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澡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4-06 09:48:27) 读后感 -
作者:杨绛
《洗澡》是新中国部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说,它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描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确需要改造,然而,改造的效果又如何呢?小说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儒林外史》。
洗澡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杨绛先生的写作风格我是喜欢的。情节很平淡,即使有解放前到运动的时间跨度,许彦成、杜丽琳、姚宓的感情纠葛线,整体也没有大起大伏。
一直想着罗厚可以和姚宓成为一对,因为罗厚是真心的爱护和喜欢姚宓。这里面贡献笑点最多就是罗厚。比如:陈善宝问他有没和姚宓谈,他回答,我告诉他我和姚宓认识多年,从来没“谈”过。再比如,他无心看了许彦成与姚宓的通信,为了保护姚宓,他说可以等他们结婚,他可以接受姚宓与彦成来往。
朱千里也是幽默风趣的人,初看会觉得讨厌,但实际上比伪君子余楠则来的正人君子些。在被“洗澡”通不过,被群众围攻,他像个雷惊的孩子,选择“士可杀不可辱”去服药自杀。
看透不说透的姚太太,看似精明实则笨的杜丽琳。整部书在人物刻画上最值得阅读。
>> 罗厚巴不得她一走,立刻说:“陈善保问我是不是跟姚宓‘谈’呢——‘谈’,您听到过吗?”姚太太点头。罗厚接着说:“我告诉他我和姚宓认识多年了,从来没‘谈’过。”
罗厚是个有趣而自己还不自知的人
>‘谈’,您听到过吗?”
姚太太点头。
罗厚接着说:“我告诉他我和姚宓认识多年了,从来没‘谈’过。”
这确是真的。罗厚好管闲事爱打架,还未脱野男孩子的习性。他有鉴于舅家的夫妻相骂,而舅妈又娇弱,一生气就晕倒;他常诧怪说,一个人好好的结什么婚!他假如结婚,就得娶一个结结实实能和他打架的女人。他和姚宓同学的时候很疏远,觉得她只是个娇小姐。姚宓退学当了图书馆员,回家较晚,一次他偶然撞见街上流氓拦姚宓的自行车。他从此成了义务保镖,常遥遥护送,曾和流氓打过几架。他后来对姚宓很崇拜,也很爱护,也很友好,可是
姚太太对女儿的担心隐隐透着些~不祥的预感
>不得了呀!”
姚宓说:“我辟谣了——谢谢你,罗厚,亏得你陪着妈妈。沈妈真糊涂,也不对妈妈说一声就自管自走了。”
姚太太等罗厚辞走,告诉女儿:“今天午后王正来看我,对你的工作做了安排。据她讲,领导上已经决定,叫你做研究工作,你和姜敏一伙大学毕业生是同等学力。你原先的工资高,所以和罗厚的工资一样,比姜敏的高。她说,你这样有前途,在图书室工作埋没了你。”
姚宓快活得跳起来说:“啊呀,妈妈!太好了!太好了!”她看看妈妈的脸,迟疑地问:“怎么?不好吗?”
“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
>> 姚宓快活得跳起来说:“啊呀,妈妈!太好了!太好了!”她看看妈妈的脸,迟疑地问:“怎么?不好吗?
◆ 第九章
>> 朱千里有一次在她手背上抚摩了一下。她立刻沉下脸,抽回手在自己衣背上擦了两下。朱千里以后不敢再冒昧,可是尽管姚宓对他冷若冰霜,他的嬉皮赖脸总改不掉。
◆ 第十八章
>> 罗厚说:“话得说在头里。我和你,河水不犯井水。我只是为了你,倒霉的是我。”他顿了一下说:“我舅舅舅妈——还有你妈妈,都有一个打算——你不知道、我知道——他们要咱们俩结婚。你要做老许的方芳,只好等咱们结了婚,我来成全你们。我说明,我河水不犯你井水。”
罗厚这样淳朴的人真是稀有了。他喜欢姚宓也是无条件的付出。却可惜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他顿了一下说:“我舅舅舅妈——还有你妈妈,都有一个打算——你不知道、我知道——他们要咱们俩结婚。你要做老许的方芳,只好等咱们结了婚,我来成全你们。我说明,我河水不犯你姚宓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脸,听着他荒谬绝伦的话,忍不住要大笑。她双手捧住脸,硬把笑压到肚里去。她说:“你就做‘傻王八’?”
“我是为你们诚心诚意地想办法,不是说笑话。”罗厚很生气。
姚宓并没有心情笑乐,只说:“可你说的全是笑话呀!还有比你更荒谬的人吗?你仗义做乌龟,你把别人都看成了什么呢?——况且,你不是还要娶个
◆ 第四章
感觉就是上纲上线的方式来帮助人不如说是整人了。
>朱千里抱歉说:“我为的是不辜负你们的一片心,来一个彻底的交代呀。”
五年十年以后,不论谁提起朱千里这个有名的检讨,还当做笑话讲。可是当时的朱千里,哪会了解革命群众的真心诚意呢!哪会知道他们都经过认真的学习,不辞烦劳地搜集了各方揭发的资料,结合他本人的政治表现,来给予启发和帮助,叫他觉悟,叫他正视自己的肮脏嘴脸,叫他自觉自愿地和过去彻底决裂,重做新人。朱千里当时远没有开窍,以为使出点儿招数,就能过关。大火烧来,他就问罗刹女借一把芭蕉扇来扇灭火焰,没知道竟会越扇越旺的。他尽管自称来个彻底检查,却是扁
>> 可是当时的朱千里,哪会了解革命群众的真心诚意呢!哪会知道他们都经过认真的学习,不辞烦劳地搜集了各方揭发的资料,结合他本人的政治表现,来给予启发和帮助,叫他觉悟,叫他正视自己的肮脏嘴脸,叫他自觉自愿地和过去彻底决裂,重做新人。朱千里当时远没有开窍,以为使出点儿招数,就能过关
一个留法教授,自认的风流才子,被运动和愤怒的群众吓到如雷惊的孩子,这运动的效果真是惊人啊!
>朱千里像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呆呆怔怔,家都不敢回。
洗澡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洗澡》是杨绛先生的长篇小说,似乎没有《我们仨》的知名度高,但真的完全展现了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底。文风辛辣幽默,各种暗喻讽刺,一针见血,让人一边发笑一边拍手叫好,越读越入迷。
一开始以为自私吝啬的余楠是主角,谁知只是以他为引子,后面各路“神仙”悉数登场,一个比一个鲜活有趣。余楠的妻子宛英是我目前看过的最讨人喜欢的旧式女子。她传统却不闭塞,通俗点说就是心大又不傻。一般情况下,旧时的妻子知道丈夫出轨后,要么一哭二闹三上吊逼迫丈夫与小三断绝往来,要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隐忍着过日子眼泪往肚子里吞。可她一点也不憋屈,不哭不闹,没用多长时间不仅想通了还做好了被丈夫抛弃后的打算。但是后来丈夫被小三抛弃了走不成了,她反而感到失望,让人哭笑不得。余楠以为自己聪明,宛英好糊弄,但其实宛英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看透了他的虚伪。后来还暗中帮姚宓,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哈哈。我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鉴定一部作品的优劣,最基本的评判标准是——作品里好人的上限和坏人的下限。”我非常赞同。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多面的,但很多编剧往往把主角写得正义凛然洁白无瑕又傻又天真,而把坏人写得十恶不赦禽兽不如坏得没下限,这样就背离了人性,很不真实了。《洗澡》里面的人物,个个都很真实。他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很细腻,读者可以将心比心,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每个人物有各自的闪光点又自然地存在着人性恶的一面。比如,我很欣赏姚宓的孤傲清高,坚强独立,她说:“不能公然做的事,暗地里也不做。”但转眼她就和有妇之夫许彦成暧昧不清,气得我直想扇她耳光。我很心疼“标准美人”丽琳,嫁错了人,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唱着独角戏。我想起了《围城》里孙柔嘉和方鸿渐失败的婚姻,得出了一个结论:感动不是爱情。一时感动促成的关系薄得像蝉翼,等他遇到他喜欢的人,你的付出就显得很廉价了,他会毫不犹豫追求他喜欢的人,跟你说声对不起并让你心疼得死去活来之外,并不能用什么报答你。
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是很新奇有趣的,比如罗厚的“十点眉”,还有把丑女人打趣成“俊俏的河马”。人物的神态描写绝了,很佩服先生能用如此平实的语言描写得那么传神,一下就反映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知识分子自我检讨那段让读者回到了那个疯狂又压抑的时代,理性几乎是不存在的。故事的最后,知识分子被磨平了棱角,去到各自的新的工作岗位。一群人聚了,又散了。
洗澡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4小时55分钟读完。粗略读完,书中人物各有特色,刻画生动。开始挺喜欢姚宓,觉得她自立自强且孝顺。但是对于她和许彦成的精神恋爱,不管怎么说,许是婚内出轨,姚也算是个小三了,尤其是他们在小书房密会被杜丽琳撞见是,姚的淡定,还有许觉得他有理[撇嘴][撇嘴]对这段关系暂且不谈。想看看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是以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洗澡”、“脱裤子,割尾巴”,还有《南渡北归》中也有涉及,让我想了解一下这段时期的历史。这虽然是小说,反应的确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文中人物的命运亦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洗洗澡,挖出身体中的毒瘤,暗疮,好人要拼命找毛病,一个好好的人,非要挖出点“问题”,非得出点血,否则就是态度不端正,检讨得不过深刻,不能过关,让人心惊胆战,惶惶度日。而这时,却是恶人表演的舞台
人越是作恶多端,越是不要脸,检讨起来才有话可说,说起来也有声有色,越显得觉悟高,检讨深刻。
这本书的结局还算是个好结局吧,书中的人物没有受到太大的折磨,相比文革,这里他们的待遇好了很多。
但另一方面讲,这又是一个很坏的结局,而这个结局恰恰是现实。知识分子经过改造,已面目全非,被割掉了“尾巴”,匍匐在地,已不复当初。何况,还有更惨烈的文革在后面,故事是结束了,而现实却还在继续,只能被时代大流裹挟前行,命运难测。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