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伦堡之旅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8-05 00:06:23) 读后感 -
作者:黑塞
黑塞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个性的著名作家。他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段,从精神、心理方面,对人的心灵所遭受的刺痛作深层的解剖。黑塞一生向往印度和中国的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特别有缘。他非凡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浑然一体,使他的作品在激情洋溢的背后,透出几许超然。本书收录了黑塞创作于中晚期的散文代表作,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深刻思想和非凡造诣。
纽伦堡之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这些年的这场巨大的战争表现出两种面目,看上去既是进步,也是退步。当代粗野的工业化生产和残忍的技术看上去极像是退步,像是对进步和精神尝试的讽刺。但是我们觉得一些由战争所展现的新需要、新知识和新追求几乎已经算得上是进步了。一个记者曾觉得所有有关灵魂之事用“内在的喧嚣”就能概括——但是他应该弄错吧?他这不是用他那直白的词汇咒骂这个时代最生动、最不可思议、最本质以及最内在的东西么? 无论如何人们在战争中还能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完全错误的观点表达:这场战争的暴露范围和可怕过程能威吓住年轻一代,让他们远离战争。威吓不是教育的手段。享受杀戮的人不会对任何战争产生厌恶。战争会造成物质损失的观点也毫无帮助。人类的行为几乎不会受所谓理智权衡的左右。我们完全可以被某种行为的荒诞所说服,还热情地行动起来。每个狂热的人都会这么做——正因为如此,我并不是许多朋友和敌人眼中所以为的和平主义者。在理性的道路上通过说教、组织和宣传实现世界和平在我眼中比化学家开大会就能发现矿石还要荒谬。
纽伦堡之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我们的心以自愿而充盈的爱迎向那些自然现象和似乎是永恒的事物,以波浪起伏的节奏跳动着,同风一起呼吸,同云朵和鸟儿一起飞翔,对光、色彩和音调的美丽充满爱意和感激。我们知道自己属于它们,和它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没有从永恒的大地与天空中得到什么答案,除了那半带讽刺的表情,那种表情是巨大在睥睨渺小,是苍老在睥睨幼弱,是永恒在睥睨短暂。无论抗拒还是顺从,骄傲或怀疑,直到以沉默抵抗住言语,以永恒抵抗住时间和死亡,从渺小和易逝的情绪中演化出人类亦骄傲亦怀疑的感激,才能做一个最为离经叛道同时又最能接受苦难考验的大地之子。”读黑塞的书,我不时会感觉心有所动,最初是经由我称为后花园的那边土地,现在又经由黑塞的文字,我得以进入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自然之谜境,它们过去在场而无从显现,它们现在则广泛的在场。你能随时感触它们,就相当于你的世界正无限地扩大。
纽伦堡之旅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黑塞的纽伦堡之旅也是一场逃脱之旅,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一个庇护所,以出世的心态反思入世的态度以及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困扰,他的理想伴随着理智,于生活也有着敬畏之心,把这些诉诸于文字则有了几分虔诚。“我虽然认识到,每个时代都需要相应的文学,正如他们需要一种政治思想,一种潮流一样。但是我一直以为,这个时代的德国文学不仅没有什么永恒性可言,倒还有颇多可以质疑之处。一个在贫瘠土壤上诞生的国家,虽然有精彩的历史而且历经磨难,但远谈不上成熟,还没有能力完成有长远意义的作品。因此我认为,今日德国作家希望触及文学艺术真谛的各种尝试都是不充分缺乏创造性的。我觉得到处都是模仿的痕迹,毫无生命力可言。所以我看重过渡文学的价值,即那些充满疑问和不确定性的文学作品,他们以最有可能的直白表达出了自身的困惑以及时代的困惑。”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