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精装珍藏版)读后感2000字(3)篇
(2019-05-09 09:13:34) 读后感 -
资深拖延者兼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在这本充满哲思的小书中,佩里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得出的一套战“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少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拖拖拉拉不是罪。最重要的是,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不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毕竟,沮丧和罪恶感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精装珍藏版)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总计一下这本书提出的战胜拖延症的方法
1. 结构化拖延法。将待办事件按重要程度列一个单子,这样你为了避免最不想做的事情,就会把剩下的事情全部都做完,之后再强迫性暗示自己你最不想做的那件事很重要,最后就可以做完所有事
2. 不必完美主义。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
3. 为自己列一个to do list 。可以按照截止日期排序,也可以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4. 用音乐辅助工作。如果一件事很无聊,那么配上音乐可能就会好一点。
5. 限制电脑的使用。不要让浏览网页,刷微博这种事浪费了时间。
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能在我忍不住想上网闲逛的时候管住自己。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我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比如我饿了,或是过不了多久太太肯定会拉我过去干个急活儿,要么就是我已经感到了内急的前兆。
6. “ 平摊型人士 ”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把代办事件的东西立起来,放在一个个立着的文件夹里面。而少数“ 平摊型 ” 人士却喜欢把桌子划分为几个区域,再把所有的东西都平摊在桌子表面上,做完一个区域的事情之后,旋转桌子,就可以继续进行下个区域的事情。
7. 与没有拖延症的人合作。他们的工作效率会影响你,然后带动你克服拖延症。有时候两个拖延症患者一起做事情也会达到高效率。
8. 有时候拖延症可以帮你减少工作。可能你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在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某些事情而不用做了。或者是别人急着用而自己做了(这种情况其实不好)
这本书前面一部分内容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暂时战胜拖延症,但是后面的有些观点恕我无法苟同。只能取其精华了。共勉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精装珍藏版)读后感2000字 第(2)篇#2019年300本书#第30本《拖拉一点也无妨》约翰·佩里作者(John Richard Perry是斯坦福大学的Henry Waldgrave Stuart哲学荣誉教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荣誉哲学杰出教授。他在语言哲学,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领域为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要因为他在情境语义,反身性,索引性,个人身份和自我认知方面的工作而闻名。——来自网络)n看完此书有几点收获。1不要消极看待自己的缺点,不要总盯着自己没有做完的事情,尽可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已经做成的事情。2不要太完美主义而迟迟不动手,不如先立马做得差不多了再反复修改到趋近完美。3学会列每日清单,每做一件事情就划掉,这个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行动力和进行心理暗示,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事件。4作者推荐的好书《the happiness project》,我准备看。5 lazymeter.com这个网站可以帮助我们列清单。6作者推荐了一个网站,北卡州立大学的the writing center。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精装珍藏版)读后感2000字 第(3)篇一本短小且唠家常似的战拖书,却意外的安慰了我因为拖延症晚期而常常愧疚以及焦躁的内心。其一,作者告诉我,我这种拖延不是恶性拖延,是结构化拖延,我在拖延的时候也做了许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人依旧可以做出一番事情。所以不必成天为自己的拖延而内心纠结难受,接受自己,乐观一点,好好生活。其二,他用独特的方法教了一些我如何应对自己结构化拖延的方法,有些完全戳中我的自身情况。他不是指望我完全战胜拖延,而是利用自己拖延的特质去改善情况。这比起那些治疗拖延的书籍一下子想让拖延症患者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之类的猛药要现实可行的多。依旧很羡慕超高执行力的人,但是作为一个结构化拖延症患者,我也要提振一点精神,接纳自己这个缺点,告诉自己:never mind,我们慢慢进步!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