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6-14 18:26:41) 读后感 -
作者:吴晓波
本套装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册》),共三册。
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在线阅读地址
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大水之中,必有大鱼。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本部中国企业史,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史,一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汹涌波涛中勇敢亮剑的新时代精神。
从2008到2018,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长了3.26倍,外汇储备增加了1.5倍,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七成,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2.25亿,每年出境旅游人口数量增加了2.7倍,中国的消费者每年买走全球70%的奢侈品,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
这十年,我们骄傲的见证着一个大国的崛起,意味着新的利益调整周期的开始。
这十年,我们也清楚地认识着,中国这个新兴的超级大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战略性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彷徨。
我们进入了一个失去共识的年代,或者说,旧的共识已经瓦解,而新的共识未曾达成。
2008,全球贸易陷入长期低迷,央行在上半年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政策导向下,突然连续5次降息,政策大范围转弯,年底,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五大商业银行开始大举放贷,半年多时间内新增放贷总量近8万亿元,掀起了一个炙热的投资狂潮。面对贸易保护的浪潮和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决策层用“信心比黄金重要”的态度开启了应对“不确定”的艰难决战。
这一年,靠钱砸出了疯狂的增长,最重要的获益者:一是国有大型企业,它们得到了“四万亿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的绝大部分贷款和项目;另外一个是银行,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与欧美银行业受到重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资银行成了“反周期英雄”。同时,数以万亿计的银行资金徘徊于实体经济门外不敢进入,转而投身与地产结盟,在地方政府的合力之下,迅猛抬高土地的价格,一场土地争抢战全面爆发。
在这场饕餮盛宴之中,民营企业被拒之门外,被歧视、被挤压、被质疑、被限制,使他们注定成为繁华图景的一处留白。
2011年,外贸出口萎缩明显,制造业成本不断抬升,制造和投资无法持续驱动经济增长,而在内需方面,中国的消费在GDP中的比例太低,还未起到真正拉动内需的作用,地方政府追求巨额投资而大规模举债。在危机四伏之中,曾经被拒之门外如乞讨者般狼狈的民营企业家回来了,他们带着“互联网”这剂救世良药,秉持着平台主导,流量为王,强者恒强,利益通吃的残忍理念,用青春、热血和灵感,坚忍、格局和理性,在这片死气沉沉的江湖之中,搅动起一片充满生机的惊涛骇浪。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些傻子,成功了,就是一道风景,失败了,就会化为尘埃,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总是失败,还总是不放弃。红杉资本的沈南鹏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不够聪明”,因为不够聪明,所以进步的脚步就不会停止,如王尔德所言,“‘傻瓜’创造了世界,聪明人不得不生活于其中”。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新一届领导人一直试图消化四万亿的货币超发后果,在银根上秉持从紧政策,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减少,两个流动性池子——楼市和股市交易低迷。在产业经济层面,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步履维艰,其难度远超想象,在内需刺激乏力的情况下,外贸形势同时严峻。
以此为背景,2012年出台金融新政,中央政府开闸银行业,首次表态允许民营资本合法进入,终结了20年的既有格局,证券、期货、基金、银行、保险、信托之间的竞争壁垒被打破,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却注定更加混乱的大资管时代。在互联网市场上,所谓的国家资源、国有资本以及政策倾斜都不足以成为核心的竞争能力。
往日的斩龙少年,慢慢长出了龙鳞,互联网创新本身,充满了相生相克的悖论。
在残忍的资本碾压与吞噬之中,中国互联网一线寡头与垂直门类里的领先者选边结盟,互为倚重,其他的中小业者则分头投靠,避免成为危石之卵。这样的局面,我们很难作出评价,蒂尔.马斯特斯在《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说,垄断的市场才能催生创新,而经验认识又告诉我们,竞争的“零和”状态下,唯一得利的也许正是消费者。
资本没有感情,却可以疯狂,人指挥着资本,资本也指挥着人。诚如A股,一个被行政权力严重操控的资本市场,在2015年,投资者们来时急急忙忙,走时慌慌张张,在经历群体性的试探-膨胀-怀疑-崩溃中,从暴涨到暴跌,从不可一世到最终狼狈逃离,谁该为股灾负责?
也许是空空如也的基本面。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降息降准,释放了巨额的流动性,这些资金要么还没有注入实体产业,要么就不敢进入,于是在资本市场上形成空转效应,钱动局成,泡沫越吹越大。
也许是场外配资的杠杆效应。监管当局对场外配资的规模始终缺乏准确的判断,致使大批场外配资以杠杆形式进入A股市场,当看清形势后,又不顾后果的强行干预,6月12日,证监会下文,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配资提供交易接口,正是在这一天,上证指数在5178.19点上掉头下坠,噩梦如期降临。
无论原因是什么,都无法改变结局,老百姓在久违的盛宴中狼吞虎咽,却没想到自己也是盛宴的一部分。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2016年6月24日,英国民众通过公投的方式,选择抛弃其已拥有40多年的欧盟成员身份。一时之间,英镑暴跌,美元和黄金大涨,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自从2008年之后,全球化浪潮日渐式微,随着通货紧缩的蔓延,各个国家的保守主义和民粹势力纷纷抬头,美国的特朗普、俄罗斯的普京、日本的安倍晋三无一不是靠着本国利益第一的强硬策略赢得了民意。而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譬如德国、法国及意大利,右翼力量日趋强大。
随着全球化浪潮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突然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孤单,短暂的聚会之后,就是富丽堂皇的空空如也。当我们自信的高呼“大国崛起”,用金钱画出了一个有一个壮丽蓝图之时,在一条又一条震惊的海外并购消息的背后,是外汇储备的“跳水”,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外流景象。
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看到,曾经,国家控制着企业,而今天,资本重塑着国家,在十年前,如果讲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们是电力、银行、能源、通信运营商等,基本完全被国有资本集团控制。可是在2018年,它们是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移动支付平台、新物流平台及新媒体平台,而它们的控制人几乎全数为民营资本集团。
如果说在和平的年代有什么英雄的话,那该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在重重困境中挣脱出来,在资本的战场上从未退下,这个地球上,总会莫名其妙地冒出一群偏执狂,他们破坏旧秩序,创造新物种,在不断地不合时宜和继往开来之中,书写着动人的奇迹故事。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对发展中的大国而言,改革,不是变数,而是常数,未来从来不会自动地发生,它诞生在一片被击碎的旧世界的废墟上,貌似毫无路线预设的中国改革,实则一直有着强大的市场化内在逻辑,权贵集团及其代理人,资本市场的围猎者,在改革开放的壮阔史诗中,在爱恨交织中带动着中国经济的多元与蓬勃,KK在《失控》中写道:“纷扰维护着世界。”正是在无数的困局之中,才能获得生命的真知和光芒,正是在难解的形势之下,才能获得破壁的勇气与决心,六七十年代的“逃港者”,改革开放的时候又回来,八九十年代的创业者,一贫如洗又义无反顾,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摔了一跤又一跤,爬起来,继续跑,没有一个心怀梦想的人可以被束缚。
纷扰之中,又将跃出怎样的大鱼,来搅动世界的波澜?
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历史是本影集,时光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昨日的叛逆,会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供养”成明日经典。所不同的是,点燃的光芒将渐渐烧成灰烬,人们则越来越少追究光芒被点燃的起源。
每一次制度的变革和机遇都给每个人太多的机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可惜我们想要的太多,以至忘记了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
我们也许真的应该在30年的门槛上重温当年出发的目的:这个国家要实现复兴,这个民族要摆脱贫困,这块土地要重回全球化的怀抱,这里的每一个人要享受平等、民主的普世权利。
熟睡的狮子终究要醒,以什么样的姿势,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站起来,其实一直是我们的初衷。
感谢作者重温旧梦,让我们重拾情怀!!
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四十年企业史,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经济史,四十年中国当代体制改革史,四十年中国人奋斗史!内容比较详细,记录的全面而且相对深刻,对很多已经发生的事情也是有较全面的分析和解释。四十年发生在中国富人阶层或黑或灰或白的财富积累都有涉及,相较于西方国家相比,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也是相当突出的。但是相对于全社会层面的问题,相对涉及较少,社会发展的矛盾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已。当今中国社会,严格意义上来讲,阶级固化已然形成,先富带后富最开始是一句口号,现在变成了先富的成了后要富的人的最大阻力。既得利益者掌握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当然社会进步的意义是不容否定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哈哈,又说多了,感觉吧,四十年最成功的企业该属华为了吧,不仅挣了钱,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行业核心科技。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