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500字(3)篇

(2019-06-25 15:20:43) 读后感

日瓦戈医生

作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是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记录俄罗斯二十世纪上半叶历史变迁中一位平凡的莫斯科医生不凡经历。《日瓦戈医生》真实地还原了苏联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真实思想——这使得苏联当局格外恐惧,而帕斯捷尔纳克的获奖更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政府不遗余力地打击报复,终令作者不堪忍受,“自愿”放弃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成立之后首位放弃领奖的作家。虽为强权压迫,但他并不畏惧,一如他笔下的日瓦戈医生,至死忠守自己的真诚和良知,他说:“我们欠同时代人一笔巨账。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日瓦戈医生在线阅读地址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日瓦戈医生》记述了俄罗斯三四十年间的历史发展,从1905年俄国二月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沙皇统治,到资产阶级统治,到布尔什维克统治,再到斯大林独裁统治;从一次世界大战到二次世界大战。描绘出俄罗斯普通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动荡和恐惧中是如何熬过来的。他们不是英雄,在极端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不惧世俗的真诚、善良、纯真,总令人处于困境而不至于绝望,总能奋起一些执着和信念。从书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是最无组织、最无秩序的国家,无政府主义在这块土地上,拥有天然的温床,人们几乎像害怕瘟疫似的,害怕政权,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们的自由不是为自己争取自由,而是让人还给自己自由,一种远离积极性的自由。有此可见,俄罗斯文学不是诞生于愉快的创造冲动,而是诞生于人民的痛苦及其灾难深重的命运,诞生于拯救全人类的思考。纵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包括《日瓦戈医生》都有这种痕迹。— 老兔子感动于日瓦戈和安季波娃之间真挚的爱情。尤拉在战场上与拉拉相遇相识,其实早在学生时期两次见到拉拉,就被她的美丽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吸引。他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中,使他们快活、解脱的正是这些东西。一种自发的互相了解,温暖的、本能的、当下的了解。“ 作者所有的对尤拉和拉拉在一起的描述,都写得非常细腻精彩,是对人间最美好的灵魂相知相交的轻描淡写(写得轻松,自然,含蓄)的浓墨重彩(感人至深,让人印象深刻)。也感叹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从富足温饱,到流离失所,忍受饥饿寒冷,亲人的离散。。以及政治的残酷甚至歪曲了人性。— 小青龟于2018年9月22日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500字 第(2)篇


看了近十二个小时,说实在的,看这本书没有足够的毅力,真的会看不下去。因为鲍老师真的很啰嗦,我看了2/3才明白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读外国文学时,人名绝对是一条大江,你熬不过去就会中途淹死。所以不推荐看,因为这一过程一点都不哈皮,太煎熬了。


虽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但不得不讲的是,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历史背景做铺垫,就不要碰了,会自取其辱。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真的很重要啊!


末尾谈谈感受吧,最触动我的一个片段:


拉拉最后在日瓦戈的灵柩前哭诉道:“生命的谜,死亡的谜,天才的魅力,质朴的魅力,这大概只有我们俩才懂。而像重新剪裁地球那样卑微的世界争吵,对不起,算了吧,同我们毫不相干,


对的,这一段“宏大的大历史”在她看来,不过是一种“卑微的世界争吵”。


虽然个体命运无法立于国家命运之上,但我确实是感受到了——革命又能怎样,为什么要与我有关的悲哀。


不推荐看啊,如果非要读,电影可以看!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500字 第(3)篇

对家庭和秩序的渴望是人类最朴素的追求,从一战的爆发到俄国革命,帕斯捷尔纳克一直在用日瓦戈医生的视角披露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以及十月革命苏维尔政权建立后民生凋敝,人民依旧受压迫和穷苦的苦难生活。这部小说的感情基调平和而略带灰暗,大师们往往喜欢用平实朴素的笔调来表现一个大时代的特征。大变革时代造就的是大人物,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颠沛流离,驱逐流浪,妻离子散,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美好。日瓦戈身上一直闪着人类精神和自由主义的光,从未熄灭,他身上也带着知识分子的懦弱,复杂的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的追求思想的灵魂,他和冬妮娅,拉拉,还有马林娜之间的爱是纯真的,然而他又不是个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和他们在一起的真男人。沉重的生活沉重的基调,惨痛的遭遇,无奈的结局,让历史的厚重扬土而来,与用政治力量粉饰了的历史相比,这更真实,更能看到人类发动战争所犯下的原罪。。。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