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微尘里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2-15 19:13:10) 读后感 -
作者:木浮生
人气作家木浮生睽违三年温情巨献。《良言写意》后再创经典。世界上有一件令人心动的事情是,你原本以为不会靠近的人,竟然爱上了你……倾注了青春期所有憧憬写下的那封告白信,却阴差阳错地被另外一个人收到了。那一晚,一个越洋长途让曾鲤深深记住了这个人——艾景初。自卑如尘埃的曾鲤,曾以为自己再也无法提起勇气去爱一个人。所以面对两个人之间的暗流,她无视,逃避,退让。直到他逼迫她给他一个答案:“曾鲤,你的心还在吗?”“如果还在,我要拿走它。”
世界微尘里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李商隐的这首诗《北青萝》。
在这广阔世界里,我们都是一颗微尘,何其有幸,才能如男女主这般,遇到合适的那个人。
开始觉得这本书节奏太慢,但是慢慢才发现,这种细水流长的感情多么的难能可贵。
艾景初和曾鲤都属于话不多有点慢热型,但是看清自己的感情,知道曾鲤是“Carol”之后,艾景初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曾鲤也没像以前那样胆怯。想起了那一句:“亲爱的,你只需要走出第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走。”
像书中说的,爱情真的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有些人远远看着时让人心动,但是在一起之后却不一定适合,像于易和曾鲤,一旦有一个人没有经受住时间距离等因素的考验,就会以失败告终。 而艾景初,成熟沉稳,他一直陪着曾鲤成长,告诉她 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兜兜转转,不过“原来你也在这里”。
爱情需要耐得住热烈过后的平淡。热恋期都可以体贴入微,但是若想长久相伴,是要经得起平淡生活的考验,所谓“稳稳的幸福”。
愿我们都能遇到那个合适的人,那个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光亮和希望的人。
世界微尘里读后感600字 第(2)篇
这两天看了木浮生两本书,是姐妹篇,另外一本是《独家记忆》。故事都很简单,但文笔细腻,感情循序渐进,阅读起来很流畅。看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文字段落精细地打磨,可以说是非常精致的故事了。
两段故事的男女主家庭都不怎么幸福,于是遇见彼此都是生命中的亮点。一开始的感情都是小心翼翼,到后来豁然开朗。作者后记里提到的这句台词:
——如果我说我爱你又会怎样?
——就像在明亮的房间里点燃了烛光。
这句话在书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也许也是作者的灵感来源。
相较于《独家记忆》,我更喜欢这本。可能是在这本中描写的两个人的感情更加细致,每一分感情的增加都有迹可循。看《独家记忆》的时候,其实慕承和为什么喜欢薛桐不是很清楚;半师生恋其实也算不上的题材总有些接受障碍。而看这本《世界微尘里》时,就是两个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由于某个人某件事有了正常交流交往,无意有意中产生感情,故事穿插回忆,将两个人的渊源娓娓道来,看着很舒服。
写了这么多,只是是因为以前看了些参差不齐的文章,现今想到对比起来感慨了一下。
世界微尘里读后感600字 第(3)篇
《世界微尘里》和它的姊妹篇《独家记忆》真是少有的接地气的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不复杂,又不夸张,真真是八零后孩子们或多或少会遇见过的回忆。我是这么觉得。这套书读了两遍,第一次大概一本书7个小时的阅读时长一天内完结,第二次在十个小时以上,读了两天多。十五年前,我读过人生中第一本小说,是一个叫陶萍的作者写的,名字叫《十年》。后来忘了在哪里看到说,它可能是一本半自传体小说,那时候年纪小,没经历过也没见过什么人事,看那个故事充满了疑惑却印象深刻,在未来的几年里都影响着我对周围人事的看法,直到结束所有学业。总是会回忆起这个故事。直到我后来又读了《微尘》,那种感觉仿佛又回来了,但这个故事给我的不是影响着我对人事的看法,而是让我想起来那些过去的人事,像是把生活,或者是某一段时光缩印,在你的脑子里润饰一番,然后走马观花。如果问关系,大概就是《十年》在启下,而《微尘》在承上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