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读后感(3)篇

(2019-05-03 03:00:22) 读后感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作者:潘绥铭 黄盈盈

在潘绥铭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对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进行了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这本书就是三次调查的结果的汇总。本书深刻地揭示出,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很出乎人们的预料。本书囊括了“全性”(sexuality)的几乎所有方面,分为多个专题进行论述,不仅包括18~61岁的中国人的性观念、性欲、性生活、性技巧等,也包括婚外情、一夜情、找“小姐”等各种非主流的性关系,还包括14~17岁少年的性行为,更包括了“多元性别”与同性恋的情况。在每个专题里不仅发布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而且剖析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还从性文化的高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在线阅读地址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读后感 第(1)篇


说实话,写这本书的评论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在我们现今的文化氛围中,性仍然是一个禁忌话题,怎么想都可以,就是不能说。这本书是无意中给我推送的,没想到一时的好奇竟然把整本书读完了。这本书严谨、严肃且认真,相当于一个研究报告,水平可堪比博士论文级别,内容详实且真诚。作者潘绥铭是著名的性学家,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书中提到的“全性”概念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突破了传统的认知,可以从书中明显的感受到作者由内向外散发的强烈自由气息,有些评论简直是让人拍案叫绝,但也有些观点可能太超前,仍然无法理解与接受。里面提到的部分年轻人是冷漠远远多于宽容,现今社会年轻人看似对很多异类事物持不表态不反对态度,但并不代表他们是宽容这些事物,更可能的是“事不关己”的一种冷漠!

书中对于各种非主流性做出了很细致的思考,婚外情、一夜情、性交易……也是持相对接纳的态度,但对于性骚扰、性侵犯及暴力状态的性是予以强烈谴责。这种独立思考,自我建构的态度令我深往,我想,这也是自由的一种吧,世界是多元的,宽容与接纳就是我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的价值观。

总之,应该要感谢作者,作为一个小白,我也算是超前了。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读后感 第(2)篇


性之變,任重而道遠

這是一本性學專著。

對於性這個話題,大眾都是諱莫如深的。早前大學看王小波的作品時,知道了王妻李銀河,看到過她的一些言論覺得匪夷所思,也隨大流地嘲笑謾罵過一陣子。後來慢慢瞭解了性學專家在國內開疆拓土,實在不易。因為大眾的觀念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很多研究和結論。

本書作者被譽為“中國性學第一人”,沒有人會覺得性不重要。自己不去研究便罷了,但能接受別人去研究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性,一直是禁忌之地。普通大眾要有正確的性觀念,道路還很長。書中的很多思想和知識也是讓我大開眼界。最核心的應該是“寬容”,他人沒有違法犯罪,你看不慣可以,但沒有必要去竭力反抗甚至去傷害他人。

是看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才開始看這本書的,但是要做好子女的性教育,培養個人正常的性觀念,這本書是不夠的。

我知道,普通人要對性能夠正視並有個正常的性觀念是很難的事情。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读后感 第(3)篇


这本书看完对于两性之间会有更多的思考

1.一夫一妻的专偶制,一夫一妻白头偕老从古至今在人们的世界观里好像就是理所应当,可是细想下来,这也是思想固化的产物。

2.文化程度越高,获得幸福的程度越高,不仅包括物质,还有性等方面。我觉得这是属于开蒙的一种,我好好的认识这个世界,那我更能轻松自得的活在其中。

3.国人对性知识这方面了解匮乏,青少年性教育缺失,大人总以为小孩子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学坏。可数据显示,正常的性教育不会使孩子学坏,不健康不正常渠道获得的性知识对孩子才有恶劣的影响。

4.原来我以为性是爱的产物,可是笔者眼中两者是分离的的,性是生殖手段也是取乐工具。并不能捆绑在一起。

总之这篇文章会引领我们思考原本我们以为理所应当的事物。涉及面广,有理有据,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