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曲(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3)篇
(2019-07-24 00:10:01) 读后感 -
作者:但丁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〇〇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神曲(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 第(1)篇
但丁的《神曲》读后感
人性,本恶。
关于流传已久的一句话,愿每个人被世界温柔相待。其实这话,也本是自私的。生活在浩瀚的人间,每个人何尝不是世间一个需要被善待的个体呢?常说这句话,不过其实也希望被他人温柔以待,有时候无关修养。
走在路上,看见发传单的人,想着要接一下传单,双手,可能无关修养,或自己或亲友被人不写的对待过;
飞在天上,后面小孩哭闹,你身体疲惫不得休息,你不曾抱怨,可能你看惯了那些新手妈妈们手足无措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如此,心底的爱和包容油然而生;
坐在车上,你看见行动蹒跚的老人,没有座位随着车厢左右摇晃,心里动容,希望着自己爷爷奶奶有一天也能遇见一个如自己一般的人给他让给座儿。
社会物质生活层面,比比皆是,又如你努力工作希望被肯定加薪升职。
再来说我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在人一切都以自己私欲为出发点的事情上更为明显了。中国人,病了,有需求了,一个个十分虔诚的去寺庙,或教堂,求神拜佛。可是愿望达成呢,还愿的多吗?
宗教信仰本来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无关乎物质,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人们把这个当作一种精神皈依。但仍旧经不住教皇的鼓吹和压榨,今生禁欲苦行不过为了来世幸福,亦或在上帝脚下的乐园里面永远幸福安康。地狱里面关于你生前犯下的每一个罪,思的每一个欲,都有着明确的惩罚。
你去赎罪,不过也是为了自己的来世幸福做一桩交易。欲,是人类丢不掉的东西 ,不过有时候信仰为你加冕,让你崇高起来。毕竟你,不会有人时时刻刻做每一件事情都让自己去思考自己是为人类谋利益 。
欲望分两种,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坏的,而二者之间也不过一墙之隔。
例如,我爱你或真或假,我拼命去得到你或财或肉体,结果你还是想要逃跑,我想着我要抓捕我要找黑社会困住你(蒋劲夫家暴事件),得不到便是毁掉;
例如,贺建奎这个科学工作者研究编辑基因有关内容本是本为好事, 但是被用在人体身上,向世界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举动违反了科学家们之间的约定,也把中国生科界的名声定在了耻辱柱上,这是个人欲望驱使的;
又例如,你喜欢了一个偶像,你很大动力来源于他的一颦一笑,便把他的良好品格内化,成就了自己,又或是以偶像之名做起来公益;
欲望本就是人性当中不可割除的一份存在
我爱你,不过希望你同样爱我;若不偏颇,便是我们的爱有存在的可能为人们错接受。
人这一生去 ,去探求世界奥秘,去探求宗教法则,不知道几人可以内化于心呢?
人生倘若有九十岁,
愿以三十年为书生,在乎习得书中妙语
愿以三十年为剑客,在乎用得人生智慧
愿以三十年为禅师,在乎悟得理论高度
行走世间,难逃一“欲” 字,何不嚷心里的规则去约束它,然后坦然体面的面对百年之后的苦忧伤痛,用禅师的微笑走完这一生呢?
神曲(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 第(2)篇
独立思想,自由意志。
这两句话奠定了但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地位。他对于人类独立判断力的必要性认知和歌颂,好比是欧罗巴中世纪黑暗中升起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启蒙的路,文艺复兴由此开启。
从地狱,炼狱到天堂。就是人类和人性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之路。
当人们被傲慢、嫉妒、暴怒、怠惰、贪婪、暴食、淫欲所左右时,那里就在地狱中经受着负重、缝眼、黑烟、奔跑、俯卧、饥饿、火焰的惩罚。罪与罚形影不离。
当人们追求至善,追寻光明,自我克服人性缺点的过程时,他们就在炼狱和自我修炼中。自我克服缺点的过程就是炼狱,克服习惯,克服动物性,克服一己之私,克服不理智的欲望。自我剖析,勤奋行动,持之以恒。种种难,种种苦,层层纠结,不断的光明,透彻。
开放至极,解放至极,透彻至极,光明至极,洞明至极,贯穿至极,止于至善。达到人性和人类的至善境界,趋近天堂。
神曲构架宏大,空间大至银河天体,时间维度横跨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思想体系包括葛多斯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柏拉图学院派和亚里士多德逍遥学派哲学思想。颂扬了幸福、自由意志、判断力、独立思想、信仰自由、政教分离等普世价值。
诗中涉及的古希腊神和罗马历史人物、宗教人物、文化人物、哲学人物、欧罗巴地理河流及风土人情众多,泛读很难真正了解。
由于是汉语译本,诗的韵律情绪损失较大,难以通过译本把握作者创作时的精神闪点。听了一点古意大利语的朗读,感觉会顿时灵验。因语言障碍无法读原著,终究是一种缺憾。不过,对于这种宏大诗篇,作品构架还是能真切感知,精神方向还是可以深切感知的。
毫无疑问,但丁是天才。但丁是创作出作品时就知道自己是天才的大师,书中,关于维吉尔六人地位描写证明了这一点。但丁,自己说出了自己天才。
诗里有太多唯美的画面:
净空中的皓月。
他的容颜就像一颗在晨空中颤动的星。我正在这样沉思,这样仰望星辰。
如同撒满大大小小星辰的银河架在宇宙的两个天极之间,发出白亮的光,使哲人也茫然起来。
只是一阵闪光掠过我的心灵,我心中的意志就得到了实现。
神曲给我们理性启示和美的体验。初次拜读,无法言语更多。感谢但丁!
神曲(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 第(3)篇
读但丁的《神曲》,很自然会想到苏格拉底那句话: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但丁思考了很多,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神话的,文学的,世俗的,精神的……
他通过他自己的“地狱天堂”的审判,传递出了但丁式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种思想会深深地感染你,然后,神奇的是,即使你之前并不熟悉历史或神学,他的《神曲》也会引发你对那些领域的兴趣,还会引发你的独立思索。历来但丁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大概正是源于此。
但丁的思想是自由的,独立的,自由到如他的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就是这么做的,他一骑绝尘而去,留下你遥遥相望,那感觉就像夜航船在仰望一座灯塔。
但丁的时代,意大利正处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但丁把当时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想了个遍,其中不仅有政治的血腥、教会的虚伪,也涉及了复杂的人性:新兴市民阶级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
神曲充分体现了但丁的思想,不仅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也揭露了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的事,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
同样是被流放或排挤,但丁没有像屈原那样郁郁闷闷一死了之,也没有像马基维亚利那样苦苦献策、只求做个小公务员服务任何一位统治者。但丁像“上帝”,他对一切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审判。
记得之前与一位朋友交流时,他说:读书是一条神奇的路,无论你的入口在哪里,最后都会殊途同归。
读完《神曲》,我更加认同了这句话。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