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循着火光而来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6-26 05:59:08) 读后感 -
作者:张悦然
《我循着火光而来》是张悦然的全新中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一群孤独男女,背负着难以言说的过往,执着寻找生命中的火光。这些人物纯真又世故,冷漠又热烈,敏感又坚韧,他们因为惩罚自己而作恶,因为相信而多疑,因为爱而背叛。张悦然笔锋如炬,以丰沛的诗意,书写出关于爱与孤独、金钱与才华、文化偏见与阶层隔膜的当代寓言,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与暗影也由此跃然纸上。
我循着火光而来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毕竟是曾经把每本张悦然的小说都看了三遍以上的,时隔多年看到新的小说新的情节还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刚看到程铮“走到了公寓楼。整栋楼看起来很冷清”就知道璐璐肯定已经死了;比如看到夏晖带着程铮逃离酒会就知道程铮一定会和他睡了;比如看到乔琳说想吃辣,不想系安全带勒的难受就知道乔琳一定是怀孕了;比如乔琳生完孩子,徐妍想趁过年的机会和沈家人搞好关系好帮乔琳解决家里的官司的时候,就知道乔琳要自杀了,等等。虽然熟悉,但完全不影响我对她作品一如既往的爱。看到很多读者对张悦然的评价是“影响了自己性格的形成”。我觉得不是。至少,于我,是能从她的小说里看到自己,尤其是自己不被大家认同的别人眼中的“矫情”,这种原本想隐藏起来的情绪在张悦然的作品里有了共鸣,这种认同感太难得了。所以我觉得是张悦然激发了自己性格中那些暗暗生长的部分,所以看她的作品的时候才能有这么强烈的归属感。十几年前就喜欢的作者,现在的作品依然可以打动我。庆幸张悦然依然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也庆幸自己还未老去。
我循着火光而来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有时候是看了书才去了解“下蛋的母鸡”,而有时是知道了母鸡才去看的作品,像张悦然。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是看了介绍才知道她是八零后作家,而且坚持做《鲤》。一看这名字,还以为是哪个鸡汤文新生代作家呢,名字也不可貌相。
喜欢她的语言,场景的描写透出主人公的孤独。我的房间有两个白炽灯,小小的房间被照得透亮,待在这样的房间里,哪怕窗外时不时传来喧嚣,都会觉得与我无关,享受着与自己的独处,享受着孤独里的快意。
头顶上是两排白炽灯,熏黑的罩子被取掉了,精亮的灯棍裸露着,照得到处如同永昼一般,让人失去了时间感。这正是他喜欢待在画室的原因。隔绝、自生自灭。他渐渐从这种孤独里体会到了快意。
第一次读她的文,不知从何下手,循着她的文字,再找找那一束火光吧。
我循着火光而来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这本书是张悦然新的短篇故事集,收录了九个故事,读完后觉得只有第一篇《动物形状的烟火》比较有意思,讲的是一个落魄的画家受邀参加宴会,他在五光十色的宴会里显得格格不入,他孤独无助,不招人喜欢。张悦然将一个失败者的心理剖开赤裸裸地放在我们眼前,读来如鲠在喉,一种苦涩的挫败感竟然会让人觉得感同身受!最妙的是这篇故事的结尾,更加深了画家的悲剧性,这里就不剧透了。
剩下的几篇故事将视角放在了女性身上,往往是两个性格相反但互相依赖的中年女性,有一种“双生“或者”镜像“的意味。她们一直在互相比较,从羡慕抵达妒忌,最后往往通向了不同的结局。
整本书读完有种疲惫的错觉,她的故事似乎向来如此,她笔下的人物又好像完全想同,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但她却没有。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