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500字(3)篇
(2019-03-02 13:32:01) 读后感 -
作者:林奕含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我很久没有看一本书看到食不知味的状态了。因为书的一开始,就是大面积、大篇幅、大数目的“家”们对这本书的点评,所以早在翻开之前,我受此影响,对林奕含其书其人有了个模糊的轮廓。除了叫好声,也不乏工笔过力,繁文缛节处太多,天马行空的比喻严重扰乱情节这一类的惋惜,甚至批评。可是读书全程我没有类似的惋惜和遗憾,反而觉得无比顺畅,她的每一个句子,我甚至可以看到它们被写下时她的心情,更别说那颗心的目的与初衷。关于林奕含,在此之前我真是一无所知。其书,我只在她离开时,媒体涨潮般席卷的报道中得知很多人为它叫好;而其人,我在翻过几页后知道,她是个绝对漂亮的女人,就因为她知晓一个自知漂亮的女孩走在街上时的那种娇羞。而“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偏偏又是我最钟情的那一类。可能是好感的根基牢固,才至于越读越觉得酣畅。读时没关掉书评,跟随着骂声见了李国华这样一个男人。但是这么多声讨,竟然带动不了我对他讲一句脏话,我的全部心思,都花在思琪和伊纹两个女人身上(还可以加一个毛毛)。那么多人问:为什么不反抗?不拒绝?不离开?我想,这应该是林奕含后来没有放过自己的原因,是她二十六年来一直觉得自己是废物的原因。太多的理由,让这个问题显得多余,就正好应了那句“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无论是思琪对老师,还是伊纹对一维,爱,毋庸置疑。从乐,到失乐,再到复乐,爱缘何而起,是否畸形,都已经不重要。有时候人是没有选择权的生物,只能被选择推着走,只能被选择,只能被选中。仅此而已。看到很多正青春的少年们在网络上慨叹:这个世界会好吗?我有很多简单又复杂的话想去回应,却如鲠在喉。本就没有可以打麻药的人生,不好,是常态;好,是期待。有的人期待不下去了,就先走一步说拜拜,我不惋惜,只敬她勇敢。可悲的是一个人再怎么懂另一个人,终究是两个分开的灵魂。书中的唇语密友,忘年之交,再怎么相似的脸和灵魂,如果没了那本日记,谁都不会懂。谁都不会。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首页一直在推这本书,看名字以为是青春恋爱主题的,从未点进去看过,后来桥姐跟我说这个是一个关于一个女生从13岁开始就被50多岁的语文老师性侵,且长达八年的故事,作者已经自杀了。这几天都被这本书的伤感包围着,内心就好像一个岩浆翻滚的火山,但却找不到出口,人到底有多恶,从第一次那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把自己的阴茎硬塞进13岁少女小小的嘴里开始,她可能就走上了人生的分叉口。书写真的残忍,一个人写怎样的文字就代表着她是怎样的人。语文老师让小女孩写作文,很好,从她的文字里他看出了她是多么的高傲,一个高傲的人是不会告诉别人这件事的。所以就开始了他的兽行。中国人对性教育的欠缺不知道在哪年哪月才能补上,‘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文章里讽刺的是老师性侵的另一个女学生把自己的遭遇写出来贴在网上,但是引来的不是同情和对老师的批判,而是对自己的侮辱与谩骂,说她是小三,说她骚,说她一定是勾引了老师等等,老师对作者施暴的理由更为可笑“你太美了”我们从小到大都活在童话故事里,家长,老师,电视,新闻都在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作者的这本书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仿佛就在给这个社会一个回击,她向你展示了温柔月光的背面有多么的不堪,她该被更多的人看到才是,不论多么的不堪,这些都真实存在着。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看完这本书,百感交集。
恨,恨房思琪,为什么第一次被侵犯后,为何没有告诉父母朋友,而选择忍,还还继续去李国华家里。
哀,因为房思琪的心思太细腻,也许是因为学习文学的原因,总是太多愁绪?
怒,李国华太禽兽,居然没有法律可以将他制裁。
喜,虽然最后思琪疯了。现实中的林奕含,把自己的经历公布于众,虽然他已经是伤痕累累,我以为她终于敢面对世界的丑陋,然后勇敢活下去。可是她却永远离开了。用喜字概括也许不太好。但是就像文中说的那样,给我们没有经历过,就能看到世界背面,让世人引以为鉴。
林奕含,愿你来生,做一个快乐的天使。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