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伊斯坦布尔假期 读后感(3)篇

(2019-03-19 23:44:47) 读后感

伊斯坦布尔假期

作者:马克·李维

调香师阿丽斯在伦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晚上常在家款待三五好友,喧哗声屡屡引起脾气古怪的邻居戴德利的不满。然而在圣诞前夕,她的美好生活四分五裂,因为一位算命师对她预言:阿丽斯必须进行一次漫长的旅行,在旅途中她会遇到六个人,并最终引导她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伊斯坦布尔将会是他们的命运交会之地。这段预言使阿丽斯陷入了一连串的梦魇。她向戴德利先生倾诉自己的痛苦,这位邻居则鼓励她勇敢迎接命运的安排,踏上旅程。最终,两人决定结伴前往充满异国风情的伊斯坦布尔。一段预言开启神秘的东方之旅,阿丽斯在伊斯坦布尔究竟会有怎样的奇遇?

伊斯坦布尔假期在线阅读地址

伊斯坦布尔假期 读后感 第(1)篇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 

对于土耳其来说,除了那个甚至拼不正确的单词之外,再无其他的了解,直到,直到我读了《我的名字叫红》之后,但即使度过那本书之后,也不甚了解。不管什么东西,要想去真正的了解,必须要花费时间并付出劳动才可以,因此有的人用其特有的方式驰骋,有的人羡慕着他人的生活方式。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没错,就是看到了伊斯坦布尔这几个字。因为《红》的影响,使我不得不留意一下这几个字。然后再一看它的作者:马克李维,也算是比较亲切了吧,毕竟我读过那本《偷影子的人》,而且我读这本书的感觉还不错。读书的契机就是这样的简单,一个书名,一个作者。

读这本书之前,我就认为我会读的很轻松,轻松到我可以很快就读完,不论多少字。就像我曾对作者有了认知一样:治愈系。对于这类风格,我会主观的去认为:一切的发展都合情合理,都会符合人类最美好的期望,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结局。

从一个预言开始,再到预言的开始,从起点回到起点,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了。没错,预言已经让我开始猜测整个故事的发展了,并且也算是按照我想的发展。确实,读意料之中的书,着实很无聊,但是我享受读这本书的轻松惬意。在一个人的某个特殊的时刻,很多事物的出现即便普通寻常,但却意义非凡,每个人都应该去留意这样普通的事物,谁敢保证下一次火山不会喷发呢?

轻松惬意。从主人公的特殊工作:调香师,到伦敦的阴雨气息,从浪漫的预言,到温润的伊斯坦布尔,一切并不那么突兀。这里文字的失败之处便是,我读到噩梦,读到生病,读到死亡,这些都不会让我难受,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基调吧。去快速的阅读,无需停下来纠结某处,去感受文字带来的一气呵成的快感。

主人公的特殊职业,对气味的敏感,就像是读者对于文字的理解一样,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看见即是得到,回味即是理解文字的升华。

我很喜欢锲子中的一段话:我从不相信命运,不信所谓的可以指引我们的生命征兆。我不相信算命师讲的故事,不相信可以预知未来的扑克牌。我只相信简单的巧合,还有偶然的真相。

假如你的命运被告知,你会如何?不论书里,还是各类电视剧里,都是这样老套的情节吧,他们始终逃不出命运的枷锁。当然,对于不一样的人,枷锁便是无限的自由,也可能是永远逃不出的囚笼,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

最终,主人公还是与最初的那个人在一起了,就像情节上的连贯一样,从预言回到预言。

本书称不上什么影响力的书,甚至好书也称不上,但我真的愿意有一天能去伊斯坦布尔,去闻那里的气味,回忆书里的文字。

伊斯坦布尔假期 读后感 第(2)篇


【2019年第1本】

气味和记忆

女主是一位调香师,她的工作就是研发香水。以前我觉得香水就是增加魅力和提升形象的,但是现在我觉得香水或者说气味是继文字和音乐之后又一承载记忆的载体。春天田野上野花混着青草混着泥土的气味,夏天老房子的木头混着外面的风裹挟而来的气味,秋天落叶和雨水混在一起的气味,冬天门口晒太阳晚上被子的阳光气味。学校里新发的书,塑胶的跑道,回家妈妈烧好的饭菜,以及门口那些不知名的树和植物。他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味道,都是我们不可重新再来童年的美好回忆。及至长大,接触更多新鲜事物,而那些初次闻到的气味,总是留在脑海里。

工作与经历

以前女主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这么深的认识,但是等到她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她开始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男主又何尝不是呢?陪着心爱的人一起去,美景在自己的画中,也在自己的心中。同样的一个场景,有了爱,画也更美了!同样一份工作,经历越是丰富,内涵与美感也更深。

爱情和缘分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戴德利这么喜欢阿丽斯?我也同样好奇,为什么阿丽斯就相信戴德利跟着去了伊斯坦布尔?

他对她的一见钟情,她对他的日久生情。

因为爱,所以选择把爱你的话放在心中,而拿出爱你的行动和体贴又细致的考虑

因为爱,所以选择满足你的愿望,而找出无数荒唐的理由陪你一起去寻找

因为爱,所以怕靠近会伤害会辜负,而选择得体退出却依旧默默付出和关注

虽然戴德利会小小抱怨,会莫名吃醋,但是却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阿丽斯,并且时不时地给她惊喜,两个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我不喜欢你这类型”外加“朋友间的拥抱”,可以说又甜又搞笑了。️

伊斯坦布尔假期 读后感 第(3)篇

说实话,这本书最多四星,不能更多了!倒不是说爱情小说不值一读,而是作者有意的故弄玄虚,其实不看剧透都知道剧情走向,而且刻意营造女主人公的巨大的身世谜团似乎也很透明,一猜就到,毫无悬念可言,实在不是我聪明,是情节太low了啦!我实在不明白安托、艾迪还有山姆的立意,卡罗尔也很别扭,男二坎也很奇奇怪怪。当然,可赞之处在于,作者笔触娴熟而细腻,还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槽点虽多,但是又忍不住往下读。也可能在于,爱情真的也要有天意,最后,流风回雪,女主人公发现那张游乐园入场券,知道戴德利先生就是那个MR.Right,所以happy ending了!至于,伊斯坦布尔。为什么一定是这个城市,不是其他,仅凭“琥珀、香草、皮革”为什么想到的只能是伊斯坦布尔?而不是诸如意大利的托斯卡纳,法国的普罗旺斯(也许说普罗旺斯能想到的就是薰衣草),那么还有西班牙呢?对西方人来说神秘的东方印度和中国不更具备吸引力吗?伊斯坦布尔,给我的印象是,宁静的海港城市,蓝天白云微风徐徐,夜晚星光满天,除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茨威格笔下那个“凯尔卡门”以外,我一无所知,更遑论整个拜占庭历史脉络。有幸识得谷伟君,帮我梳理了一下那段历史,在此重谢!另外,读完这本书,想到,也许又多了一个旅游的去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