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5-26 04:52:06) 读后感

第九个寡妇

作者:严歌苓

《第九个寡妇》是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她的转型作。作品讲述了中原地区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在土改时期藏匿其地主公爹的传奇故事,时间跨越二十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传奇经历相结合,深远的济世情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相结合。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的能量和本原。

第九个寡妇在线阅读地址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好书。读完了。

主线明晰,副线繁密,纵横交错,枝繁叶茂。

大跨度时间,从抗日至改革开放前的八十年代,围绕王葡萄所生活的史屯展开几十年的生活史。

都说是寡妇门前事非多,偏偏这个王葡萄不但事多还挺能干。能干到什么程度?能干到窝藏一个死刑犯公爹二三十年!为此不得不与爱人翻脸,托养才出生几天的儿子并与各种爱她灵与肉的男人交欢、合离。

第九个寡妇是奇特的,奇特不仅在于别的寡妇都是抗日英雄,而她是疑似汉奸的遗孀,更在于她能干、纯真、永远的好身形、永远的睁大眼晴象孩子一样直直地看人。

她真而不伪。

她的能干,除了先天的聪慧、底层贫苦出身的坚韧,主要来自公爹自她八九岁当童养媳时的师徒式的传递和教育。

她之所以敢逆天窝藏这个死囚,有感恩的成份,但无论是她还是作者,都少有感恩的言语。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天秤的一端是公爹的性命,另一端是爱人和孩子,她舍弃的是后者,如果她选择的是另一端,或不做选择,无人谴责甚至无人知道)?她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王葡萄没有思想!作者当然得这么写,且因她就一个村妇、且是从来没有进过学校八九岁做童养媳长大才成亲就丧夫的寡妇!

只能说作者在隐喻和烘托的只是一个简单词:良心,人作为人的良心,最原始纯朴的良心。这良心,胜过这世间无数词语。

人得讲良心,感恩是动物都会的。作者或主人公或书中人物都没有这么说,但是,作者所有的情节,人的、动物(牛、狗、豹子、百年老鳖)的,无不证明这一点:动物善感恩,人要凭良心,否则必遭报应和唾弃!

这是我的一点即时想法。至于性,女作家视觉体验笔下的性,另议吧。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600字 第(2)篇

葡萄真是个真女子。从日本人从村里找八路开始,维护那个跟她性格不合的丈夫铁脑,与唱戏班患肺痨的戏子朱梅情投意合,和孙少勇相爱,从死人堆里救被判为地主恶霸的公公,得知是孙少勇为了前途打击父亲,果断生下孩子,送走孩子,拒绝两人的感情,明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为了这点真,这点犟,放弃甚至鄙视这种苟且偷安,不分公道仁义的做法。这么多人中,别人都觉得她疯,其实就属她一个人活的最明白。甚至到后来的春喜,就连喜欢一个人也喜欢的洒脱不羁,骄傲清楚,自我意识很强。从抗战到解放,从三年自然灾害到文化大革命,再到知青下乡,改革开放,历史再变,她都有自己的坚持和处世原则。外面如何动荡,都不如守好二大和自己的家。历史总是有相似之处,外界环境再多变幻,再糟糕,他人无论怎么分崩离析,感情纵然再不堪一击,命运哪怕再怎么折腾,守住自己的心,毕竟心安处即为故乡。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600字 第(3)篇

严歌苓太善于写人性和感情之复杂,好像把人心的曲曲弯弯都走遍了,把每个人咽下去的苦,藏起来的甜都能扯出来给人看。她塑造的王葡萄脑子缺根筋,不懂政治斗争,不会见风使舵,没有政治眼光和觉悟,但她深知人性,且怀怜悯之心,有着自己最简单的做人原则和最朴素的生存智慧,但她知道什么人是她真正不齿,什么人值得掏心掏肺付出。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人都会死亡,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有难言的苦衷,唯有活下去,跌跌撞撞或是苟且偷生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人是那么脆弱,却无比顽强,无论命运如何作弄,也打不垮人活下去的求生欲和决心。王葡萄那样的女人,是真正的女人,是进可攻退可守,进可无惧道德枷锁追求自己的幸福,退可保护自己的生活;是能屈能伸,可以柔软为男人洗手作羹汤,也可强硬忍痛抛弃亲生儿子,一切只因甘愿,这才是内心真正的自由。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