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全神贯注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5-02 04:59:11) 读后感

全神贯注的方法

作者:托马斯 M.斯特纳

在本书当中,畅销书作者汤姆斯·斯特纳将告诉你:怎样通过意识觉察训练(或者说冥想)来培养旁观者视角,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如何设定符合实际的目标,避免因为进步感不足而动摇目标??预设解决方案,避免工作中因为情绪变化而分散精力??当你对手头工作失去耐心,想要赶紧去做下一件事时,应该怎么办??如何应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变化??当事情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时,该如何在苦干中发现机会?本书作者托马斯M.斯特纳从自己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中得出的宝贵心得出发,多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做到“全神贯注”,包括意识觉察训练、活在当下、如何设定目标以及应对走神等,这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提高压力和情绪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更好地应对当下生活和工作。

全神贯注的方法在线阅读地址

全神贯注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回到未来》是一部美国科幻电影。主人公马丁在试验布朗博士发明的时间机器时,目睹博士被恐怖分子杀害,他慌忙逃命,驾着时间机器从1985年回到了1955年。马丁不得不找到30年前的布朗博士,求他想办法再把自己送回30年后,这就是回到未来的故事。r

r

这个电影中最吸引人的东西,当然是那部能够实现人类亘古梦想,可以穿越回过去,还能穿越到未来的神奇机器。r

r

你可能猜不到,你自己的大脑,就是这样一部在过去、今天和未来自由穿梭的时光机器。r

r

大脑很讨厌现在。它不顾一切地想要回到过去,或者穿越到未来,每天忙忙碌碌地来回奔跑。跟马丁不一样的是,大脑很享受呆在过去和未来,它一点也不希望找到来时的路,回到来时的地方。它还怂恿自己的某一部分系统来美化自己,把这样躲避当下的行为解释成思绪万千,或者 头脑灵活什么的。r

r

你可能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那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看看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或者说你的大脑活在当下的能力。r

r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直上身,闭上双眼,把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是察觉自己的呼吸,不要控制它。在吸气的时候默数1,在呼气的时候默数2,以此类推,数到10之后重新从1开始数,看看你能几次数到10而不走神。r


我一般是3-6次,思绪就开始神游了。等意识到自己还在数数呢,可能几分钟已经过去了。这时候不要停,重新从1开始数,继续累加总次数。r

r

很可能你跟我一样,数到十次10的时候,会经历很多次的走神,甚至完成之前就睡着了。这是正常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大脑就是不喜欢当下,它一定要想想过去,想想未来,不停地在杂七杂八的事情之间穿梭徘徊。大脑似乎就是想忘掉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哪怕当前的事情只是最简单的数数。r

r

顺便说一句,这种呼吸冥想是我发现的最好的快速入睡方法。自从在睡觉前开始做呼吸冥想,我就再也没有睡不着过,这比数羊什么的管用多了,简直是失眠克星。r

r

说回正题,《全神贯注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斯特纳,就意识到了大脑钟爱穿越的这个本质特性,他在书中为我们解释了原因,并且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值得一看。r

r

斯特纳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技师和爵士乐钢琴家,经营着一家钢琴再造工厂。他还是卓有成就的私人飞行员、射箭练习者和高尔夫球员,他研究东西方哲学和现代体育心理学,并且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到各项爱好的练习中。斯特纳将工作、学习和娱乐过程中摸索到的大脑秘密,转变成两本有关专注力的畅销书:《练习的心态》以及这本《全神贯注的方法》。r


想要解释大脑不喜欢当下的这个特点,要从人类远古时代的生存环境说起。在那个时候,人类只需要在狩猎、警戒、战斗等极少数场合需要集中注意力,获取必需的成果;在其他的时间,把注意力从当前移开,反倒是一种生存优势。远古时期生存艰难,朝不保夕,为了熬过难关,转移注意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麻醉作用--用往日的美好抚慰自己、用憧憬未来的力量鼓励自己。r

r

我们想象一下,在监狱中服刑的犯人,如果大脑只能聚焦当下,不能回想过去,也不能展望未来,那将是多么可怕的酷刑,那一定没有几个人可以活着离开监狱了。r

r

大脑是为体力时代设计的


想象一下,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场景下,一个干完了一天农活的农夫牵着牛,在落日晚风中吹着口哨往家走。他的身体陶醉在内啡肽产生的愉悦中,但他的大脑,却在回顾这一天的辛苦劳作;瞬间农夫的大脑又向前穿越,飞到自家庭院,仿佛看见女眷们已经将准备好的丰盛晚餐端到大槐树下的石桌上,孩子们则在门口玩耍等待。r

r

对这位农夫而言,大脑的这种穿越难道不是一种美好吗?我们可以想见远古时期狩猎成功的男人,征战归来的军人,都是类似的情况。r


我们大脑的这个天性,在过去是有好处的,对体力劳动为主的生活形态而言是完美的。问题是,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个信息经济时代,相比远古时期,我们需要在当下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体力劳动的比例在大幅下降,脑力劳动成为工作类型的主流。r

r

但是大脑的设计中,没有包含足够的软硬件配置,让我们能够长期维持注意力--大脑基本上不是为知识工作而设计的。如果任由大脑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我们就会感觉工作效率不高、专注力不足、总是需要刷刷手机才能继续,一天下来好像什么也没做。r

r

早期人类的生活是单调的,相对无聊。为了对抗这种无聊,大脑用时光穿梭的办法制造一些乐趣。到了今天,大脑的这种好心,在我们想工作思考时,就变成了麻烦。r

r

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意识察觉和控制能力,给大脑的时光穿梭功能安装一个开关,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关上这个功能。r

r

从机制上看,大脑不会自己维持专注力,它天然是发散的。我们能做的,是学习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意识到大脑又发散了,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把大脑从时光机器中拉出来,回到当下。r


《全神贯注的方法》的作者斯特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意识察觉训练,也可以叫做呼吸冥想,就是前面小实验中介绍的那个方法。这种冥想,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思绪偏离,并不断将其拉回正轨的过程。你只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是在做冥想,就是在锻炼意识察觉,也就是在锻炼专注力了。r

r

当你可以习惯性地注意到大脑思绪偏离的时候,你就建立起了对大脑的一个重要控制机制。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意志力,以及深度工作的能力。r

r

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来介绍几个全神贯注的小技巧。这些技巧我都试过,效果不错,希望对你也有用。r


第一个技巧:从实际出发设定目标r

r

也就是说,设定可完成的目标。你的目标应该激励你努力前行,而不是吓唬你。如果你的目标是用3个星期减掉30公斤肉,那这个目标的存在,只能是阻碍你实现减肥。r

r

目标是为我们指明方向的,而不是用来提醒我们距离终点还有多远的。如果总是想着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我们就会变得焦虑纠结,很难专注于当下,自信心和斗志也会受到打击,感觉自己很失败。所以说目标可以是功利的长期的,但是分解到每一件手头要做的事情时,它一定要是当下的。r


第二个技巧:有成果的冥想r

r

这是在另一本书《深度工作》中,作者卡尔·纽波特提供的一个冥想方法,它也可以顺便训练我们的意识察觉能力。r

r

这个方法是这样的: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轻松时光,比如散步,走路回家的时候;找一件最近要做的事情,把它一次想清楚。比如你要写一篇论文,那论文的框架结构,逻辑主线,甚至写作提纲,就是需要先想清楚的东西;比如你要安排一次较大的全家旅游,那这个计划的几个大的组成部分就要先决定好,重要事项也要提前想到并记下来。r

r

显然,我们在边散步边思考这样的事情时,大脑会不停地开小差,那我们就要让自己察觉到这种思绪偏离,尽快回到事情本身。告诉自己,这次冥想是要出个小成果交差的;同时,要避免反复原地起步的问题,不要每一次都从原点开始思考,每一次都停在不远处。r

r

有成果的冥想,可以帮助我们训练专注力,还能让我们更容易抓住一个事物的主线,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大脑训练项目。r


第三个技巧:然后呢?r

r

这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个观察。有时候我们在做当前任务的时候,总是想着做完这件事我们会多开心,或者做完这个就可以得到什么。当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全情投入手头的工作,只会觉得它很烦,想赶紧结束它;你甚至会感觉当下的工作是一种折磨,是你为了要做未来某件事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心态会极大消磨我们的时间,耗费我们的能量,不利于完成当下的事。r

r

当你发现自己有些讨厌手头的工作,开始渴望下一件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然后呢?难道完成手头这件事,开始做下一件事的时候,我的人生就会立刻变得完美吗?即便我已经有了这个东西,或者到了这个地方,或者做完了这件事,那又如何呢?r

r

然后呢这个问题,会立即改变我们的视角。它会让你思考:当我确实拥有这个东西时,我真的会感觉心满意足吗?还是我只会满足一小会儿,一看到其他东西,很快又有不圆满的感觉呢?r

r

你一定知道,满足了一个渴望,新的渴望又会出现,如此循环,你永远得不到永恒的满足。r

r

所以,最好的破解方式就是让自己明白:与其不断渴望,不如活在当下,专注于眼前,享受沉浸于当下的喜悦。r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只有6.4,不太理解,可能有的人觉得冥想之类的词儿听起来比较像玄学吧。其实我们对自己的大脑了解的很少,对各种观点保持开放,对大脑的运作方式保留一点敬畏心会更好。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效率,我会5星好评,希望你看了也觉得有帮助。

全神贯注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全神贯注的方法


全书贯穿了一个方法,通过冥想提高专注力,控制力,达到自控力。

更多方面作者希望通过冥想的方法,让更多的人专注当下,活在当下。而不是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徒增压力,制造焦虑。

无论你是否愿意,你的大脑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想法。你可以掌控它们,也可能被它们掌控,要想掌控它们,你必须对自己的意识保持觉察。
我不断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慢慢来,问题一定能解决。这就是每天冥想的好处之一。它不仅能让我冷静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还能让我不在那些无助于解决问题的想法上


只要每天都做冥想,你就更容易变成旁观者,你的意志力会更加强大,这时


如果你总是想着未来,总是渴望未来发生的事,你就会感觉当下的工作是一种折磨,是你为了要做未来某件事而付出的代价,这种心态会极大消磨你的时间,耗费你的能量,不利于你完成当下的事。

我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先不了解这件事要花多长时间。我的预想跟现实有差距,所以我才逐渐失去

去除杂念,专注自己喜欢的事,多满足,少幻想,活在当下,岂不美哉!

全神贯注的方法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孔子说,我们人性中有不圆满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修其秉性。

我们每天奔波劳累,上学,考试,结婚,买房,买车,升职,加薪,我们不断向外寻找,我们以为拥有这些财富能让我们更加幸福。

可我们好像还是总觉得自己缺了点啥?

我们贯彻越多越好。

斯特纳可能很好的一个理念是,我们人生本来就是圆满的,我们不应该再被物化的广告,营销牵着鼻子走了,我们要更多的聚焦当下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向内观照,才能全神贯注。

怎么进行练习以达到全神贯注呢?

冥想觉察;定义当下;遵循实际,设定目标;预演多种解决方案;反问一句“然后呢”;拥抱无常;亲临现场。

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会不断的参加各种课程,买很多书放到架子上,其实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兴奋受阻。这时候我们的眼光实际上是放到了还没有来的未来,全神贯注当下的每件小事,大概才有将来可言。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