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记(精注插图本)读后感500字(3)篇
(2019-06-20 21:02:30) 读后感 -
作者:王实甫
该小说主要叙述贫寒书生张生与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相爱,最终张生始乱终弃,再娶,莺莺再嫁的故事。对于这一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张生,后人斥责他为“薄情年少如飞絮”。他对爱情不忠,反诬莺莺为“尤物”“妖孽”。元稹在这个小说中甚至以“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来美化张生的行径。同时,该小说反映出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
西厢记(精注插图本)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在红楼梦和牡丹亭里均多次出现的西厢记,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深入了解之后才得知西厢记的原型其实是唐朝大诗人元稹为自己的初恋而写的《莺莺传》也叫《会真记》。在西厢记里故事的结局是浪漫美好的,崔莺莺和张生最终相依相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在莺莺传中,张生最终还是抛弃了莹莹,奔向富贵名利场。偶然间翻开了元稹的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包含了真切的情感,不禁对他产生了探知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会有如此放荡不羁的一生?不是说一个人一生的真爱只会有一个吗,那为什么在元稹的身上看到了不同的答案?n元稹与崔莺莺相识在少年,才貌双全、冰雪聪明的崔莺莺让元稹一见倾心,分开后的很多年以后莺莺的一颦一笑始终深深印刻在他的灵魂里,这从其遗留的作品便可窥知。权衡得失,放弃莺莺而娶韦丛,也许是这一选择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的难以忘怀,在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元稹大概也是真的爱着崔莺莺的,但忧伤美好的初恋像春光一样无法羁留,他亦不过是陌上观花,所以心怀眷恋而不哀戚。所有的诗人都是一样,他们年年伤春复悲秋,却年年伤春再悲秋,是爱恋春光秋色,还是爱恋年年岁岁不期而至的情绪,谁也说不清。或许只是习惯了在某个时刻去做某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爱,有时候只是某个时刻的某种需要。那留下的那个人呢?n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为人津津乐道,元稹曾经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就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从而作的。她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对元稹也是百般体贴,对于生活的贫瘠淡然处之。数年后,韦丛因病去世,元稹对妻子一直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韦丛与他同苦七年,却在他即将飞黄腾达的时候离开了他,而元稹能做的只有祭奠亡故的爱妻,以及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思念。元稹和唐代才女薛涛的爱情故事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故事之一,虽然这场爱情是无疾而终,但正因为没有结果,反而更有“余味”。薛涛才貌过人,不但聪慧工诗,而且富有政治头脑。虽然身为乐伎,但心比天高。 与元稹第一次见面,薛涛就被这位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虽然最后结局依然是劳燕分飞,关山永隔,薛涛也能想明白,并不后悔,很坦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于是薛涛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三十六岁时续娶裴淑,亦为大家闺秀。他并不负情。“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不是负情之人可以写出的诗句。只是爱情,更像是邂逅一场盛景后,摆出的美丽苍凉的手势。这样看来,世间的情情爱爱大抵都是如此,何必太执拗。崔莺莺之后的再也不见,薛涛的脱下红裙换道袍,虽然让人唏嘘,但也令人敬佩。没有一种生活高于另一种生活,都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罢了。再好的猪油,时间久了也会变味,留有缺憾才最美!
西厢记(精注插图本)读后感500字 第(2)篇
犹记得《红楼梦》里宝黛共看《会真记》: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词句之美,沁香如此。想来这是古代文学的一大宗旨。即文句要美而蕴藉。有人赞《西厢记》,也是说它将整篇的情爱相思,描述得变化熨贴。但是现在语文学习的方向,已然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之辨,而且全全倾向于思辨性。今年普高的高考作文,讲的是文学创作应该偏向于读者还是内心;职高作文,针对社会性材料,思考何为人生。如果你用这种角度看西厢记,自然会发现很多负面作用。这不再是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宣扬,你会觉得张生是如此好色,看见人家小姐,就夜不思寝,食不甘味;崔小姐是如此作,一会春思荡漾,一会假作正经;老妇人是昏聩,大将军与叛军是用完就扔的片面角色,至于崔小姐的未婚夫,更是无脑少年脸皮奇薄,一个羞恼就撞树而死。唯一可爱的只有红娘,又猛又萌。怼起人来,神鬼无言。带着自家小姐私通,张生问是谁,答:你前世的老娘。帮着私相授受,嫌弃自己小姐太作,不直接递书信,只是放在台面上,小姐骂:小贱人,你怎么敢。红娘伏罪:不若送老太太自首。于是小姐嘴软。两人偷欢成功,老妇人发现,要对簿公堂了。小姐说自己害羞。红娘大概赠送了大白眼:当时我站在你们窗下苦等,你们在里面生命大和谐的时候,怎么不害羞?n这红娘,大概是怼神再世。上至嚣张跋扈老妇人,下至呆中藏奸酸秀才,乃至于买话费送的反派,虚拟人物尚书家小姐,嬉笑怒骂,无一不怼。我觉得她才是书中唯一主角。n
西厢记(精注插图本)读后感500字 第(3)篇
西厢记小结,词藻华美,结局圆满,节奏感慢,脂粉气重,好色多淫,故事俗套,无甚曲折,只过程还算有趣,最大亮点是红娘自不必说。结局虽圆满,尚不如会真记更自然,更动人心魄。读西厢淫词滥曲,情节不如牡丹亭之浪漫,语言不如牡丹亭之典雅,感情不如牡丹亭之丰富。故,西厢记比会真记犹不及,更不及牡丹亭。(当初看牡丹亭闹殇一出能看哭了。。写荤段子西厢记也比不上牡丹亭。。)总论,对西厢记评价不算很好。(王实甫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西厢记 商调蝶恋花 西厢记诸宫调 都是以会真记为原型的不同版本。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