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尤·奈斯博警探悬疑小说系列(共6部)读后感(3)篇

(2019-07-29 06:00:51) 读后感

尤·奈斯博警探悬疑小说系列(共6部)

作者:尤·奈斯博

本套书是尤奈斯博经典警探悬疑小说,含《雪人》、《猎豹》、《幽灵》、《警察》、《知更鸟》、《救赎者》共6册。

尤·奈斯博警探悬疑小说系列(共6部)在线阅读地址

尤·奈斯博警探悬疑小说系列(共6部)读后感 第(1)篇

从挪威的尤奈斯博,瑞典的曼克尔Henning Mankell和拉森Stieg Larsson,北欧这几位我非常喜爱的天王级的犯罪小说作家无一不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印象中的北欧犯罪悬疑小说,多偏向于犯罪心理的多层次递进描写,故事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关键点的描述极富有张力。作家笔下勾勒出的人物线条和故事情节还有浓厚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没有中国作家里鲁迅的尖锐刻薄,却有着巴金笔下的厚实浓重。具体到尤奈斯博的这个系列,由于人物的心理变化带入的景物的细节甚至是微细节描写尤为精彩。不同人物角色间的转换不做任何交代,极富镜头感。就像在影院看电影,眼帘下影像一帧帧的移动,耳畔间有隐隐约约令人窒息的背景音,伴着北欧的冰雪和长夜,心脏也猛烈地跳动,想看却又不敢看,惊悚的感觉就这么沉沉地压下来:“我要停在最恐怖的地方”。不是有失恭敬。个人感觉。看过北欧的犯罪悬疑小说,东野圭吾的就像是小清新。如果是尤奈斯博的新读者,我个人推荐本系列的6部应该照着5-6-1-2-3-4的顺序来读,也就是知更鸟-救赎者-雪人-猎豹-幽灵-警察。这样对事件发展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心理发展两条线都会有串得比较顺。其实说出来应该不算剧透吧,因为这也是基本上按着作品的出版顺序和年限来的。再次推荐。

尤·奈斯博警探悬疑小说系列(共6部)读后感 第(2)篇

读后感:凶手肯定是A,不对,应该是B,挖槽,是C?看走眼了,是D,这次没错了。哎哟我去,居然是A。这套书看了个跨年,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直男男主高大有责任感敏锐无所不能,满足小时候对男性所有美好幻想。有空会考虑刷几部同名影视剧。以下严重剧透:n《雪人》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从小目睹母亲外遇同时意识到自己居然是外遇的产物还患了遗传疾病故而一辈子仇恨出轨女人从而成为连环杀人犯的故事;《猎豹》讲的是一个在父亲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小男孩一辈子恨父亲后来意识到自己居然拥有和父亲一样的暴力倾向因偶然事件最终成为连环杀人犯的故事;《幽灵》讲的是警察主角前女友的儿子因偶遇一个被亲生父母抛弃的毒虫而堕落到杀人的故事;《警察》是一部剧情演绎了30%主角却还未出现的小说,激起主角查案原因是鉴识中心主任好友被活着分尸。杀警察的人就是警察,他不是警察署长的暴力小跟班瘪四,而是阿诺尔。

尤·奈斯博警探悬疑小说系列(共6部)读后感 第(3)篇

哈利·霍勒同时拥有光明与黑暗的特质,当他展开行动,两种特质会在不同层面驱动他做出不同的行为。有时,哈利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一名执法者;有时他又会将这点遗忘。他有时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严重时甚至能够压倒他对法治国家原则的基本信念。他会在强烈的复仇情绪的驱使下追捕犯人,以至于过分重创了他认定的对手——有时甚至是误解;但与此同时,读者又能感受到哈利对违法者所抱持的同情。所有的英雄似乎都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对于哈利而言则是酒精。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才让哈利·霍勒被塑造成为一个亦正亦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物形象。他能够游刃有余地穿梭在警察时代所建立起来的人脉之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线索;同时又能深入罪犯 / 受害人的世界,挖掘不为众人所知的黑暗。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哈利·霍勒的魔法,让他破获一桩桩奇案,却愈发游离到大众接触不到的地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