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人间存一角:汪曾祺小说精选读后感500字(3)篇

(2019-06-19 22:57:26) 读后感

人间存一角:汪曾祺小说精选

作者:汪曾祺

本书以人民文学2016年年初新出的《汪曾祺小说全编》为底本,精选19篇汪曾祺先生在各个时期的小说,还原小说名家的创作原貌,选目精当,体量适中。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的读者读到汪曾祺,重新发现现代中文的语言之美和故事之美。

人间存一角:汪曾祺小说精选在线阅读地址

人间存一角:汪曾祺小说精选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老街


街上的灰黄色房子是镇上最矮的,上世纪最新的木排门久未擦拭,从门里望进去,黑漆漆的,灯的瓦数早已不顶用。门边墙脸上朱漆已经氧化,还留着“理发”“照相”“牙疼”的手写字样。再看门里,好像确实有用于理发的旋转靠椅,用于拔牙的躺椅。


街上的树都很大,杨树与杨树已经能分辨出阳光雨露的饱满与虚亏。正经的行道树是樟树,却像是外来的,不受待见,一本正经的苍绿着。一阵风来,烟尘在柏油路面上打转。路不是新修,有着自然的坑洼,雨来了,一打一个泡泡,水珠将落未落的时候,泡泡在水凹里泳,路上更是没有人了。


木排门开这么大,都可以看见中堂供奉的观音像了。小门户里,观音可以保平安,可以保富贵,可以保子嗣,可以保所有。认得其他菩萨的也可以供其他,认不得的别人讲一讲也就认得了。什么菩萨不要紧,保佑了就好。年头年尾拜两拜,也够保佑一年的。


“明子啊,我讲天黑了就把蜡烛和香点上,你怎么不长耳朵的啊?灯也不知道开,你傻站在切糖前面做什么,天天又卖不出去。”女人甩了甩沾在胖手上的白菜叶,从兜里掏出打火机,吧嗒吧嗒几下点了蜡烛和香。打火机被忘在了香台上,女人端起淘米篮拐出了后门。“不如烧烧饭让我歇一歇的。”蜡烛摇了几下,光直往菩萨的瓷白身上窜。


明子站在柜台里面打着算盘,黑木算珠在光火中闪烁。一二三四,五进一,一退四,四三二一。他从左拨到右,从右拨到左,又从左拨到右,有着祷告的意味。


“砰!”英子来了。明子收起手,抬头,也跟着“砰”,皱缩的嘴唇伸展开来。“哈哈哈哈”,笑在脸上破开,她一笑,就把明子的酒窝灌满了。


“阿姨,我妈讲今晚去街上买点办事情用的东西,问你去不去!”声音大得只让阿姨听见,太浪费了。这地方的风俗是,家里有人去世了就叫“家里老人了”,你要是讲“办事情”,人家想想你家的人和物,也都体会个大概什么事情了。


阿姨立马端着两只手笑眯眯的出了来:“英子这个星期也回来的啊?越来越漂亮啦,跟你妈妈小时候太像啦!转个圈给阿姨看看,是不是卷了头发啦?告诉你妈,我晚上去找她。桌上有橘子,你吃吧!”


“不用啦!”


“阿姨切菜的。明子,拿两个给妹妹。”明子被点了名,转身拿了两个,却见英子笑着“不用啦不用啦”地蹦出了门。


“拿什么橘子,赶人走一样。”明子剥开一个,一下子塞了一半堵在嘴里,汁儿顺喉咙流下去,又掰开一瓣,走进去恨恨地丢在妈妈嘴里。


“你闹什么脾气啊?要闹别跟我闹呀!”说着笑起来。


“妈你真是的!”明子的笑也钻了出来。


明子的记忆有门口的树那么高,这颗树和对门的一个样。水泥路连接,两家共用一个门口。英子和明子的尿布就在树上挂着,新妇喜欢玩给对方娃娃喂奶的游戏。“你是怎么也不肯吃英子妈妈的,倒是英子不认生。”明子愤三分,羞却有七分。


每次放假回家,明子都提前告诉妈妈一声,两个妈妈知会,英子妈妈就打电话,有意无意地说:“明子过两天回来,我看到别人家儿子要想自己丫头的呀!”挂了电话,两个妈妈边剥毛豆边大笑。这是两个妇人二十年后新的游戏。



把橘子皮从鼻孔前拿开,大巴的最后一级台阶是地面。行李箱重重地粘在地上不肯走。晕乎乎的大巴味道还停留在呼吸里。她总记不得要坐哪路公交车去学校,是145还是149,是149还是119。路上人影渐浓,人声渐杂,天快黑了。英子想着不会迷路吧,要是迷路就好玩了,不如就迷路吧!把自己扔掉吧。第一次没有对比百度地图看公交站牌就上了一辆公交车。


红绿灯也无所谓了,不过是从六十数到一,总是有人在走的,停一会还是要走的。在公交车一颠,颠出一个洋葱味的嗝,那是来之前自己炒的洋葱,爸爸慈眉善目地夸赞好吃。上车前还跟爸爸说,外婆身体不好了,这些天让着妈妈一点。微笑的脸上两道眉毛跳出来:“你看这些天我都顺着她的。”


爸爸总能把那么重的行李箱轻易地拎起来。关上车门,车子外的人又笑着向她招手,青色胡茬被挤成河道。车站就在长江支流边,妈妈的故事里总有这样一条河,雨水满上,还没溢出来就卷起裤腿要去捉鱼。河里有水怪,小孩子只在这样的捉鱼天气里能做大人。天空是灰灰的白,水面上有锈掉的船。


哦!妈妈,英子最舍不得的就是妈妈。昨天妈妈去街上玩,买的橘子还背在身上。


妈妈总有说不完的心事,日子一般叠连不止,像是要说到一个黑色终结。有一次,妈妈又想开口跟英子说话,英子张皇着对着妈妈的脸,妈妈要开口了,英子打断她。


“你不要跟我说了好不好,我不想听。”


妈妈眼皮垂下来,英子又舍不得。她太苦了,还要丢下她一个人,英子想还不如自己左耳听右耳出,就又帮妈妈把想说的话题挑起来。


英子想帮爸爸说好话,用爸爸成长里爱的缺失来解释他人格里暴力的成分。


“爸爸他其实也难过,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情绪。”

“或许他从小就狠,这样才能在单亲家庭没有妈妈疼爱的时候不受欺负。你知道爷爷是装聋作哑的那种人。”

“他只是偶尔这样,他已经变得很多了。”


越说妈妈的眼睛越红,这个样子英子自己也愧疚了,真像是英子把妈妈弄哭了。真想说你们不如离婚吧,你们离婚吧你们哪里是为孩子考虑!这句话她悄悄藏了好久,浅浅的。


英子不想和妈妈一起睡,放假一个星期,到第三天英子终于没有开门。昨天晚上,英子看到妈妈的手机留在床上,想着她一定还会再来问一遍能不能一起睡觉。床上的手机好像一个预告。


睡觉前妈妈的手伸进窗子:“我来拿手机。”


“你来吧。”英子还是松口了。


她本可以把手机递过去,反正之前几天也拒绝了。她还是说你来吧。夜里她侧身向着妈妈,头在妈妈腋下,双腿蜷曲,下方的胳膊被禁锢,上方的胳膊伸向妈妈软软的肚子,伸成了脐带的样子。

人间存一角:汪曾祺小说精选读后感500字 第(2)篇


明子站在英子妈妈旁边,英子妈妈支起一条腿,快要倒了一样支在棺材前。他突然想抱抱阿姨,让她依偎在自己身上。白色里红色涌动,然后零星绿色浮现,三种颜色在昏黑的屋子里随意涂抹。明子妈妈哭着流了进来,流到明子旁边,火盆就在她的膝盖前。明子看见妈妈的上下唇并在一起,又大大破开,不停地叫着“妈,妈”,声音越来越情绪化,渐渐模糊成没有实质语意的号了。整个屋子里的人都盯着她看。号了一会儿,明子扶着妈妈胳膊。“你少伤心点,也注意自己身体。”“人已经去了,哭也哭不回来的。”她号得更急更大简直喘起来了,于是明子把她拖着,又流了出去。

英子妈妈眼前有一个模糊的点,越来越大,屋子里烛光人影融化,一起滴落。她的眼泪失禁了。时光在英子妈妈身上流过,终于收不住了,能这样什么都不顾及地在人前哭真好,她真想就这样一直哭下去。她瞥向旁边,明子来不及修饰。她眨了下眼睛,向明子温和地上移嘴角。阿姨太美了,她微微倾斜,轻飘飘的没有质量。浮光流影隔在他和阿姨之间,他们只能相互看望着。

明子依着辈分,头上腰间一片红,多像戏袍啊!然而英子不在舞台上。回到家,抓起手机给英子发消息:“英子,你怎么了?”

一直盯着谈话框,谈话框是英子的脸。英子沉默一会儿,一大段文字覆盖了遮住了脸。明子不顾讲了什么,先摸摸英子的头:“我在。”

“对不起。

“外婆死了,我一点都不难过。我用她的慈爱来逼自己掉眼泪。”

“上学的早上,爸爸起得比我早,妈妈起得比我迟,家里从来没有早饭,外婆听到我这样讲之后就给我烧早饭。

“爸妈吵架砸东西,外婆就静悄悄地去菜市场,那天一定吃顿好的。

“过年给我买头绳,大红大朵的花,我妈妈说丑的东西,我也渐渐觉得不可爱。

“每次都给我玉米糖,因为我第一次哄不好,她就用这个甜逗笑了三岁的孩子。

“我不难过,不难过怎么哭得出来?

“妈妈封闭了对外婆的爱,她把对外婆的爱都用来爱我了,不想要都不行。我们三个像环环相扣的链条,我多想它断掉。现在外婆这一环断掉了。多好。再断一环就解脱了。

“我干嘛要哭呢?

读到最后,明子发现英子张开双臂后退着走远,而自己在抖。

“英子,没关系。”

没关系,英子哪里是跟他说对不起!

明子装了一袋玉米糖就要出门。英子,你一生气直接叫我大明,不开心就往我身上蹭。你蹦着把《挪威的森林》放在我家柜台上:“你是不是春天的熊呀?”那样认真,好像我真的有答案。灯光把明子的影子扯在柜台上,明子一手按着书,一手拿着笔写字,像是要把答案随自己的影子描摹进书页:“你放心吧。”

“你放心吧”这是红楼里的句子。

雷雨前有风,老街的树叶红橙黄绿不同形状地散了一地。他们对坐在沙发上看红楼,哪里是看红楼?黛玉痴痴地给宝玉擦汗,潇湘馆外竹子掩映。两个孩子叽叽喳喳,被子里面光着的脚正挠对方痒痒,休战,明子把茶水零食拿得远远的,再来,扯着被子拼命把对方挤到地上。英子一不小心输了,落在地上,明子看她的肩膀一起一伏,赶忙蹲下来,扳回她的头,英子竟然哭了。

有两只野鸽子飞到英子家空调管道里,英子爸爸把野鸽子圈到笼子里,每天吹着口哨,添水喂食,清洗铺垫,鸽子打呼噜时赶紧奔了禽兽店里买青霉素,晒了几天太阳好了,开心的哟!围着鸽子转的爸爸也咕咕直叫呢!放学后惊奇居然是爸爸下厨,盛过桌子四侧的饭,爸爸把菜端上来,大家把筷子伸进嘴里的时候,爸爸笑道:“这可以叫做野味。”英子没有咽下去就想吐出来。

英子哭尽了,只是说:“是他养大的啊!”明子环着英子,和她一起坐在地上。

长江的细末分支里货船来往,岸上野荒花石林立,男人们呼朋引伴搭起窝棚,忽然长出了一个村落骨朵。最先有了一条水泥路小街,街边是灰黄的房子,阳光照在木排门上有新刷漆的植物味道。街上有拔牙的,有剪头发的,有照相的,还有卖锅碗瓢盆的。细看时,几个人用朱漆往墙脸上刷字,这是小镇上第一家“切糖”店,玻璃橱窗,木头包边。英子在那年有了名字。等英子的个头超过柜台的时候,柏油马路从周围侵袭,最老的房子也节节拔高,染上新白的皮。英子越长大,支流里货船越来越少,越来越慢,终于永远停下来。

支流经过小镇,切点的地方有几辆大巴。船搁浅在岸水相接处,锈斑从水里蔓延上来。一个偏胖的女人骑车在水边停下,看水流往前,去到一个追不到的未来。她的母亲已经意识不清,儿子赶回来道别。

她在等儿子。

明子跳下了大巴最后一级台阶,拖着行李箱向妈妈跑来。“妈!”

英子把儿子的胳膊打开。“儿子,晕不晕呀?吃个橘子!”

明子把酒窝倒满:“我不晕,爸干嘛呢,他怎么不来接我?”

英子温柔起来:“他正在给他那个宝贝鸽子喂食呢。”等儿子坐好,“怎么,妈妈来接不行啊?”

儿子环住妈妈的腰,手在妈妈的肚子前方打了一个结:“哪能啊,不接都行!”

“儿子,我做了个梦,梦见你成了春天的熊。”

儿子环得更紧:“你才是熊,妈妈你是不是又胖了?”

英子的梦还没写完,上午写到明子装了玉米糖去接英子,打开本子露出一张纸来:

我就是那只春天的熊,背着你在森林里追蝴蝶。你牢牢抓住我脖子上的毛,我们大叫着突破一道灌木丛,来到小河边。我把你放到木筏上,跳到水里,水花溅了满船,水里有新落的树叶挂在你湿漉漉的头发上。我推着你向前,我们笑得木筏要翻掉。跟丢了蝴蝶,你急得要哭,我赶忙往你嘴里塞了一颗蜂蜜糖。

人间存一角:汪曾祺小说精选读后感500字 第(3)篇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花枝。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一诗以括其一生,汪老各个时期的精作于此一角汇集,展昔日小人物之人间百态,长存于世。此处人间,最是真情皆流露,最是天然去雕饰,最是大道蕴其间。

这是个会玩、会吃、会写又会画的老头。

  • 最会写的人是他。写谁像谁,笔下之人各有特点,千人千面。他写商贩,写八千岁每日的精打细算;他写学生,蔡德惠日日的清汤挂面;他写孩子,写英子和明子的天真无邪……多数人写人,都是千人一面,一个样子,但汪曾祺笔下的人,各个不同,有个性的很,举止言辞的区别都这样大。

余五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去,而陆长庚只能算是矮子里的高人,属于这一带所说“三料个子”一型,眉毛稍为有点倒,小小眼睛,不时眨动,眨动,嘴唇秀小微薄而柔软,透出机智灵巧,心窍极多,不过乍一看不大看得出来,不仅是他的装束,举止言词亦带着很重的农民气质,安分,卑怯,愿谨,虽然比一般农民要少一点惊惶,而绝望得似乎更深些。

  • 最会吃的人是他。读汪老之书,有看《舌尖上的中国》之感,黄油烙饼、叶三篮里香甜的果子、汽锅鸡……看着看着,能把人给看饿了。念及下段,便忽的想起清晨学校食堂里的烧麦和商业街里的生煎灌汤包来了。原也不讲究吃,有时觉得能果腹便可,但细想一番,人还是会本能地去追求舌尖上的独特味道。一日三餐的吃里都是文化,是回忆啊。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心,否则烫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大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外,另加笋钱。烧麦。烧麦通常是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菜”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烂,菜叶菜梗,都已溶化,略无渣滓,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的白糖、猪油,搅成糊状,用为馅。这种烧麦蒸熟后皮子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碧绿的馅,故又谓之翡翠烧麦。

  • 最会说大道理的人是他。汪老说道理,绝不明说,开头总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平静如一池波澜不起的春水,结尾一句话点破全文,惊起内心无数波澜。老蔫十项全能,啥都能干。书里很是讽刺的一篇文章,最后一句:他不是党员。简直了——一针见血。这大概就是那么多想考公务员的人挤破头也要入党的原因了吧。没个身份,你怎么加官进爵?这世道不就是这么真实吗?

按说,他够当一个劳模。几年来的评选会上,工人们都提了他。但是领导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他不是党员。

  • 最会画的人是他。汪先生的景致写得很有意象,古朴自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自己个儿也爱画,没事染上笔墨随意画它两幅,画的画和写的景一般有意思,有韵味。

沙滩上悠悠窅窅,安静极了,然而万籁有声,江流浩浩,飘忽着一种广大深微的呼吁,一种半消沉半积极的神秘意向,极其悄怆感人。东北风。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可是江南地暖,虽已至“相逢不出手”时候,身体各处却还觉得舒舒服服,饶有清兴,不很肃杀。天有默阴,空气里潮润润的。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很久没有下雨。

生活是很好玩的,人间烟火、世味清欢,皆在此可窥得一角。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