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2-25 17:15:26) 读后感 -
作者:罗伊·鲍迈斯特 约翰·蒂尔尼
《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是一本风靡全世界的心理学通俗读物。被拖延症困扰?面临情感纠葛?减肥总是反弹?控制不住购物的冲动?沉溺于社交媒体和在线娱乐?经常熬夜时间还是不够用?一切都与意志力相关!身处飞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诱惑无处不在,如果你想要控制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获得财富、健康、自由,意志力是不可或缺的钥匙。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后天因素中,意志力排在第1位。
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新年伊始的时候,很多人会许下“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愿望。可是执行起来的时候,为什么事情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就和我们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了?
比如,
安排周末看书,却打开电脑却玩起了游戏;
下定决心减肥,却控制不住伸向甜品的手;
说好了要早睡,却一遍又一遍刷新着微博……
这一切的发生,是不是都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那么,我们的新年计划是不是只能落空了,它还有实现的可能吗?
《意志力》一书认为,意志力像肌肉一样,经常锻炼就会增强,过度使用就会疲劳,这是为何人们会在一些时候难以抵挡诱惑的原因。
意志力竟然还可以锻炼!看到这个观点,一些意志力薄弱的人可能会松了一口气——这至少证明要提高意志力并非不可能呀!
《意志力》这本书就为读者介绍了合理利用意志力以及培养意志力的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意志力,能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中和生活上的计划。
这本书由罗伊•鲍迈斯特和约翰•蒂尔尼合著而成。罗伊•鲍迈斯特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450多篇科学论文,一直是世界上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心理学家之一。约翰•蒂尔尼则是《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作品曾经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物理联合会颁发的奖章。
--合理利用意志力的方法--
罗伊•鲍迈斯特告诉读者,我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会损耗。不过,意志力又像肌肉一样,长期锻炼就会增强。
我们经常从同一个账户中提取意志力用在四个不同的方面。
控制思维。比如在你有很强烈的动机的时候,用意志力来保持专注。
控制情绪。当然情绪是很难控制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调节自己的情感,应用间接策略来赶走愤怒或者悲伤。
控制冲动。更准确地说,是控制你面对冲动的反应。比如,你为了减肥刚跑完步回来,如果这个时候你路过一家蛋糕店,你就会容易有吃上一口蛋糕的冲动。
控制表现、效绩或者成绩。如果要求达到一定的速度和质量完成任务,最好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如果多项任务同时进行,也许你在一开始可以应付,但随着意志力的消耗,你做每一件事情的效率都会越来越低。
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消耗了更多意志力,那么你在另一件事情上能使用的意志力就会减少。所以,《意志力》建议,你可以选择在意志力强的时候做更重要的事情,或者一次只做一项改变。
意志力的来源,是卡路里。在缺乏葡萄糖的时候,我们会更容易被沮丧和愤怒控制,甚至被某些古怪的冲动打败。比如低血糖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与一般人相比就更难集中精力,也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你要确保你有及时补充足够的葡萄糖来应对短期的意志力挑战。最好选择吃低血糖指数的食物,比如大多数的蔬菜、坚果、水果等。
每天坚持做一些你能做到的小事,就能帮助你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比如,坚持每天写日记、坚持每天锻炼十五分钟。
学会量化自我,能帮助你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就关注已经完成的任务。比如,一完成一项任务,就划去任务清单上的一项内容。如果你想激发上进心,就去关注未完成的目标。比如,每天坚持你的梦想笔记本,提醒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公开信息可以帮助你把监控的任务“外包”出去。比如,你可以把自己的跑步数据分享给别人。
--培养意志力的方法--
增强意志力最简单的一个策略,就是集中精力去改变一个习惯。习惯一旦形成,能减少意志力的耗损。比如,要求一个很少读书的人每周读一本书可能很难做到,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这个要求则很容易做到。
思维水平更高的人拥有更强的意志力,他们更有可能放弃眼前的小利益去追求未来的大意义。培养长远的目标有利于自我控制。比如,跑步跑着跑着想放弃的时候,可以想想长期坚持跑步能让你获得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而不是一直埋怨眼前的疲劳。
善于争取他人帮助的人更容易培养意志力。加入团队能让你更多地去组织你的想法、监控你的行为、讨论你的目标。比如,当你下决心早起的时候,你可以加入一个早起群,每天在群里打卡。
设定明线能帮助培养意志力。设定一条明确、清晰、简单的规则,越过明线的时候,你一定会注意到自己越过了界限。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只能刷半个小时的朋友圈,这样只要刷朋友圈时间一超过半个小时,你就应该意识到自己又从工作中分心了。
--总结--
网络的高度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与此同时,我们的意志力则时时刻刻受到考验。一旦养成了正确的习惯,找到了适合的方法,自控就会更容易一些。当我们只需要较少的心智能量来回避诱惑的时候,自然就更有可能实现新年计划。
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现在读的较多的是一些社科类书籍,文学类的比较少,主要是因为我觉得社科类的书籍读完之后能让你对这个世界有一定清晰的认识,这样你才知道该怎样去与之互动,《意志力》就是这样一本书。虽然这本书中有些实验结论的严谨性,全面性有待斟酌,但是它改变了一个我的很重要的认识即:意志力对于人体来说也像肌肉一样,使用之后也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恢复,每个人的意志力是不一样的,人每天做的事情都在消耗意志力。而意志力在人体类是通过血液中的葡萄糖转换成神经递质从而给人提供能量。但这只是说明了人体意志力能量的来源,在不能改变意志力多少的情况下如何更高效的使用自身的意志力就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其实想想我们上班与休息时的不同状态就能知道一些解决方法。周一至周五我们总是能按时上下班,在上班期间的任务也能按时完成,而一到周末相比上班时人就懒散很多,给自己定的计划也很难去完成。其中的区别可想而知,上班时有公司制度和领导在监督我们,而且有很清晰的目标任务,而一到周末所有这样一切都可以躲避掉。这其实就是书中说的关于提高自制力很关键的两点:1、设定目标;2、监控。虽然是这简单的两点,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另外这其中还需要辅以很多的心理暗示。首先设定目标并非简单的将每天需要做的事记下来,譬如:看两小时书,去健身,这种模糊的目标,目标应该记录的更加详细:看完《意志力》第五章并做笔记,去北站公园慢跑9公里。因为当目标太模糊时,你会想到底看那本书或者去跑多久,这样又陷入决策之中,而当目标清晰时,不用怎么思考就会去行动。另外设定目标并非是设定去做什么的目标,还有设定自己不做什么对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很关键,这就是给自己暗示,想好当自己处于无法控制的局面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其次监控更为关键。譬如微信读书排名,有这个排名之后更加激励我去读书,因为好友排名就相当于是一个监控,每个人都知道你读了多少。因为当你一个人待着时,很容易因为个人的惰性而变得懒散,但是在一个群体里面,个人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自己所承诺的结果会被他人看到,这无形之中就给自己一个压力,相当于在公司的时候有领导监控。所以各种类似戒酒戒烟的互助团体对于一个人改变习惯是有帮助的。当一个行为重复很多次就变成习惯,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用太依赖意志力,但同时这种行为习惯会让你做其它事时也能坚持下来。就像我最近一直在跑步,虽然之前也在跑,但很懒散,可能一个月就跑四五次,但是最近一个月几乎每隔一天跑一次,这样坚持下来,现在感觉跑9公里很轻松,只是在四五六公里时需要坚持一下。而且这种习惯让我感受到一种坚持的力量,就像此刻我在这里写这篇文章,虽然刚开始写的时候有点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这种改变也是因为在跑步中提高了自己的自制力。
意志力: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如果你的着眼点在意志力上,你的问题,就永远停留在待解救阶段。咨询室里总是遇到因为觉得自己意志力不够而过来咨询的人们,有戒烟失败懊恼自己的,有考前看不进去书焦虑的,有控制不住自己脾气总跟人发火的。不是说意志力不可以培养,不可以训练,而是因为存在“努力反向效应”(the law of reversed effort),意思就是说,越努力越做不到。凡是需要调动“意志力”的,十有八九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若想获得自控能力,首先要放弃意志力这个东西。01决定我们人类行为的,是潜意识里的“期待”,而不是意识里的“意志力”。02越是需要意志力干涉的行为,越是你潜意识里想要去做的事情,这个时候,意识层面的“意志力”就一定会失败。例如你的意志力告诉自己要专心看书,但其实你的潜意识已经在控制你,让你去看手机、发微信了。03意志力越是较劲,潜意识受到压制的“期待”的能量也会增强。因此,意志力越强,与之抗争的“期待力”就越强,意志力就越快被摧毁,坏结果也就越快出现。自控的反面是失控,失控的自我,是你不了解的自我。从生物学角度,我们把大脑分为三层: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我们的很多情绪、情感、深层需求,都来自于边缘系统。在边缘系统中,杏仁核负责情绪的加工,而海马体负责记忆的生成。当你的“期待力”来自于脑干和边缘系统,而“意志力”来自于大脑皮层的时候,意志力一定会败下阵来。只有在了解自己,并学会协调身体里多个自我,不让自己跟自己打架,才能成功的控制自己,从而成功的影响环境。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