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乐园 读后感(3)篇
(2019-08-05 00:07:03) 读后感 -
作者:渡边淳一 著,林少华 译
本书为渡边淳一情爱小说代表作,超级畅销书。本书讲述的是一场悲剧性的婚外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作品情节生动曲折,真切感人,文字优美。本书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
失乐园 读后感 第(1)篇
久木和凛子,在追求短暂的激情过后,开始逃避社会属性和炊烟生活,以致于选择在快感的巅峰,选择死亡将其定格。然而死亡是爱情唯一的保鲜方式吗?抑或究竟何为爱情?死亡是永恒,永恒的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是死气沉沉的。若要生机勃勃,则难以永恒。所以爱情是新鲜的,是生机勃勃的。所以爱情不是死亡。爱情,是生活,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穿梭着生活中的琐事,刻画着无数美好的回忆,始终不离不弃,走的越久越远,也愈亦升华。于此而言,细水长流的爱情,又有何不可?升华为亲情的爱情,才是真的爱情。
爱情是高尚的,而婚姻亦是神圣的。
美好的爱情,也是需要世俗的尘埃,也是会有岁月的腐蚀。美好的爱情,需要经营,也需要智慧,轰轰烈烈的爱情终究要归于平淡,重要的是,平淡过后你是否愿意去承担这份属于你的责任。然于我而言,婚姻更是无比神圣的,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神圣以上的神圣,是激情浓转淡之后的相互陪伴。
性与爱是一体的。
因相爱而性,因性而愈爱,从而愈演愈烈。然而,于性,男女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感受。渡边写道:疯狂之后是异常的静寂,这死一般的沉寂,昭示了笼罩在爱的极致的死亡的阴影。女人在充足的快乐中梦见死,男人则是在堕落下去的虚脱中被死束缚。正如这样的比喻,女人是乐器,诸如竖琴,要好的琴师才能奏出绝伦的乐曲。女人亦比花种,需要苗圃师悉心培育方可绚丽绽放。也正是如此细微之差异,才愈发美好而纯情。纵然如此,性与爱也是相互交融的。所谓黯然销魂者,唯情而已,情之为物,说不清道不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好的性爱,其柔美处似落英缤纷,其澎湃处又若狂风蝶舞。
活着是否就是悖论?
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将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但真正面对死亡时,又有多少人是淡然的?然而,死是人无法回避的东西,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便是爱,即将死亡的人,只要身边有他所爱的人,就一定可以镇定坦然,忘记恐惧。
艺术来源与生活又高于生活。
想来《失乐园》是源于阿部定事件的,但渡边淳一却可以将文字雕刻的如此之美,情景交融,把此不伦之恋烘托到如若唯美之地。渡边早期的作品属于医学校说,大多紧扣生死主题,描写人物的坎坷命运。数十年来也坚持不懈地对男女爱情展开探索,经过多年的艺术与生活的积淀,终于在年过花甲写出了失乐园。很多文学的细节亮点是可圈可点的,如第一次从生理和社会伦理的角度对性爱进行描述;如全书六章,每一章的标题都与节气或者时间有关,多少暗示着两人的恋情与命运。
渡边淳一之《失乐园》,荡气回肠的不伦之恋,震撼人心的含笑而逝结局,也充满着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的相互交织。
死亡是爱情唯一的保鲜方式吗?
我的回答是:能禁得起亲情的爱情才是真的爱情。
失乐园 读后感 第(2)篇
看过好几本渡边淳一的书,大多都是这样婚外恋的,这本书有点像那本《爱的流放地》,很早之前就说《失乐园》这本书,只是一直没看过,不知道为什么它那么有名。头天晚上12点多看完的,太晚没写书评。现在随意写下自己的看完本书体会。
这本书写的是久木和凛子出轨,从开始对性的吸引到爱上对方直到最后双双殉情 自杀失去宝贵的生命。觉得已婚人士和未婚人士看这本书估计感受也是不同的,不同年龄段看到角度肯定也是很大区别。久木出轨过多次,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妻子会平静的对他说分手。他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妻子是爱他的。我作为女性认为出轨过的男人坚决不能要,如果继续假装不知道好好的生活太憋屈。难道他妻子爱他就是他出轨的理由吗??想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既不想失去生活25年的固定模式的生活,舍不得妻子和孩子,却也舍不得美丽迷人的
失乐园 读后感 第(3)篇
兰陵笑笑生写金瓶梅,意在诲人以淫,如果你当成是色情小说,可能会流于粗俗、低级趣味~
渡边淳一写失乐园,恐怕是殊途同归,每一章都以最大篇幅描绘2人有悖人伦的极致性爱场面,以对死亡的审视为暗线,穿插着对生活、爱情、甚至是樱花的品评,每一次的性爱升级,对生命的探讨也在逐步加深,让最后的诡异殉情水到渠成~大师就是大师,如此露骨的描绘就是让人无法把故事单纯的归结为情色小说,叹为观止,佩服叹服~
话说渡边淳一生前作为直木奖的评委,一直排斥后辈东野圭吾获奖,而其死后,东野圭吾接任评委,也是一个趣闻~
本书译者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大多由其执笔翻译,看到有评论说他的翻译加入了很多的个人修饰、没有完整的忠于原文,仁者见仁吧,就本书来看,辞藻固然华丽美好,读起来流畅、优美是无可否认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