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3)篇

(2019-05-20 14:07:00) 读后感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

作者:萧红

《呼兰河传》《生死场》原版完整珍藏!萧红105周年诞辰纪念典藏版!正版突破300万册的文学经典!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9位!新增精美手绘插画!“人生除掉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鲁迅最欣赏的女作家,萧红真正的巅峰杰作。本书以1940年出刊的定本《呼兰河传》《生死场》为底稿,精心编校,保留原汁原味的萧红特色;新增11幅手绘原创插图,再现火烧云、后花园追蜻蜓等经典文学场景,画面优美温馨,彻底还原小说故事背景。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在线阅读地址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包括了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的两部代表作,回忆录《呼兰河传》和中篇小说《生死场》。二者虽然体裁不同,萧红亦用了全然不同的笔调——一者轻快诙谐,另一者沉重压抑,但二者却似完美承接:这起落正寓意了日本侵略、伪满成立前后东北乡村的强烈反差。事实上,两部作品皆为日本侵华之后创作,所以这两部作品的起落反差一是萧红作为作者的用意,二是这本书主编作为知音的用心。《呼兰河传》记述了萧红儿时的记忆。出生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的萧红有着慈爱她教育她的祖父,于是儿童时的她能够以童真的、轻快的、懵懂的、但又时有洞见的目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那时的乡村是简单的,平静的。萧红全不避讳地举列着人们愚昧狭隘迷信自欺欺人的种种,但她也拥抱着乡里淳朴与坚韧,这些元素共同交织轮回在呼兰河畔乡村的血液里。但《呼兰河传》的最终,转眼20年过去了,日本人来了,祖父去世了,父亲逃难了,呼兰河的命运将如何?作者该何去何从?文章戛然而止。继而,《生死场》开幕,鲁迅先生的序在开篇便渲染了沉重的颜色。《生死场》讲述了一个平静乡村的生死轮回如何被日本人的侵略打破。《生死场》带给我很多震撼,这来自于萧红的细腻笔触加之白话文特有的表现力。比如下面一段,写着庄稼汉为着拯救家园离乡加入义勇军时的悲壮:“开拔的队伍在南山道转弯时,孩子在母亲怀中向父亲送别。行过大树道,人们滑过河边,他们的衣装和步伐看起来不像一个队伍,但衣服下藏着猛壮的心。这些心把他们带走,他们的心铜一般凝结着出发。最末一刻大山坡还未曾遮没最后的一个人,一个抱在妈妈怀中的小孩他呼叫‘爹爹’。孩子的呼叫什么也没得到,父亲连手臂也没摇动一下,孩子好像把声响撞到了岩石。”这篇文章也更让我认识到白话文是不能用听不可浏览只能细读的,因为每篇白话文都是一场文字的建筑实验,其中许多文字组合脱离了惯用搭配以至于显得生僻,但在大师的手下却展现出恰如其分或者别开生面的美感,需要细细品味。萧红的创作集中在20岁年华,31岁便早早离世。不禁想到最近读过的近代女作家勃朗特姐妹、樋口一叶都是在30岁年华离世。细腻的女性大概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尤其是在那旧时代里。燃烧的文字闪耀着她们,也透支着她们。创作是艺术,是美,但对她们,也是一种献身。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 第(2)篇


那天晚上德国被韩国2:0淘汰,心灰意冷,熄灯躺在床上脑子里忽然出现一句话“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咂摸着这句话又一时想不到从何而起。第二天,在微信读书的限时免费里就看到了萧红这本《呼兰河传》,天意吧。

这是第一次读萧红的文章,却惊喜地发现《呼兰河传》真的是太好看了。

这本书一上来用很长的篇幅在写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直到推进到整书的三分之一以后才开始进入故事正题。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写法,没有一定的功力大概是不敢这样做的。因为稍不留神就会枯燥乏味的一塌糊涂,只是到了萧红这却显得那么举重若轻,慢条斯理中呼兰河的样貌习俗甚至是陋俗和生活背景已经潜移默化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了。而要讲的故事,或者说是回忆也好,一般人写朝花夕拾题材总会用写书时的状态去写曾经的事情,所以难免会见到一些阅历的东西。然而萧红并没有这样做,萧红别出心裁地用儿时的视角来记述着曾经的这些人和事。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对于事件的揭露和表达是十分实用的(想一想《皇帝的新装》),而初读起这样的写法更是感到既新奇又畅快。民国四大才女果真名不虚传。

至于发出“人生何如,为什么这样悲凉”的《呼兰河传》,其实只是在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几乎每个人都是不幸的,可是日子总得安安静静的过。再有就是萧红对于世态炎凉的观察和讽刺有着和自身天真的她完全相反的老练,完全是用一支冷笔写就的悲惨世界。正如我读《团圆媳妇》那章心生的烦躁与痛惜是和读《哭泣的骆驼》时的感受一脉相通的,而且读这本时更是如鲠在喉的难受。《哭泣的骆驼》中三毛是用倾注了感情的一支热笔在写,感性地表达中也顺带着替读者宣泄了一部分的悲伤。可是萧红不会给读者这样的机会,所以情绪只会在胸口不断淤积,而淤积到最后便只好“苍凉唱大风”了。就像德国队自从希特勒死后就从没有缺席过世界杯八强,然而却在那晚倒在了小组赛。人生何如,这般悲凉……

最后,美中不足,或许是编者觉得一部《呼兰河传》太短了,所以在这本后面又加了一部《生死场》,于是只能打四星了。也不是《生死场》不好,只是添在这里做为大餐之后的饭后甜点实在是不够甜,反而更是苦不堪言。不忍猝读,就不提了……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 第(3)篇


呼兰河传有两篇,第一篇《呼兰河传》,第二篇《生死场》。

两篇都是作者十分细腻入微波澜不惊的语言。

《呼兰河传》里孩子的眼光观察到周围的世界,这和《芒果街上的小屋》很像,一开始确实也像,穷困但也还清新有童趣的世界。萧红观察很细腻,文笔朴素而吸引人。但第五章小团圆媳妇的生命历程就太惊悚了,后面的人物也消沉,好像呼兰河的人们,对于人的生死都那么不在意,死了就死了,还不如一只鸡一头猪活得有价值死得有仪式感。这让我又想起《湘行散记》那些掉进水里被冲走就没了的人。死人太平常了。而呼兰河的人和人也是互相杀的,好好的小姑娘就给折腾死了。想想现在可能也只是换着方式裹上糖衣真折腾,好可怕。

《生死场》里的生死就太虐心了:乡村人自己杀死自己,然后又是日本人。女性是这个生态链的最底层。男人呢,与妹儿无能。人一个个的死,感觉《活着》都是学它,《活着》都死得没那么惨。看到最后,我想要么不要再读下去了,要么就赶快看完,再也不看了。终于咬牙切齿坚持到底。大白天的读完,都觉得周围黑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