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鲁愚力钢笔画集 读后感(3)篇

(2019-05-11 12:08:47) 读后感

鲁愚力钢笔画集

作者:刘亮

本书收录了作者300幅钢笔画作品,画工精湛,可供美术爱好者欣赏。

鲁愚力钢笔画集在线阅读地址

鲁愚力钢笔画集 读后感 第(1)篇

因为参加美术高考的的机缘,在高中的时候学过素描和水彩,为了考学,功利性太强,而且那时年轻性子急躁,基本功不扎实,急于求成。上了大学以后,就渐渐把手绘这一技能荒废了,所以,现在看到手绘功底深厚的老师和前辈只能徒有羡鱼情。家里有的只是一摞不成熟的草稿和在闲处静置的一堆绘画工具,都用来接灰了。这两年又因为工作的原因,重拾空间手绘表现,看到鲁愚力老师的作品甚为折服。生命是一场修行,钢笔画需要的正是下笨功夫,“结硬寨,打呆仗”,着实喜欢鲁愚力先生的专注和执着,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线条,不同的排线组合方式,不同的笔触勾勒出不同的肌理质感的不同状态,竟然用钢笔勾勒出了行云流水、薄雾涟漪……这一定是出于对手绘和生活的热爱和对心性的修炼。虽然电子版的图片看不清楚一笔一划的细枝末节,但是画面的光线质感和空间感,用线条勾勒出来的美的境界,深得我心。这也让我想到了瑞典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线条指挥家”——安德斯.佐恩,他的素描作品,线条更加精炼,收放自如。钢笔画不似水墨画,可以大胆的写意,具体物象的描写需要服从整体境界的创造。但手绘毕竟是艺术的范畴,需要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化的加工与再创作,增加一些虚实的对比,不单单是忠于现实的描绘。画面太粗犷容易丢失细节,不够精彩,而太细腻却容易掉进“刻板”的陷阱。而鲁愚力老师的作品画面统一,又不失细节美感,更加平和严谨。恪守自己的绘画风格,每一张都严谨构图,注意表现画面的形式美感,蕴含了先生对生命和美的见解。注重对形、光、色的表现,并多用满构图,由于巧妙地运用虚白,使饱满而有张力的画面透气而产生灵动感,守正出奇,往往耐得住观赏者的品尝与鉴赏,值得反复翻看学习,每次看到这些线条都是对性格的锤炼。最后吐槽一下,微读图片类书籍的清晰度实在是感人,最近看过的几本画册均看不清楚笔触和细节,希望未来能有所改观吧。期待未来的自己在不为生计和现实所困之时,能静下心来,重执画笔。

鲁愚力钢笔画集 读后感 第(2)篇


钢笔画速写看到过,但如此结实精细的却是第一次看到,遗憾的是电子画册大概也只能观其十分之一,构图调子光影都不必说,单是细节处的笔触轻重疏密是难以体味的,故看画还是看真画册或者画展最好。素描可以不断修改,油画也可以叠加,即使国画也可以借题发挥,钢笔画则像是一台话剧,笔落下去便不能重演了,这是可见画功的。

鲁愚力的画集是刘亮选的,刘亮又是搞建筑的设计师,从选择上是有倾向的,所以有很多的建筑画,楼,塔,寺,亭,桥,门,巷,阶,表达准确,若非借现代照相技术,这种写实的画作怕是不易完成的。有几篇作品作者自语让我一个外行理解其主题很有帮助,热爱自然,但少有宏大的山水,集中在树上了,黄山很多画家都画,很大,而鲁只画黄山松,多是以小见大,强调的也是一种宇宙观。画了很多的树,这是向生命致敬。我更喜欢各种门,墙是封闭的,隔离的,但是有了门,不关是开还是合,我们便有了通道,有了交流,即使如木心说的门锁了,我也就懂了。

鲁愚力钢笔画集 读后感 第(3)篇


令人叹为观止的钢笔画佳作 熟悉的晋中 晋南民居 以及平遥古城 应县木塔 乔家大院等山西文化符号 在钢笔的精致描摹下显出一种厚重的生动 朴实的精巧 落笔熨帖而有力 比以前看过的法国和德国的钢笔画胜出许多

能以钢笔极尽写实地呈现雾凇的剔透 光线的明灭 溪水的湍流 甚至云朵的善变 鸟翼的翕然 且用黑与白的交汇钩织出对故乡的丰沛而含蓄的感情 是怎样一种对技法和想象力的苛求 更别提钢笔画既不能如铅笔素描般擦涂修改 也不能如油画般用颜色任意覆盖 一处潦草的着笔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大概只有像鲁老先生这样 心思细腻 浪漫 不受拘束 而做事专注 稳重 持之以恒 才可于一事一物达到如此造诣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