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山而居(全新修订版)读后感2000字(3)篇
(2019-01-01 04:05:36) 读后感 -
作者:二冬
《借山而居》(全新修订版)收录80后诗人二冬,在终南山上创作的近70篇散文作品。内容始终围绕他在终南山所发生的趣事,“有叫作凤霞的鸡”“有叫作幼婷的鹅”“有叫作郑佳的狗”“有自己的小菜园”,“有自己的诗歌与画的王国”。除此之外,还有他在山上,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对爱情与亲情的见解,对隐居这一选择的全面阐述。他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人喜欢城市,有人喜欢乡村。可是对他来说,人群才是最让人畏惧的东西,他不能没有自己的桃花源。此次修订,增补新文章15篇。
借山而居(全新修订版)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人是群居性动物,依赖于群居但又被群居毁掉“本我”,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孤独一人时,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内心都清澈如许。
两年前,我深深地痴迷于隐居,痴迷于内心的无欲、自由、闲淡。那时我在贵阳,身边无家人朋友,深切的孤独感层层包围,那时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做个隐者或是找个小城无所事事自在的过一生。
后来回到西安,没错是我的地盘了。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多到安排不过来的朋友聚会玩耍,熟悉且热爱的城市,孤独感在一瞬间消失了,一起消失的还有我超然物外的思考力,无欲无为的“本我”。内心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但身处热闹幸福中,哪有时间访问内心?只是偶尔会怀念在贵阳的闲适孤独。
读这本书,像是作者与我讲述,每一句话每一细节都能触动内心的“本我”,让我不禁想起两年前的我和那时的孤独情愫,对比现在的生活,学会了理性分析和克制,明白了现在的我无法同两年前的我对话了,因为不在一个频道层次。纵然那时的想法依旧是现在的向往,但又与之前有很多不同。之前太理想化,太英雄主义,如今能踏实落地,也更世俗化了。
一直以来,想好好总结反思下我近两三年的变化,知道内心发生着重大变化,但又没认真思考因何而变。如今看来,大概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就顺道借此机会总结下吧。
心无超外之物,一切皆由心生,内心的想法决定思想的变化与高度;思想又是世界观的基石,变化与高度塑造着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指挥行动,行动验证内心所想。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而一切事物的原点皆是内心所指,皆是“本我”。
借山而居(全新修订版)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我会弃书,也会心无旁骛的只专注一本书,可能是急躁以及有趣的东西太多太杂,反而不能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我偏爱这种令人放松舒服的散文,所以在睡前总是会看,又担心自己看的太快,这本书一下就没了,就像好吃的食物想慢慢享受的心情。
隐居山林,最近有和朋友谈起,两人心中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景,归隐不仕 不困俗世 专注万物 专注时间 感受生命 细节 以及找回心底所剩不多的灵蕴 ,不得不说,人世间的的俗潮太急太快的打在我们身上了,年纪轻轻就身披许多枷锁,我有时候是不愿意接受的,可是也没有法子,就只能承受。
书中作者的生活,令我向往,修的一身闲适,不理人世纷扰,动物 植物 山林 土地一切都那么珊珊可爱 灵动自然,我也想像作者一样,可也深切的明白只能想一想,作者说,年轻时候住山和老了住山,其中的性质是不同的,我非常赞同,并且佩服作者,这世上总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情。
我也想归山林,但是我一想到我不会接电又怕蛇,我就放弃了。
但这仍是我向往的生活,也希望某一天能鼓足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借山而居(全新修订版)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朋友推荐的书。周末一个人静静地看,感觉好像是在和二冬通信,有种莫名的亲近和熟悉感。也曾幻想过“隐居”,很多人都曾有想过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渐渐自己发现无需刻意远离市井,我的房间就是我的宅院,一个人想听歌听歌想关灯关灯想吃饭再煮点东西,阳光晒进来就坐在窗台看书浇花睡觉逗一楼的猫,偶尔有外面的声音就像路人途径我的庭院。时间是静止的,或者说是被缓速拉长的,周边的一切放大了清晰可近,都有了生命,和我一样脉搏跳动,内心向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靠近。繁杂的尘世,我们都是被教化的产物,被环境被他人被经验被书教化,遵循着这些“规律”看似一步步踏实奋斗,但内心总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离自己想要的自由越远。二冬说他不是先攒够钱再考虑怎么过,而是先考虑怎么过,再考虑怎么过得更好。就像很多背包穷游走遍天下的驴友一样,也是我羡慕的对象,有时候想想,羁绊太多反而容易错过,很多事情不是等条件成熟了仍在原地等你的,延迟满足有时候或许更让人兴奋,但有时候也许就是一辈子的错过。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