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19-07-05 08:01:59) 读后感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作者:周鸿祎 范海涛

本书记录了周鸿祎先生从幼年时代开始,直到今天四十余年的传奇经历。周鸿祎先生的成长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从90年代上大学期间在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再到离职北大方正后创立3721;从与CNNIC的战斗,到成为中国雅虎的总裁;从互联网第一口水战,到改变互联网格局的3Q大战;从免费杀毒到360成功在美国上市……勾勒出了一位互联网老兵近二十年的创业江湖路。同时本书也披露了许多大事件之后不为人知的背景与真相,大量的事实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公众面前。通过记录这一次次关键的转折点、分享创业历程中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周鸿祎先生将其中的艰难坎坷、酸甜苦辣娓娓道来。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在线阅读地址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书里作者的自我反省是全书的一条价值线,因为是自传者亲身经历的实例,整本书强调成功少,直面问题多,足见作者的智慧和勇气,所以对读者来说应该还是很有阅读意义的。书中亮点挺多,这里挑两个有趣的说说:

1.专注是好事还是坏事

        书中多次提到,作者由于不能专注于眼前的事,导致猴子下山捡芝麻丢西瓜的结局时有发生。如,

  • 做反病毒卡时——“我当时研究了很多软件,我自认为见多识广,所以就变得不够专注。”

  • 做创意系统时——“不专注的毛病又开始显现出来,我又想汉化别的软件,创造新的赢利点,希望能够用别的业务来带动公司的销售。”

  • 做邮件系统时——“当时的我们,正在犯这几个错误。不专注的问题在做这一款产品时又出现了。”

        然而,书中又一再强调,作者由于太过专注于眼前的事,导致眼界被限制,对机会的敏感性降低。如,

  • 做3721时,与搜索业务失之交臂——“…黄金网址的拍卖也给了我一个商业模式方面的提醒,但我没有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号,从而让企业及时转型到搜索引擎的模式上来。当年的我太醉心于自己的想法,不认为3721的本质其实就是搜索引擎。”

  • “当我日后见证搜索引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时,我追悔莫及,尤其在看见后起之秀纷纷赶超3721时,我对自己的固执懊悔莫及。”

        哈哈,话都让他说了,不专注出问题,专注也出问题,那可怎么办?是说这事专注那事别专注,还是说,彼时专注此时别专注?这点作者在书里没说,不过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倒是给过解药——“一流的智慧,头脑中能包容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且并行不悖”。我想,现在的周总应该已是一流的智慧了。总之,认知这东西啊,有范式没范本,方法论比方法更重要。

2.上面说得是好的,再说个缺点吧,也挺有趣的。

        尽管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其文学性,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吐槽文笔——这文笔,不是一般的一般。不另举例了,光上面引用的几句原文就可见一斑。如果说这是初中作文的水平,不知道初中的孩子们能否同意。我估摸着,这书就是周鸿祎先生一些口述的音频直接转的文字,然后编辑也只是修改了一下错别字而已。嗯,差不多。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剩下的部分。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一直看下去直到看完,像《腾讯传》、《创业无畏》等等,这样的书比较少。很多书我都是逼着自己看完的,都是本着看完之后可能能学到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心态看的。虽然周鸿祎的文笔跟吴晓波比,逊色了不少,也少了些许感性,却多了更多激情。周鸿祎天赋秉异,年少时便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但他却一直都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毕业后的一连串创业虽然最后都已失败告终,这个过程却让他成长很快,让他见识到了商业的残酷无情,锻造了他更佳的品质。这是他后来能把3721做的颇具规模的基础。他从一个狂热的技术狂人,变成了一个懂产品、会管理、懂营销的更全面的创业者。他这样个性突出的人,注定了3721被雅虎收购之后,与雅虎这样不懂中国的跨国企业冲突不断,让他煎熬难当。所以一年后就从雅虎中国离职了。“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n在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中,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被对手打败,却很有可能是被自己打败。外界的不认可,内心的不坚定,自我的不自信,才是摧毁你的那根稻草。辉煌的光明,从黑暗中来!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之前对周鸿祎的了解就是停留在360老大这个称呼上,3Q大战的时候我还在上本科,感触不是特别多,那会儿对腾讯和360印象都不怎么样,一个老爱抄袭一个各种强绑,3Q大战对于我来说就是两个坑货互撕

读完这本自传,对周鸿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身上有理科生程序员的鲜明特点,聪明,爱捣鼓,对技术执着追求可以说是痴迷,这些优点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他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一路摸爬滚打到如今成为大公司的领导者,性格的特点基本也提现在了个人和公司的发展上,这里想到了亮剑里李云龙说的,一支军队的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一任军事长官的性格决定的。当然现在管理公司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大领导的性格对公司的价值观和未来发展肯定是有很大的影响。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