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肯传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4-11 20:15:11) 读后感
作者:戴尔·卡耐基
《林肯传》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不断创造“人类出版史上奇迹”的戴尔·卡耐基的传记作品,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全译本,描述了林肯这位平民总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困苦的童年岁月、坎坷的求学之路、不幸的婚姻生活、忍辱负重的白宫生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神情忧郁、始终在痛苦中挣扎却能保持品德高尚、满怀仁慈之心的伟人形象,他那在坎坷中百折不挠的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成为人类历史上搏击人生的典范。
林肯传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是这篇散文诗,林肯在悼念南北战争将士而写的演讲稿,找到原文附在下面。
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place for those who gave their lives that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not dedicate, we cannot consecrate, we cannot hallow 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
、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林肯传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林肯传》
人们也许“熟悉”林肯,了解林肯的故事以及生平,但是本文作者戴尔·卡耐基想给读者还原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亚伯拉罕·林肯先生。作者来到林肯的故乡,感受自然的气息,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感受他的所思所想。
“自由和联邦,无论从前还是将来,都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政治、奴隶制注定与他命运挂钩,并穷极一生为之奋斗。当他第一次看到被鞭打的奴隶时,也许这一切就在潜意识里扎根了。
除了政治,他的感情同样不幸。“从那远方的窗中,闪出何等温柔的光芒!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人生中的第一缕阳光带来了幸福和初恋般的甜蜜,但是这一切伴随着安妮的死结束了,成了林肯心中隐隐的伤痛。就像漫漫长夜中做过的一个甜蜜的梦一样,梦醒时发现自己泪流满面。而对于之后的妻子――玛丽·陶德,简直是林肯一生的噩梦,这样的婚姻生活无疑是一种束缚,没有温情没有关怀,只有争吵和喋喋不休。
然而我对他最深的记忆,应该停留在他这一生深深的忧郁之中,出身贫寒,善良,天生对弱者富有同情心的他,没有快乐过一天。也许死亡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因为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这一生,童年生活,痛失初恋,前期政治失意,伴随一生的不幸婚姻。以及南北战争期间,战争带来的焦虑和创伤,民众的舆论压力,政客的攻击,最终让他不堪重负,然而让他最终坚持下来的便是他内心深处高贵的信仰。
这一信仰解放了几百万黑人奴隶,就南北战争来说,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战争带来的都是国力损耗,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只有这种旧制度彻彻底底的毁灭,才能让另外一种新制度在它的废墟上成长起来。农奴的存在,不仅在道德上是对人类的犯罪,也同样影响美国联邦政府的统一,对于迈入工业文明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阻碍和历史的倒退,所以它的毁灭是必然的。
林肯传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在中山公园地铁站里看完了卡耐基版本林肯传的最后一节。其实这一次的阅读过程并不是很好,并不是译文水平的问题,而是:首先,文章中传达出的尽是悲苦气息弥漫;其次,在一些无关主旨的内容上花费过多笔墨(刺客的逃亡、林肯夫人的刻薄)而对于林肯一些人生重大转折刻画太草率;再是对林肯人格魅力的提炼不够。不是说戴尔卡耐基不是文学大师出身,就对他敢于执笔传记文学带有偏见,而是啰嗦冗烦的文字背后,并没有做到对林肯一生的客观陈述,还是带入了诸多创作者本人对人物的看法。之前对于林肯的认识,是源自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也来自于卡耐基的著作):林肯把一封对一位将军的严厉斥责的信件一直压下不寄,直至身故后才为世人所知,他的理解:“如果我处于将军的位置,可能我也会做出同样糟糕的判断与决策”。这表现出的设身处地的考量与隐忍,是非常人所能做到。而他那位压制打击,让他成为美国政要社交圈笑柄的总统夫人“居功至伟”。如果你身边的女性,用包容、温柔、理解的心态对你,那么恭喜你一生的幸福;如果反之,那么也不用灰心,你的际遇不会比林肯更差,那么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总统,也许也能造就一位更加优秀的你!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