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2000字(3)篇
(2019-07-20 00:11:08) 读后感 -
作者:荷马
《伊利亚特》全诗分24卷,15693行,主要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联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阿基琉斯再度披挂上阵,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奥德赛》全诗共24卷,12110行,叙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英雄、伊萨卡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国,夫妻团圆的故事。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在线阅读地址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如果对西欧历史没有了解和铺垫,这部荷马史诗便是天书,古希腊的自由与浪漫,以及人文精神,为西方的文化底蕴打下深厚的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后,依然还留存在人们的骨血里,荷马史诗不愧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瑰宝,哪怕是但丁,也只能是但丁。未完成阅读,是因为知识储备尚且不足,特意复制下关于这本书的历史基础,为以后的重新细品细读做准备:n伊利亚特》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因此《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纪》。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神话故事“不和的金苹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不和女神阿瑞斯因忌恨自己没有被邀请参加阿喀琉斯(希腊方面的主要英雄)父母的婚礼,便肆意挑起事端。她把一个金苹果扔在宴会桌上,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这便引起了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的争抢,为求公平,宙斯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分别向帕里斯承诺,只要得到金苹果,便给他“好处”。最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因为她答应让帕里斯娶到世间最美的女人。事后,阿佛洛狄忒把帕里斯引到斯巴达,骗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丽的王后海伦,这便引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战争第十年,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喀琉斯争夺一个女俘,后来阿伽门农从阿喀琉斯手里抢走了女俘,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喀琉斯的愤怒离开为开端,集中描写战争第十年里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的凌厉攻势,被迫退到海岸边。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喀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喀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经过一番血战,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其尸首带走。伊利昂的国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喀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奥德塞》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赫克托尔死后,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在继续。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便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希腊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十年之战。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但他们在回国途中却遇到种种艰难险阻。首先,奥德修斯一行来到喀孔涅斯人的住地,攻下了王城。接着他们来到名叫食迷莲的国家,吃了迷莲便忘了故乡。之后他们又被独眼巨人关在巨人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人,用烧着的木棒灼伤巨人的眼睛才得以逃脱。此后,神女喀尔刻要他留在一个岛上,并把他的同伴变成了猪。他还成功躲过了女妖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同意他返回家乡。与此同时,奥德修斯的妻子珀涅罗珀在故乡苦苦等待丈夫,儿子忒勒马科斯也已经长大成人。许多人以为奥德修斯已死,为夺取奥德修斯的财产,纷纷向珀涅罗珀求婚,但遭到拒绝,求婚者不死心,并占据着奥德修斯的王宫,大吃大喝。奥德修斯经过10年颠沛流离,回到家乡。他装扮成乞丐进入王宫,同儿子一起杀死了所有的求婚者,处死了帮助求婚者的奴隶,一家人终于团聚。奥德修斯重新做了伊塔克岛上的国王。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还是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8—7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荷马史诗直接领悟古希腊的文化和精神。在摘抄一段关于奥德赛在无常命运面前的英雄形象:n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n而我受过的伤n都是我的成长n我会像奥德修斯一样n朝着心中的方向n哪怕众神会在彼岸阻挡n当我需要独自站在n远方的沙场n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n而我受过的伤n都是我的勋章n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n我再次启航n带着我的勋章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伊利亚特》气势恢宏,你能看到很多勇猛健壮的人,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不是神?拥有人的身躯却有神的意志,孔武有力、永不言败、可歌可泣!
英雄众多,总体而言——佩服阿喀琉斯,但是最爱赫克托尔。看完两军交战,会为阿喀琉斯的怒发冲冠而激情澎湃,也很难不同时被赫克托尔的悲壮所感动,即使他们是敌人,可也是值得敬重的对手。
阿喀琉斯自不必说,自出生起就注定了悲惨的命运。如果他选择了回家,那么他会失去荣誉,但绝不会失去生命。可是没有荣誉,又和失去生命有什么区别呢?阿喀琉斯脾气暴躁、心高气傲,但他同时又无比纯粹、看重尊严,他可以容忍自己死去,却绝不能接受尊严被践踏。虽然他的“愤怒”让他吃尽苦头,失去挚友失去许多盟友士兵,可如果没有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愤怒”,阿喀琉斯和别的英雄也没两样。所以到了最后,虽然他依然无法平息愤怒,却依然选择了踏上战场,与赫克托尔正面交锋、夺得荣誉。
赫克托尔,几乎是特洛伊唯一一个能打的,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英雄。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抵挡了千军万马,凭借自己的身躯扛起了整个特洛伊的希望。但一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如何抵挡得过命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与命运抗争,纵然死亡,也不足惜!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截然不同,但都充满了悲剧性,都是真正的英雄!撑得起整部《伊利亚特》!
《奥德赛》,在《伊利亚特》中打酱油的英雄奥德修斯终于闪耀出属于他自己真正的光芒。
奥德修斯献出木马计后,十年战争终于落幕,他也终于可以归家。
无奈,人类总是命运多舛,命运对杰出的英雄尤为残酷。奥德修斯一心想要回家,归家途中却全是奔波劳累、厄难连连,奥德修斯不得不与命运抗争,这一斗争,又是十年……
十年又十年,白了少年头。当奥德修斯终于踏上祖国的故土,他已不再年轻,战争和厄运带给他种种苦痛与累累伤痕,恍若英雄末路……没有关系,终于归家了,他终于回到祖国了。即使已经过去二十年,他的家人和他的人民仍然在期望他的回归,这便够了。
奥德修斯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从不屈服,他一直与命运斗争,只会斗争直至生命枯竭,而绝不会放弃。与天斗,其乐无穷啊!
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
而我受过的伤
都是我的成长
我会像奥德修斯一样
朝着心中的方向
哪怕众神会在彼岸阻挡
当我需要独自站在
远方的沙场
武器就是我紧握的梦想
而我受过的伤
都是我的勋章
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
我再次启航
带着我的勋章《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是英雄的赞歌,不论是神的责难还是人的灾祸,以及残酷的战争和可恨的命运 ,神的人性与人的神性,种种描写都如此恢宏磅礴,令人赞叹,并不自觉肃然起敬。
人要对抗的,除了命运,就是自己啊。
《荷马史诗》,不愧是史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套装合卷本)(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总的来说,奥德赛的精彩程度对我来说大于伊利亚特。作为西方古早的史诗,开创性不用我多说。朴素的比喻有的动人,有的却显得不那么合适。
但是典型的西方思维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不大好读。在这里,人性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神性,因为神有太多的固执偏执和主观臆断。
伊利亚特私以为应该是赫克托尔作为主角,他的壮烈又悲剧的人生还是蛮让人感动的,他一个人扛起了整个特洛伊,直到最后也没有退缩,最重要的是他到最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阿伽门农和阿基琉斯的戏份有些不够。
荣誉与英雄主义有时候让人感动,一定程度上联系到西方近代的蛮武好战,又不值得提倡。
伊利亚特对我来说没那么好,一方面由于战争是它的载体,一方面是由于没有侧重的人物,结构和浪漫性在我看来也远不如奥德赛。
如果说伊利亚特是现实的(即使它有神战和夸张的战争描写),负责史的部分。奥德赛在我眼里,则负责浪漫,负责诗的部分。
奥德赛是我本身就喜欢的冒险故事,冒险的同时又有中国人喜爱的归乡母题。这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奥德赛是完美的。
奥德修斯的爱情是美好的,甚至是完美的,两个人二十多年面对生死痛苦疑问和诱惑,都没有使他们离开对方的心。
奥德修斯是完美的,他是智慧与勇敢的恰如其分完美圆融。
奥德修斯的仆人妻子和儿子,忠贞不渝,甚至是两位女仙也是完美的,他们沉迷于奥德修斯这个纯碎的人,(没钱没房孑然一身),也适当的选择了放手。
奥德赛里的宙斯和雅典娜是完美的,不像伊利亚特里偏执又自私,挑起不必要的战争,而是及时阻止。
奥德赛的结构在我看来也优于伊利亚特。奥德赛的两条支线(爸爸和儿子),变为三条(爸爸儿子和家乡),然后又穿插了一大段回忆,最后三线渐渐合并。当然如果神的行踪加入其中,那就更多了。
奥德修斯的故事完美地涉及了陆地与海洋,城邦与乡村,上层与下层,阴间与阳间,回忆与现实。
奥德赛非常具有集中性,其实漫长的探险故事在前半部分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而是用回忆串联起来。后半部分则按照时间顺序,给人对结局期待感。
奥德赛的想象力毋庸置疑,后辈太多模仿致敬(但是我还是觉得中国的更有想象力)。最后,我有被夫妻两个感动到。
当然,其实奥德赛过于完美,这样看来,伊利亚特则更有悲剧性。反思价值也更大。语言也更雄壮。
总算看完了。
让我们勇敢地向敌人开火,去热情的挑战和拥抱大自然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