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1-20 00:15:13) 读后感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在线阅读地址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本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结尾。我们总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或者是做某事的意义,常常陷入苦恼的思索当中而不得解。又或者暂时的茅塞顿开后又因各种原因再次陷入循环往复的思索。然而作者很明确“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就解决了。

在接触本书之前,是不知道“心流”、“精神熵”、“最优体验”等词汇的。是通过书中诸多解释,加之作者的各种活生生的调查实例,以及一例例历史的经典,才渐渐读懂这些词语,已经不仅仅是词语,而是人类的心理状态的解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理解这些都很重要且必要,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去理清自己,引导自己。从快乐源泉、意识、构成要素、日常、感官、思维、工作、人际交往、挫折、到最后生命的意义来分章阐述。涉及面之广泛,足够我们一遍遍去解读,去实践。毕竟,我们有太多缺憾,有太多注意力需要我们去训练,才能抓住关键,努力每件事往心流走。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好书。最优心流体验是一种高级享受乐趣的忘我状态,如废寝忘食的沉侵画画,被文学作品感动到热泪盈眶。它不是浅层次的如按摩,美食,被赞美,睡懒觉,有钱了,这类肤浅的快乐体验。要达到最优的心流体验,必须具备内心有序的自我设定和驱动力,并能掌控外在表现的能力。如书中说,掌握心流体验可以用游戏化思维去处理,设定有挑战合理的目标,注意力集中,及时反馈,深情投入,控制感,忘我…类似攀岩,跑步等竞技活动的心智模式。反之:空虚,迷茫,焦虑…这是一种内心无序的状态表现,称之为精神熵。想起叔本华说,人生就像摇摆的钟坨在无聊和痛苦中徘徊,挑战度低了,无聊,目标高了,痛苦。只有学会掌控意识和行为的人,才会把握自己的生活状态,达到幸福的境界。记得窦文涛有次节目说他把一天内各种周遭的难题串联起来解决,竟有一种下棋的快感。同样的重复工作的流水线工人,百年老店的工匠,都能在平凡或复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流体验,关键在于内心机制的建立。总之最优心流体验像是一种修行吧。要积极接受当下做的事情并快速进入一种feeling。就像书中说,幸福不是追求的结果,是全身心投入的附属品。看完似乎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哈哈哈所以瑜伽,冥想,攀登,进入自动驾驶状态的跑步。。都很好锻炼人的意志,可以提升创造心流体验的能力吧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第十章)为心灵创造短时间的秩序并非难事:只要有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就能做到这一点。。。。但把这种状态延长为整个人生历程,就困难多了。首先需要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目标,即使资源已用尽,天公也不作美,生活险阻重重,我们仍觉得有必要投注精力。

点评。读这本书 过程之中 一直持续问这个问题。只是那时候 问得太早,作者那时候的关注点 只是把那个局部说清楚。就像性急的孩子 不断问父母 长大以后的体验。。anyway 很高兴作者最后这一章 对前面所有局部的整合。很多有益的建议 启发。

抱歉这个书评 异常简短。总觉得自己已经成为碎片,读书的时候 大脑异常活跃,以前读过的类似观点喷涌而出,但是放下书 心中茫然一片,什么都不复记忆。但是下次遇到类似场景 那些感触 瞬间自动复活,一切都不由我主宰。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