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读后感(3)篇

(2019-01-08 01:25:36) 读后感

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

作者:大卫·亚当

本书作者融合了科学、历史和个人回忆录,探讨了这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并驱使着数以百万计的人走向痴迷、强迫以及怪异的思维陷阱。大卫·亚当,已经忍受强迫症二十余年,这是一本真诚直面自己病情和经历的书。是什么导致埃塞俄比亚姑娘一块一块地吃她自家的墙壁?一对兄弟又为什么会被自己所搜集的堆积如山的垃圾压死?在何种情况下,某个无害的想法,会从夏日晴空中的雪花,变成致盲的暴风雪?借鉴最新脑部研究成果、各类病例及他们的治疗研究,对于什么是正常、什么是精神疾病,这本书将挑战你思考的方式。

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在线阅读地址

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读后感 第(1)篇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有强迫症”,比如总是反复洗手、出门后不放心,又跑回来检查门有没有锁好,煤气有没有关好,还有些人,总是要求家里的物品必须要摆放在固定或者对称的位置、手机app上的新消息提示必须全部点开、外出走路必须走直线、看电视一定要追完最后一集等等。


最近看了一本书,就是专门介绍强迫症的,叫做《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书里指出,强迫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在2%到3%,它在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中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是抑郁症、焦虑症和成瘾症。




一般人认为强迫症是一种“行为怪癖”,但这本书却指出,强迫症给人带来的危害,其实比人们想象的要更严重,因为强迫的念头一旦产生,就会像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想停却停不下来。


比如在埃塞俄比亚,有一个叫贝拉的女学生,她的脑海里无时无刻都在想着一睹墙。她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这个稀奇古怪的想法,但又克制不住,整个人都处在巨大的焦虑之中。


为了缓解这份焦虑,她开始慢慢地啃这堵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她17岁的时候,她把墙啃掉了8平方米,吃下的土砖超过半吨。这导致她的胃部肿胀、腹部经常抽搐,体内还长满了土里的寄生虫。


你是不是觉得上面这个强迫症属于极端案例,但其实它的严重程度也只算得上是中等,比这更严重的强迫症还有很多。




1、强迫症是怎么产生的?

强迫症之所以会产生,首先源于强迫性思维。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大卫总是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于是对于一切有血的东西都充满恐惧感,因为它会不由自主地联想那些有血的东西都可能来自艾滋病人。


有一次,他去游泳,走到泳池旁边的台阶时,脚后跟不小心被划破了。


他去洗手间,用纸巾擦血,擦完之后扔到垃圾篓里。过了一会儿,他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他是担心那张纸:“纸是干净的吗?纸上会不会有艾滋病人的血迹?”


他赶忙去翻垃圾篓,但里面的纸太多了。为了不漏掉任何一种可能性,最后他索性把整个垃圾篓里的纸巾都带回了家,然后一张一张检查确认,直到没有看到血迹,他才真正放心下来。


在这个案例中,大卫的强迫症首先就来源于他的强迫性思维,他怀疑自己用的纸上有艾滋病人的血。为了打消自己的疑问,他需要排除一切结果,即便有些行为看起来很荒唐,即便某些事情发生的概率只有0.1%。只有当他百分百确定,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时,他才会安下心来。




那么强迫思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精神科医生的研究,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无时无刻产生各种想法,比如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抢钱的想法,有四成的人有过从高处往下跳的冲动,还有五成女性和八成男性幻想过陌生人的裸体。


这些非理性的、不请自来的“侵入性想法”,就是强迫思维的源头。它不仅是不合时宜的,同时与正常的、健康的自我相互排斥。


你可能会说,每个人都会产生侵入性想法,难道每个人都是强迫症患者吗?


区别就在于,如果这些侵入性想法是一闪而过的,那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人们被这些念头所吸引、所缠住,那么它就很可能会诱发一些强迫症行为。


2、为什么强迫症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

关于强迫症,很多人搞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越不去想一个事物,那个事物反而越会频繁地出现在脑海里,把自己困得死死的。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上的“白熊实验”可以给我们答案。在实验中,有一组学生被告知“不要去想白熊”,结果这些参赛者的脑海里全是白熊,甚至比那些要求“去想白熊”的学生还要多。


这个实验说明,如果一个人越压抑某个思想,这个思想不仅不会消失,反而还会以更强大的力量反弹回来。有过减肥、戒烟经历的朋友,肯定对此深有体会。


一个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这倒是说得过去,毕竟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着。那我们的行为也很难控制吗?




比如一个人反复洗手、频繁检查门锁。难道只检查一遍不行吗?为什么在确认之后,还要不停地再次确认?难道强迫症患者有“失忆症”吗?


没错,强迫症患者的记忆力确实很“糟糕”,当然这里所说的糟糕并不是真的指记忆力缺陷,你如果问他们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昨天干了什么,见了什么人,他们都记得很清楚。


只是对于强迫性行为,他们好像真的“失忆”了。他们往往会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记忆不确定的时候,会跑去检查;不断地检查,又会使记忆变得不确定。


就是因为他们检查的次数太多了,今天忘了是否锁好门了,跑回去确认,第二天又这样,第三天还这样,导致他们自己都对记忆的真实性都产生疑问了。反复检查,弱化了他们对自己记忆的信心。


另一方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强迫行为是压抑的结果,一个人所做的和他心里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人过分地喜欢干净、排斥脏东西,那么它的潜意识可能是喜欢脏东西的。但因为肮脏的东西是不被接受和允许的,所以他们就通过清扫、洗涤来赶走它们。


一般来讲,一个有身体洁癖的人,同样会有精神洁癖。有些人不停地洗手,其实是在洗涤心灵层面的脏东西。


洗手这个动作也可能有双层寓意,一方面它满足了一个人内心里脏乱的欲望,而另一方面,他又通过洗手冲刷了这份肮脏,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内心重归平衡。


当然,目前心理学对于强迫症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所以对于不同的强迫症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3、如何正确应对强迫症?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强迫症,即便是比较轻微的强迫症,也会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有些人对微信上的那个“红点点”有很强的“执念”,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要去查验是否漏点了什么新信息,这就导致他们无法专注工作,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那么如何克服强迫症呢?


(1)识破“非理性强迫想法”,用理性思维分析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强迫症患者都容易“想太多”。他们有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会增加强迫症产生的几率。


第一种是对危险和个人责任的放大。很多强迫症患者认为,如果不按照某种仪式完成某些动作,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如果走路不走直线,家人可能会生病,或者自己会发生车祸等等。


第二种是完美主义和无法容忍不确定性。有相当一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对秩序表现出了高严苛性。比如,他们会把每个物品放在固定的、合适的位置,这种强迫性的“各归各位”就像一个严谨的、牢不可破的“围城”,他们只有在这样的围城里才感到安全和舒服。但凡有一点点变动,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同样,他们对确定性也非常“着迷”,他们的强迫性行为越频繁,说明他们内心越想要寻求“确定性”,以此来减少他们想象中的可能性风险。


第三种是过度夸大思维的重要性。当一个不好的念头从脑海中冒出来的时候,普通人并不会把它太当回事儿,并不会在这个想法上过度停留。而有些强迫症患者却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总是过度夸大这个念头的重要性,好像脑海里的东西会真的发生一样。于是他们就会做出一些强迫性行为,来缓解内心的失调。


如果强迫症患者能够识别出这些“非理性强迫想法”,在分析事情的时候,能够客观地、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就能够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2)做好记录


如果感觉到脑海里有些念头挥之不去时,我们可以尝试把它们都记录下来,这样既能够了解自己的思想,又能够缓解内心的焦虑。


我们还可以通过记录,来监控自己的强迫程度。比如,如果你有反复洗手这样的强迫症,那么你可以做一个统计表格,查看自己一天洗手多少次。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逐渐减少洗手的次数。


(3)经常冥想,保持放松


任何强迫症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焦虑感,这种焦虑可能源于过去,也可能面向未来。


而冥想,要求我们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专注而不做评判”的状态,并怀着仁爱、感恩、觉醒、接纳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冥想不仅能够让我们放松,而且还能教会我们,不要刻意地与自己的思想抗争,不要总是试图去纠正自己的想法,而只是让思想自由流动。

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读后感 第(2)篇

The Man Who Couldnt Stop: OCD and The Story of a Life Lost in Thoughtn所以“自救指南”副标题是译者意淫出来的?说到自救,这本书里唯一的指南便是:生病了一定去看医生!!n近些年大家很喜欢以强迫症自居,大抵以为冠上强迫症,可以表示这个人崇尚规则、追求完美这样的美好品质。经常强迫症和处女座也会画上约等号,所以我被人推荐了这本书。这应该算是一本心理学科普入门读物,作者本人是一个被确诊了强迫症的患者,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治疗过程融入在科普里。一直在等他的自救行动和指南,一直没有等到,但是强迫思维让我一直没有放弃,还是坚持读完了这本书。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活动;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专业医生确诊和治疗。耶鲁-布朗量表测试是一个量化强迫性思维和行为的自测表,结果可以参考,但是当你已经察觉到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已经影响到工作生活了,请不要犹豫,去找医生吧,治疗心理疾病和去医院看咳嗽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最后,囤积癖也是强迫症的一个分支,因缺思厅。

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读后感 第(3)篇

你是否有过某种奇怪的冲动,想要从一座高楼上跳下,或驾车撞向迎面而来的车流?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本书作者融合了科学、历史和个人回忆录,探讨了这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并驱使着数以百万计的人走向痴迷、强迫以及怪异的思维陷阱。大卫•亚当,已经忍受强迫症二十余年,《停不下来的人:强迫症自救指南》这是一本真诚直面自己病情和经历的书。是什么导致埃塞俄比亚姑娘一块一块地吃她自家的墙壁?一对兄弟又为什么会被自己所搜集的堆积如山的垃圾压死?在何种情况下,某个无害的想法,会从夏日晴空中的雪花,变成致盲的暴风雪?借鉴最新脑部研究成果、各类病例及他们的治疗研究,对于什么是正常、什么是精神疾病,这本书将挑战你思考的方式。这本非同寻常的书有着惊人的清晰、幽默和恰到好处的评论,它既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噩梦,又开启了一条迷人的小径,直通我们大脑中最黑暗的角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