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读后感(3)篇
(2019-04-06 04:20:27) 读后感 -
作者:石田淳
如果想要改变人生,抱怨自己的缺点是没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无法成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断标准只有行动本身。无论是想戒除坏习惯,还是想培养好习惯,只有科学管理自己的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本书完整介绍了在日本和美国广受推崇的“行为科学管理方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动目标,掌握行动的最基本法则,灵活有效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不抱怨、不盲从,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读后感 第(1)篇
最近看了好几本关于时间管理和自我行为管理的书,感觉这本应该是当中最好的一本了,其他基本全都没有完全看完,因为篇幅冗长,啰里吧嗦的,有些还都是没用的废话。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每一个章节都非常简洁,大概只有几百字,整本书整合下来也就300页左右,每个章节讲的都是一个独立的观点,所以不会显得逻辑混乱,而且,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也的确是真的很有用。
这本书作者石田淳,被公认为“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第一人”,专注于用行为分析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科学分析人类的行为,并由此发展出一套“行为科学管理”的法则。
这本书里面最重要的讲的就是一点吧,人类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而“认知偏差”会妨碍你达成目标和改变自己。为了实现你的目标,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你需要的不是坚强的意志,而是从小做起的行动。
所以,这本书核心的两个字应该只有两个字,行动。
当我们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时,最该做的不是告诉自己“要振作”,而是放松和休息;当我们感到紧张时,最该做的不是“安慰自己”,而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以他人为参照系,不让情感和“莫须有的想象”轻易左右自己的选择,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简单而具体的“行动”之上,用行动证明自己,用行动评价别人。
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应该就是,我们不应该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里面太长时间,有的时候,即便你没有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但是,只要比之前做的好了,那便已经是进步了。
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太过严厉了,因为你没有办法做到尽善尽美,人毕竟不是一个机器,他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精确,也不能完全控制住自己。
人是感性的动物,当你的感性思维一旦超越理性的时候,便会不受控制地做一些事情,凭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有些错误一旦导致了也不要沮丧,尽力地让自己以第三者的角度看问题,努力去把自己从这件事抽离出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去解决问题,去行动起来,而不是胡思乱想。
有的人会模糊地把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包括生活管理类的书籍归类为鸡汤文,我感觉并不是这样吧,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会管理也挺好的。
但是,不要过多的看这类书,觉得他讲的有道理是好的,但是,一个劲儿地看,好像也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应该把这些书上面的那些观点付诸于实践行动中,慢慢的改变。
今天周三,昨天和编辑请了个假,按理说中午12点之前应该交稿,可是,我好像又没有完成,该死该死。算了算了,别懊恼那么多了,赶紧把手机放下来,去写稿子吧,尽可能地挽回多一点的损失。
亡羊补牢,最后就算那个洞没有补上吧,变小一点也是不错的。
2018年9月26日9:47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读后感 第(2)篇
书中理论阐述有点多,方法论偏少,感觉不够简短,有些地方也没有说清楚,书看了一半,听了一半,听书效果没有看书好,大致就是了解了一下认知偏差是怎么回事,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论。记录一下读后印象。
1.不要用意志坚定来评价自己有些做不到的行为,多从行动入手,想不如做,不要做无谓的自我否定 从而陷入认知偏差,这对结果没有用处。
2.华整为零,可以确立具体的小目标,切实具体的事,u最好数据化,合理运用一些手机软件帮助自己。
归从内心真正想要的,而非迎合的价值观等。看事看人,包括自己,多从行动方面入手去观察,不过多评判,一切以行动为标准。
3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量化目标,可以很少,比如想要明天做成三件,今天可以做一件,满足一下成就感,获得继续行动的动力
4,在陷入自身的一些情绪或者偏差中要及时运用现有的工具,或者活动的物件来帮助自己调回现实事件中,而非处于情绪当中无法摆脱。
大致这些吧,其他可以结合目录进行回想,书中内容还是简单容易理解,可行性在自己。。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读后感 第(3)篇
第一次接触石田淳的书,他高度强调行动的重要作用,强调把想法变成现实,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结果,而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与意志无关。
1.关于冥想,其实也不难。慢跑、游泳、自行车、竞走等耐力运动,只需要个人重复简单的动作,所以更容易进入“空无”的状态。选择一种耐力运动尝试一下吧。放空自己,重复同一种动作,可以产生与冥想相似的效果,能够帮你调整心态。
2.人为创造反馈和奖励可以让事情进行下去。 所以,如果运动无法立刻得到好结果,可以创造“好的结果”来刺激自己坚持运动。也就是说,给坚持下去的自己准备一些奖励。
:1.自己成功的经历:在此之前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功经历。2.替代性经历: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看别人成功,因此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3.语言说服:即便自己对行动的成功毫无自信,但别人对你说“你能行”。4.情绪和生理的变化:由成就感和喜悦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当你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上述四点来提高你的自我激励能力。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