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简思考:来自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读后感1500字(3)篇
(2019-02-13 18:15:10) 读后感 -
作者:迈克·费廖洛
《极简思考》告诉我们: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结构化思维过程。不同于“从数据得出结论”的传统方法,“结构化思维过程”以论点作为核心来构建整体方案,在初期就将重点放在提出容易理解的假设上,并找出沟通对象的利益触动点,通过合理引导让对方得出我们的结论。
极简思考:来自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转换思维方式,让你的方案更容易被通过
迈克·费廖洛在《极简思考》这本书里,介绍了一种高效工作法,让我们的想法更有可能得到老板或客户的支持,从而让方案通过的机率更大。这种方法,就是运用结构化思维,以假设的论点做为核心来构建整体方案,并找出沟通对象的利益触动点,在沟通开始就快速引起沟通对象的兴趣,并通过合理引导让对方得出我们的结论。
迈克·费廖洛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曾任职于世界顶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thoughtLEADERS。他被美国主流商业报刊Inc.评选为全球100强领导力专家之一,他的培训也帮助很多大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们养成了高效,简洁的工作方式。
如何用结构化思维设计方案
迈克·费廖洛在《极简思考》里,用了大量的事例,详细解释了结构化思维的9个步骤:
1. 定义问题,从而确定你讲的问题,是沟通对象真正关心的问题。
2.提出核心建议,合理布局,从一开始就抓住沟通对象的注意力。
3. 建构框架,让重点突出,先介绍沟通对象最关心的问题。
4. 创建故事,并从沟通者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了解资料,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5. 通过讨论和打磨故事,来更进一步的优化核心建议。
6. 选择重要事例,来论证所提出的论点。
7. 如何证明核心建议是正确的,或者如果核心建议被推翻,该如何做。
8. 如何整合信息,做到既精准,又不会信息过量。
9. 如何分享你的想法,增大让方案顺利通过的概率。
运用结构化思维时要注意的一些技巧
许多运用结构化思维的细节,迈克也注意到了,并在书中几乎是手把手的教给了读者。
* 核心建议=假设+触动点
迈克建议提出核心建议的顺序一定要先说假设,再说触动点。
因为如果先说触动点的话,沟通者很可能被触动,想到其它很多可能性,你就失去了对话的控制权,也失去了沟通者的注意力,让沟通无法按照你设想的进行下去。
举个例子:
假如核心建议是:“如果我们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我们的利润可以增加50万”。
假设是:“如果我们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
触动点是:“我们的利润可以增加50万”。
如果这个核心建议的顺序错了,变成先说“我们的利润可以增加50万”,那有可能沟通对象会想到其它的可能比如“ 提高产品价格”等。我们就会完全失去沟通的主导权,造成讨论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上面,浪费参与沟通者的时间。
* 只分享与论点有关的数据和细节,排除信息过剩造成的干扰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上了一天的课,或者开了一天的会,觉得脑子里信息塞的满满的,反而对这些信息有了厌倦感。
过多的信息,有时候并没有必要。
一份简洁,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方案,能让沟通时间更短,沟通更有效率,方案也更容易被通过。
* 不同对象,不同的沟通框架
不同的人,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产品经理更关注产品方面的资料,财务总监对公司财务表现更看重。
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以及沟通对象是否了解所讨论问题的背景情况,结构性思维方式使用两种不同的沟通框架:层行结构和列行结构。
当沟通对象对问题背景不太了解时,用层行结构,确保每个人都能从相同的起点接收你的信息。
当沟通对象对背景知识很熟悉时,用列行结构,直接讨论问题。
而根据具体沟通对象,在列行结构里,又可以灵活的调整要点的先后顺序。比如,如果和产品经理沟通,就先说产品经理最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产品。
当沟通对象不止一个的时候,要以方案决策人为主要沟通对象,来决定采用哪种结构,以及要点的先后顺序。
“你的叙述越能满足沟通对象对信息的需求,越能迎合他们的兴趣或专业领域,他们就越有可能批准你的方案。”
- 《极简思考》结构化思维方式,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法。它让沟通更简单高效。职场上,它能帮助我们增加方案通过的概率。但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熟能生巧,我们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个极简思考的思维方式,达到高效的沟通,成为职场赢家。
原创:艾米黎亚
极简思考:来自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极简思考的步骤:定义问题→提出核心建议→选择结构/搭建框架→创建故事/叙述观点→讨论/打磨→选择重要事件→分析数据以证明或推翻假设→整合信息(选择沟通方式)→分享想法展示提案。
此书非常实用,让思考系统化,使逻辑自洽,非常适合用于做报告或方案。
极简思考:来自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高效工作法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极简思考> 笔记
核心---结果导向
最初设问
a. 我要传导什么信息,希望达成什么结果?
b. 收到/审核proposal的人是谁,他们期望看到什么结果?
提案建立
结果推导条件,提出1条或若干假设,论证假设推导之结果
(如果失败,再重复上述过程)
提案调整
a.信息结构化----提案信息结构化利于审核者轻松、清晰了解提案内容。
(预通知)标题-概要-主体-讨论答疑-结案(留底参考)-附录
b.设立触发点----再思索审核提案者的利益/兴趣出发点,提炼3个以内触发点,设置触发点并且突出重点
c. 可行性?
d. 可信度(数据案例支持等)
e. 漏洞?弥补漏洞方式方法
f. 利益相关性。 是否更靠近审核者利益需求?靠近程度是否值得审核者通过提案?
g. 审核者还会有什么疑虑?如何打消?
h. 将观点嵌入合适载体(根据观点特性和审核者特性)
i. 最佳观点传递方式选择,沟通时间/过程预判(标题很重要)
最后检查
反过来再看你的proposal,是否达到最初设问的目的?
a. 触发点设置得当,引导审核者跟随你的思路
b. 信息简洁明晰
c. 传递核心思想,读者/听者buy your idea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