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3-25 17:58:50) 读后感 -
作者:法齐娅·库菲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人生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国家。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这个书名挺吸引我的;·(历史和地理特差的一个理科生)对阿富汗的印象主要来自中学时代新闻联播里的最后那5分钟,各种战争,在我的潜意识里(或许在我能接收到的信息里),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伊拉克和阿富汗是不是都是中东石油国家来着?),我以为阿富汗对待美国会像对待仇人一样,但是后面那点我就不懂了: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夸的美国么?·联系我们国家,有苏联大哥带头,有马克思?、列宁等思想带着我们,我们的前辈真是伟大啊:打败了外来侵略者,统一了一个偌大的国家,使得战争二字对我来说如此遥远,除了耳濡目染的红军精神,对战争主要是老一辈、课堂、影视、小说里听说,庆幸没有生活在战乱时代(其实以前不懂事要写作业的时候还是会想歪),一个国家连安全都谈不上,那些男女平等、教育、医疗哪有保障,是我看得随意:不记得书中有没有强调独立了,话说阿富汗有自己的什么治国方针、发展战略么?我怎么在字里行间读不出来呢?感觉就是嗯,我们现在很差,但是我们要怎么怎么滴...然后我们应该可是这些年阿富汗和平了么?反正就是觉得这书....诶,反正人家写给女儿的,要你管;·这个不像母亲给女儿的信:前半段还凑合说得过去,后面部分感觉像流水账了,也可能我的出发点错了(刚开始决定看这本书一半因为书名吸引,一半是想测试一下最近世界史的成果:呵呵...结果连地理都分不清,把几个国家搅得是一团糟),我是想通过这本书额外巩固一下历史背景的,但是书里介绍的不多,最多就是自己父亲这边的小小一个家庭,偶尔折射一下社会背景;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阿富汗算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之前是苏联入侵,之后又是塔利班的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之前看过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一系列小说,但总觉得小说毕竟是小说,我想看到更真实的阿富汗,而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视野。
本书是法齐娅写给女儿的,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一个出生时可怜的女孩到总统候选人的励志故事,以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女儿人生的指导和鼓励。即使在阿富汗这样重男轻女,战乱纷飞的社会,女孩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她曾说过,“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你也喜欢纪实文学,推荐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令人深省的一本书
别说自己很苦,在这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些人正在承受着你想象不到的苦难。
我希望你们记住:不要随便打发上门求助的人们,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如果你们定位不高,就只能看到树枝以下的部位。
无法想象她写这些信时的心情:今天出门也许就回不来了。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努力的在为人民福祉抗争着!很令人敬佩的一位女性!
我希望在这世界上恶人少一点,善人多一点;黑暗少一点,光明多一点。为了如此,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从完善自身做起。;以自己作为标榜而不是一昧的要求别人完善他的行为举止。
(我想象中的法齐娅的父亲是个丑丑的矮矮的男人,没想到那么帅!)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