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7-18 06:01:25) 读后感 -
作者:金庸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乱弹
乱弹并不是说金庸先生的《碧血剑》是乱弹琴,而是说我要评论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人物是乱弹一气。
在《碧血剑》的后记中,金庸先生已经说得很明白,这本书主要是要写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
对于袁崇焕,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中已经说了很多。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袁崇焕也是优缺点分明的人物,他有蛮子气,有时候做事不顾后果,有时候也会满嘴跑火车,不过这些都是小节,在大节上无亏,即使功业上不如历史上的其他名将,也算得上光耀千秋的人物。至于抵抗清兵有没有意义,正如金庸先生所说,不能因为大清比大明的皇帝更高明就否认袁崇焕抗清的意义,要不然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所有反抗异族侵略的战争都没有意义,因为从现在看来,都是中国的内部战争。
金蛇郎君当然也是优缺点分明的人物。他很符合一般意义的武侠小说的主角形象,恩怨分明。对于害他家破人亡的温家,他是有仇必报;对于和他没有关系的弱者,他又有侠义情怀,能够挺身相助;对于爱人,则是一心一意,爱得刻骨铭心无怨无悔;但有时候有负心薄幸、睚眦必报,对何红药缺一个道歉。
至于明面上的主角袁承志,事实上就是一个普通人,情深义重,却优柔寡断,性格上并没有过人之处,只不过有个好爸爸,遇到了名师,又有练武的天赋,所以才成了主角,事实上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这样的主角。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碧血”一词典出《庄子.外物》,也是“苌弘化碧”的出处。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一一《庄子外物》
夏雪宜和袁承志,作为本书的两个主角,一个重情,一个重义,当情义不能两全的时候,前者选择了情,后者选择了义。情义两个字看起来意思相近,其实有本质的区别。情是人的自然情感,义是人的社会责任。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袁督师才是真正的主角 袁承志只是继承父亲志向罢了 有机会要去瞻仰一下袁墓 袁崇焕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冒天下之大不韪 当时满朝文武不敢与满清议和 认为赞成的就是秦桧 但是金宋檀渊之盟 宋为臣 给金大量物资 而满清却始终认为明很强大,只要政治稍微上点道 集合力量对付东北 满清很快就会灭亡 袁崇焕也看出了 泼胆撒血当“秦桧” 与清人议和 拖个几年将兵练好 用辽人守辽土 守为正着 战为奇着 但是连皇帝也不敢说与满清和议 偷偷与兵部尚书商量和议被曝光 只能杀了兵部尚书 满朝文武看不清实际 只能当亡国之臣 崇祯说自己并非亡国君可杀尽满朝臣 不可杀百姓一人 真是可笑 自己嫉妒袁崇焕 自卑感作祟将其凌迟 自毁长城 人才不敢效力 比死时的煤山还黑 自反而缩 千万人往矣的袁督师才真正让人泪目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