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机场里的小旅行读后感(3)篇

(2019-03-01 11:35:45) 读后感

机场里的小旅行

作者:阿兰·德波顿

机场原本只是旅行中的过渡性空间,发生的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2009年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他可以结识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访谈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安检人员、飞行员、首席执行官,乃至机场牧师;他还可以在出境大厅、入境大厅、机场限制区和机场酒店随意进出,德波顿以他独特的视角探索着机场这个熟悉又神秘的“非场所”,观察着其中的奇妙与庸俗之处,以及旅客与员工的互动。一周后,根据他的所见所闻,以他融合了风趣和智慧的一贯笔触,写出了这部非凡的跨界文化创意之作,探讨旅行、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本质。让我们知道,待在机场里,可能比我们以为的更具启发性。

机场里的小旅行在线阅读地址

机场里的小旅行读后感 第(1)篇


  • 机场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地方,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离别的戏码,让人心碎却无可奈何,屏幕上的数字无时不在提醒你所乘坐的飞机班次起飞的时间。这里也隐含了无穷无尽而且能够立即实现的可能性,你从这里出发,几个小时后,我们或许就会身处另一个城市或国家,我们不懂当地的语言,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也许会在一个晨曦抵达,而在当地人眼中一个寻常的早晨,在刚下飞机的我们眼里却带着一抹超自然的色彩。



  • 机场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地方:汇聚了各个阶层的人,他们职业各异,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却在此时此刻相遇!多么神奇!



  •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

——“一般人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来找你?”我问斯特迪牧师问道。

——“他们来找我,通常是因为找不到路。”斯特迪牧师终于开口答道。

——“可是如果是不信上帝的人呢?”我继续追问。

——“死亡的念头会把我们推向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念头会赋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追求内心所重视的生活方式。”他的同僚作出一项同样简短但较具包容性的话。



  •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只有在生命中遭到威胁的时候,才能认知到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否则,我们视野就不免遭到日常生活中挫折与怨忿的蒙蔽。如果今天是世界末日,你会对我说什么?如果两个小时后我们就会死去,你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害爱你的人吗?

机场里的小旅行读后感 第(2)篇

《机场里的小旅行》:当做散文来看比较合适。作家应邀在机场呆了一周,将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广告文章。开头几篇有些有趣的地方,后半部分觉得冗长无趣,实际上这本书的篇幅是很短小的。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对机场工作不感兴趣,安检啊,准备机餐啊,免税商店啊,这些我都不感兴趣,而作家又必须对着这些抒发自己的想法,看起来就有点为赋新词的意思。中间让我印象深的地方是,一个爸爸准备带着一家人旅行,但是因为他脾气不是很好,所以并不愉快,默默无言。作家说,如果飞机要出事,爸爸一定会对家人说爱他们的。但是,此刻飞机没有出事,一家人仍然闷闷不乐。有时候会很难明白,明明只是很小的事情,说出来,互相让步一点就好了,却偏偏又不说。最后闹得不愉快。迂回婉转的心思,什么时候能够好好传递给对方呢?

机场里的小旅行读后感 第(3)篇


用了三个多小时,看完了这一本书。这本书是之前在另一篇文章里有所推荐的,就搜索了看了一下。记得有一个人曾经说过,我相信机场比婚礼殿堂见证了更多真挚的亲吻,医院的墙壁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祷告。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向我们阐述了在机场等待的人们,所构成的一个饱满的世界。不管是在超豪华VIP等待头等舱的客人,还是双拥而泣,不舍分离的情侣,或者是充满憧憬与希望的旅游者,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想法与希望,在这个小小的机场候机转机起飞,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在我看来,旅游更是一种放松,是换一种方式来生活,厌倦了这个本来所在的地方,就去到别人所厌倦的地方转一圈。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