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读后感(3)篇
(2019-01-11 16:30:17) 读后感 -
作者:白落梅
白落梅代表作,作者亲自修订并重新做序,新增18000字内容。对徐志摩而言,他只是遇见了自己逃不过的劫数,原以为林徽因是他的归人,转瞬却成了过客,像做了一场梦;对金岳霖而言,林徽因便是那美人,虽近得可以呼吸相闻,却一生一世隔在云端;对梁思成而言,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样一个高贵的女神,为他平凡生养,为他红袖添香,与他甘苦相共,数十年风雨,毫无怨尤。三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就像一个美丽而不可触碰的童话,引人们无限的遐想。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读后感 第(1)篇
到了四月,到了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时候。林徽因那清新温暖的诗句,总是让春天无限美好。作为朗诵爱好者,四月也因此成为了林徽因的四月。关于这首诗到底写给谁,争议颇多,有人说是纪念徐志摩写的,有人说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孩子的。带着这些争议,我走进了白落梅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走进林徽因的世界。白落梅擅长抒情,文笔细腻,或许,也只有她配得上诗意的林徽因的美好。全书都洋溢在诗情画意中,没有让人感受到悲伤。那被诗意的文字包裹的林徽因更多了许多美好,美好的让人一读再读。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只认识诗意的林徽因。读后,才知道,她建筑行业的研究和成绩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她参与了北大校徽图案设计,“白山黑水”图案中奖入选。她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委员。她与助手关肇邺一起,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1952亚太地区和平会议,林徽因借此机会抢救濒于消亡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等深入作坊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这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她还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专业方面她一如既往地用心,很有成就。这是做事专注人的特点,任何事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最好。对待爱情也是,她一生被三个男人深爱: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而在这些爱恋中。林徽因无疑是爱的最理智和冷静、清醒的。徐志摩是她在情窦初开16岁青春年少时认识的,徐志摩的才情吸引着她。他们情趣一致,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探讨不完的问题。他们也彼此爱恋,徐志摩于林徽因来说,就是初恋。一个少女该有多少心动,又是多么难忘,徐志摩因为爱她而离婚,但她非常理智,没有被爱冲昏了头,不愿让生活摧毁自己心中那份爱的纯净。毅然决然舍弃了这份爱,选择了平淡,选择了安稳,选择了将爱的美好深埋心底。她知道选择徐志摩将会打破一切美好。她需要的是现世安稳,是婚姻的平淡和坚守。所以,她跟梁思成相伴一生,直到她生命的结束。林徽因死于四月一日,尽管她只活了51年,虽说她的生命短暂,但她无疑是人生的赢家,无论生活和事业。她爱这春天的美好,爱诗意的生活,更爱诗意的人。让我来说,这首诗就是写她自己的,是她自己的写照。我们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会不由自主地爱上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爱上莺歌燕舞的人间,爱上姹紫嫣红的春天,也爱上山温水软的江南。她就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无论岁月如何转变,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读后感 第(2)篇
这本书用灵动的文字,优雅的意境,真知的见地把林徽因的人生娓娓道来。写了四个人的爱恨情仇,感同身受与同甘共苦。我确是知道了林徽因最爱的人还是徐志摩,她爱他的诗情画意,爱他梦一般的美丽,爱他给她的绝美的爱恋。徐志摩用“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来展现他对林徽因求而不得的眷恋。林徽因却在徐志摩去世后,不远万里终于获得那天和他一起逝世的飞机残骸留在卧室以示悼念。不得不说他们是真正的爱恋,也是彼此的怀念,但是他们却永远不能在一起。可能林徽因永远都不敢于那个时代斗争,不敢勇敢的面对那个时代的流言蜚语,她追求的永远是人生的安稳和平和。也可能林徽因这个善良的女子,永远都不可能去伤害一个无比可怜的女人,去夺走那个为徐志摩养育儿女的女人的丈夫。
面对青梅竹马,梁思成给了她真实的相依,风雨相共的温暖。在逃离了与徐志摩的爱恋后,她回到国内又再次见到了那个14岁见到的阳光理性的男孩。梁思成虽然不能给她更多的诗意和浪漫,但是他却能给她稳定平和的生活。林徽因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希望寻找到现世的安稳和幸福。他们一辈子相守相依,相融以沫。其实,海誓山盟与浓情蜜语,皆抵不过平淡的相守。可能因为他们的爱恋太过平淡了,所以梁思成的爱远不及徐志摩与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恋,一个为她与整个时代决裂,一个为她终身不娶。
金岳霖对林徽因更多的是钦佩与敬爱,让她觉得因他的存在,而不怕无枝可依,更不惧此身无处安放。金岳霖对林徽因情根深种,为了她,愿舍弃一切脂粉,为她终身不娶,誓死相随。以至于在林徽因逝世多年,一天金岳霖把各位朋友聚齐,朋友们不明所以,金岳霖一句“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让多少人落泪?
林徽因这一生最主要的三个男子,不难看出她最爱的是徐志摩,而最爱她的却是金岳霖。每一段缘分,每一个故事,都意义非凡,耐人寻味。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读后感 第(3)篇
感觉这本书是对林徽因的臆想。多半林徽因如果活过来,会像书里说的那样有苦也不说吧。
作者的文笔是相当了得的,如果高中写作时可以堆砌这么多华丽的辞藻,估计也不用老是为了凑字数而绞尽脑汁了。(高中时特别喜欢摘录这类型的文字,毕竟自己功力浅薄)
如果不说这是一本传记的话,我更倾向于把它当成作者痛经式的自白(这个形容词借用豆瓣某评论)
现在再看这类文字,总算可以用批判式的眼光去看待。对于传记,这本书是失败的。原本我是想重拾林徽因的故事才翻开,批注了一番她的生平却在附录看到了自己的批注汇总,这个体验真让人无话可说。
虽说我看过的人物传记不多,但是通篇都在重复叙说林徽因身边的三个男人,这让一个伟大的建筑家情何以堪。徐志摩是浪漫多情诗词画意,梁思成是平凡女人所要的烟火幸福,金岳霖就是那个苦苦守护终生不娶的痴情人。有时候看着作者的文字会想,这句又是为了凑字数的吧。
姑且不论作者只讨论林徽因的爱情故事而忽略了她的事业(当然文中也是多次提到了她的事业,就是那种她即将陨落于尘世却还要在临别前奉献自己的光辉,这种类型的叙说。),就爱情故事而言,作者也多次加入了自己的臆想,非要把林徽因塑造成一个绿茶婊,还是那种名正言顺的。主观色彩相当浓重,非要把林徽因和徐志摩强行捆绑,前半段还说的过去,讲她传统,不愿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但是后来在病修养时,我每每会想,她真的是爱到深沉在怀念吗,不能仅仅是回忆自己过往的一生吗。好歹一个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被说得一文不值,仿佛不懂吟诗作赋的男人就是平凡的。
归根结底,这本书适合用来当词语摘抄。拿来练习诗朗诵应该也不错。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