明的读后感吧。射雕的结尾里,郭靖与成吉思汗坦言战绩功业与百姓疾苦,成吉思汗临终前只剩最后一口气仍在思考何为英雄。加上此前郭靖对武功侠义、是非善恶的思考和顿悟。金庸先生试图树立的武侠世界观很是正义了。只是可惜书中角色无论正反两派,都有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郭靖是傻人有傻福,黄蓉虽是机灵鬼但有时难免自私毒辣小家子气。东邪黄药师乖僻清高邪恶古怪,西毒欧阳锋大奸大恶虚与委蛇,南帝一灯大师悲悯苍生却因私情避世,唯有北丐洪七公真正做到了行侠仗义无问西东。书中其他重要角色,丘处机和柯镇恶惹是生非不理青红皂白,周伯通疯疯癫癫不管轻重缓急,裘千丈装神弄鬼挑拨离间,杨康认贼作父贪图荣华。多次险象横生,全靠误会推动。明明三言两语就能尽释前嫌,非得打上三百回合,结果误会还越来越深。这套路真的是金庸初期小说最不成熟的bug了。那天看到一句评语,大意是说黄药师什么都没做却偏偏往身上揽,欧阳锋做尽做绝却偏偏死不承认,这两人东邪西毒真是绝配。和朋友讨论及此,她评黄药师说,“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你不懂我这就是你的错”,所谓江湖人的清高。窃以为这评语很是到位。全书最精彩的当是郭靖黄蓉躲在密室练功疗伤那七天七夜,他们利用小孔小镜,看到完颜洪烈、杨康、欧阳锋、欧阳克、沙通天、候通海、灵智上人、梁子翁、彭连虎、程瑶迦、陆冠英、尹志平、傻姑、黄药师、周伯通、穆念慈、华筝、拖雷、哲别、博尔忽、全真七子、胖丐瘦丐、裘千丈、梅超风、江南六怪等人在密室之外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惊险紧张接连不断,当真是读得畅快淋漓荡气回肠,大有西方戏剧的既视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