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哪里?读后感800字(3)篇
(2019-06-08 12:09:01) 读后感 -
作者:马克·李维
苏珊与菲利普从小一起长大,他们是彼此生命里的一切,然而命运却让他们不断分离。过早经历家庭变故的苏珊一直学不会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即便是在最爱她的人身边,她也无法克服内心的慌乱。于是,她不断地逃离,远走他乡去帮助那些因飓风失去家园的人。苏珊知道,不管她走到哪里,菲利普都是她最后的依靠,是她唯一可以托付生命的人。这是他们彼此的承诺,而这个承诺将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不可预知的改变。
你在哪里?读后感800字 第(1)篇
这是个故事?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男女主相爱?谁是女主?男主和两个女主还有个小女孩,是四个人还是一个人?照顾自己和帮助他人,逃避和奉献,抛弃和真爱,哪个才是真的?女主死的时候,我很意外,却没有感伤,好像她七八十岁还会出现,不知道是不愿意相信接受她死亡的消息,还是心里的预感真的出现?
到最后,苏珊做了20多年的救援支持,即便为了心爱的孩子也没有放弃,我相信她是真的热爱这份事业,真的在无私奉献,她就代表了那一类见过苦难便再无法袖手旁观的慈悲的人类,牺牲自我很多的享乐和舒适的权利和机会,这类人不多,但他们、我们的社会很需要这样的人。感谢你们给苦难人们的帮助,给你们点赞!
而玛丽呢,另一个善良的人儿,接受了情敌的孩子,用无限的耐心和爱心去支持陪伴她,想办法去舒缓解决她的痛苦,给她的关注更甚于自己的孩子。而且她真是位开明睿智的妈妈,带着女儿走出童年的恐惧,穿越青春期的懵懂,迎来成人的独立,成为一个自爱自立的女人,太棒了!她为家庭沦为了一个有点紧张敏感的家庭主妇,却也因着打破自己平静生活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成为一个能在中年重新追逐梦想的勇敢女人。
丽莎,我们可怜的孤儿女孩,经历了那么多的可怕飓风摧残,丧母的痛苦和远离家乡的孤独。一个会把蛋饼做成太阳,为了要对抗恐惧而把舌头咬出血的沉默女孩,性格有多少的倔强和绝望。爱,是无条件的爱慢慢打开了她的心门。是的,是爱,爱才是最柔软而坚定的力量,犹如阳光,犹如春天,让人充满温暖和力量。让她能幸福地生活,享受爱情友情,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菲利普是羡慕苏珊的,他羡慕她可以经历那么多的不平凡的经历,他也是不理解她的,以至他用尽一切方式让丽莎放弃回故乡的念头,但是他又深爱她,爱她的勇敢和冒险,爱她身上自己没有的另一面,痴迷,爱到无条件接受她的女儿。他更是爱自己的,所以一次也没有去看过苏珊,没有想象过她的孤单和痛苦,只是一味地想叫她回来。他还和深爱自己的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带着对苏珊刻骨铭心的爱,组建了看似幸福美满的家。还半强迫地要求妻子无条件接受前女友的女儿。他那么爱苏珊。以至于看丽莎的时候眼里都是温柔的光。而那是玛丽不曾享受的待遇。他的爱是自私、深沉而克制的,或者说自私严重了一点,但自私是人的本性。而在多年以后,他终于懂得妻子的好,真心实意地去爱她。在故事的最后,和前任和解。
托马斯是戏份最少的一个,孩子的天真和善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姐姐的拥戴和热爱。他在爸妈寻找姐姐时的乖巧懂事,让人心生怜意和认可。一副有教养的爸妈养出的孩子模样。
故事结局写得很美好,而我们知道现实有多残酷,唯一能做的是珍惜,追梦的同时,珍惜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机会和时间,用爱做最好的陪伴。
你在哪里?读后感800字 第(2)篇
因为有爱,我们才会相遇。
你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爱在心中,你就永远在我的心中。人生是孤独的旅程,我们总要面临很多选择,有的时候我们会悲伤失落,暴躁,焦虑,但是因为有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强大。
苏珊和菲利普,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但是因为人生方向的选择,他们最终并没有在一起,只是这段非常深厚的感情,却深深的埋在了两人的心中。菲利普最终和玛丽结婚了,玛丽用她的耐心,勇敢,坚强,包容着菲利浦和那个闯进他们生活的9岁女孩丽莎。玛丽用一个女人最伟大的爱真诚地爱着这个孩子,治愈了飞利浦和丽莎的心灵伤害,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我们人终究不能够没有爱而生存,因为有爱,所以不论那个人在哪里,我们的心,都会跟随着他。
在读到苏珊在遥远的一个小国度里,孤单的承担着自己的人生责任,奋斗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好像挺能理解她的。因为工作的原因,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趟,周中一直都是呆在单位的,在每次学校放学之后,学校里安静下来,就我一个人住在学校里,周围的安静环境,常常会使我感到非常的孤单。有的时候会非常的委屈,想问为什么自己要过这样的生活呢,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和家人呆在一起呢。可是每次,我为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看到他们一个个可爱的脸庞,我发觉,其实我对这里也是有留恋的。我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在于我为这些学生们的付出。我当然可以选择另外一份工作,距离家近又舒适。但是,那样的工作,对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却在做着一份伟大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希望,我所教出来的学生,将来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对社会有益的人,可以承担着祖国的未来。所以到这个时候,我虽然偶尔感觉到孤单,但是我仍然具有动力坚持下来,也许,苏珊它能够在那样一个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她也有一个梦想和志向吧。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成长,我们每个人,也在不断的慢慢变老,但是,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人生,留下一些什么,不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应当全力以赴,带给我们周围的人,爱和鼓励,帮助和勇气。
文中的两个悖论非常的让我感动,一个是玛丽对她收养的女儿丽莎,所说的一个悖论,“我永远不会是你的妈妈,但你永远是我的女儿”,还有丽莎对她的亲生母亲,所说的那个悖论,“你永远都是我的妈妈,但是我却不是你的女儿”。要说世界上最感人的是什么?我想,那便是真诚无私的爱吧。无论是对众生的大爱,还是对自己家人的小爱,这些都是我们最应当珍惜和感恩的,也是我们活着价值最好的体现,分享爱和传递爱。
你在哪里?读后感800字 第(3)篇
以前听了一首好听的歌,会特意用qq音乐来听,因为你可以让它显示在你的qq对话框里。关注你的人会发现,你此时此刻在听的歌,然后试图从你听的歌去揣测的心情。但常常,词不达意,并无法显露内心一二。而现在,偶尔会把自己觉得好听的歌分享在朋友圈,在分享时,却需要再三考虑,给哪个标签看呢?一个一个地选中,又一个一个地删除,最后删掉了那条链接,仿佛自己做了个假动作。然后又回到自己音乐世界的遐想中,其实人都是个体,是无法通过你此时听的歌来获知你的想法。而嘴巴的表达,是更直接的方式,可是现在人却喜欢沉默了。你是否会去点开别人分享的歌单呢?假如会,至少可以说明一点,这个人对你来说挺重要的。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慢,慢到一封信要等上好几个星期,可是内心的雀跃,内心的期待值是现在一条条长达59秒的语音所不能企及的。从前的日子,也很简单很简单,简单到一片天空,三言两语就可以待一个下午。现在,手机却成为彼此最大的障碍,仿佛没有手机,你就失去保护自己的外壳。去到哪里,手机必须带上,隔一段时间,一定要去查看一下手机,害怕错过重要的信息,可是黑暗的屏幕似乎总是让人很失望。一首歌,就可以让人陷入各种思维圈,想东想西,飞来飘去,不知道终点在哪?关于时光,关于缝隙,已经无法拼凑一个具体可感的物品,只有那虚无缥缈的回忆。回忆也是可怕的,它让你迈不动双脚,总想停留,停留,越久越好。仿佛,未来很恐怖,未知让人胆怯。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